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36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35篇
内科学   12篇
特种医学   5篇
综合类   40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3篇
肿瘤学   49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61.
抗凋亡基因bcl—x—1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的构建与鉴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白庆咸  陈协群 《医学争鸣》1997,18(5):F003-F003
抗凋亡基因bcl┐x┐1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的构建与鉴定白庆咸1黄高升1陈协群2(1第四军医大学病理学教研室西安7100332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血液科)关键词凋亡bcl-x-1基因,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中图号R753bcl-x-1是bcl-2家族的新成...  相似文献   
62.
目的探讨三氧化二砷(As2O3)对人多发性骨髓瘤细胞系RPMI8226细胞生物学特性影响的分子机制。方法用人多发性骨髓瘤细胞系RPMI8226细胞作为体外实验对象。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凋亡峰、死亡受体DR4和DR5分子及黏附分子VLA4(CD49d)的表达;用聚合酶链反应测定靶细胞CXCR4基因表达;免疫组化染色和荧光显微镜检测DR4和DR5分子的表达情况。结果5μmol/L的As2O3可以明显上调RPMI8226细胞DR4、DR5分子的表达(P<0.01),明显下调CXCR4基因和VLA4分子表达;还可以诱导RPMI8226细胞凋亡、增加G1期细胞比例,出现明显凋亡峰。结论As2O3诱导RPMI8226细胞凋亡,可能与死亡受体DR4、DR5分子过度表达有关;As2O3抑制靶细胞CXCR4基因和黏附分子VLA4的表达,从而影响细胞的增殖、迁移与归巢能力。  相似文献   
63.
朱步海  杨岚  白庆咸 《医学争鸣》2001,22(16):1514-1514
1 病例报告 患者 ,男 ,5 7岁 ,因乏力、腹胀 4mo伴头晕、气短 1mo入院 .查体 :血压 2 0 / 11k Pa,体温 37.9℃ ,脉搏 12 0次 /分 ,呼吸 30次 /分 .消瘦体型 ,精神差 ,端坐呼吸 ,中度贫血貌 ,全身皮肤散在红色丘疹 ,约 0 .5 cm× 0 .5 cm,有脱屑和抓痕 ;左腹股沟触及黄豆大淋巴结 2枚 ,质中、光滑、活动 ,无触痛 .睑结合膜苍白 ,唇发绀、舌青紫、舌乳头萎缩 .右中下肺实音、呼吸音消失 ,其余部位可闻及哮鸣音及小水泡音 .心界向左扩大 ,心率 12 0次 /分 ,早搏 3~ 4次 /分 .腹膨隆 ,巨脾 :甲线18cm ,乙线 2 1cm,丙线 1.5 cm,质硬、边缘钝…  相似文献   
64.
目的:探讨原发胃肠道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PGI-DLBCL)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案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06年12月至2013年4月诊治的17例PGI-DLBCL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特征、治疗方法、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临床分期采用Ann Arbor分期法,采用国际预后指数(IPI)和Ki-67评估,观察短期缓解率,分析临床因素对疗效的影响。结果:17例PGI-DLBCL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13∶1(男9例,女8例),中位年龄47岁(15~69岁);有B症状者6人,占35.3%;随访时间为4~70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12个月;Ann Arbor分期Ⅰ/Ⅱ期10例(58.8%),Ⅲ/Ⅳ期7例(41.2%);IPI评分≤2分患者11例(64.7%),IPI评分>2分患者6例(35.3%);6例可评估免疫分型的患者中生发中心型4例(66.7%),非生发中心型2例(33.3%);按部位,胃12例,结肠3例,直肠2例;所有患者均接受2疗程以上的化疗,采用CHOP、CHOP(E)方案化疗患者9例(52.9%),采用利妥西单抗联合化疗者8例(47.1%)。近期疗效显示:16例可评估患者,5例CR(31.3%),5例PR(31.3%),3例SD(18.8%),3例PD(18.8%);IPI评分≤2分患者50%达CR,IPI评分>2分患者均未达CR;7例Ann Arbor分期Ⅲ-Ⅳ期患者,1例达CR(14.3%),9例Ann Arbor分期Ⅰ-Ⅱ期患者,4例达CR(44.4%);7例患者联合了利妥西单抗治疗,总有效率达71.4%(2例CR、3例PR),9例未联合利妥西单抗治疗,总有效率为55.6%(3例CR、2例PR)。结论:17例PGI-DLBCL患者多为中年,确诊依靠手术或内镜病理活检,大部分患者Ki-67表达>40%,需加强超声胃镜及PET-CT检查,以便更好的评估预后。预后相关因素分析显示IPI评分与其预后相关。治疗中利妥西单抗联合化疗的治疗反应较好,需扩大样本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5.
0 引言 细胞凋亡障碍与肿瘤细胞的多药耐药有关 .一些耐药细胞株表达较高水平的抗凋亡蛋白 Bcl-x L.我们将 bcl-x L基因转导入白血病细胞株 HL -60中 ,证实 bcl-x L 高表达可介导细胞耐药的形成[1 ] .用 PT-PCR法进一步检测 bcl-x基因在 1 6例急性髓系白血病 ( 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细胞 m RNA水平的表达形式 ,并探讨抗凋亡基因 bcl-x L 的表达强度在预测 AML化疗效果及预后中的意义 .1 材料和方法1 .1 试剂 异硫氰酸胍为 Sigma产品 ,M-MLV逆转录酶为Gibco产品 ,d NTP,Taq DNA聚合酶购自华美公司 .1 .2 单个核细…  相似文献   
66.
1病例报告患者男,28岁。因咳嗽、气短3个月余入院。查体:无贫血貌、皮肤未见出血点、颈部、腋下可触及直径约0.5cm大小淋巴结,胸廓对称,左侧第5肋以下叩诊浊音,呼吸音低、腹软,肝、脾肋下未触及。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12.1×10^9/L,分类淋巴细胞0.69,中性粒细胞0.25,  相似文献   
67.
 目的 分析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NKTL)的临床病理特点,探讨其与疾病预后的关系,为临床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117例确诊为NKTL患者的病理临床资料。病理诊断均采用常规组织学、免疫组织化学、T细胞重排和原位杂交方法检测EB病毒(EBV)编码小RNA(EBER)。EBV DNA拷贝数检测采用PCR方法。所有患者经过国际预后指数(IPI)和Ki-67等指标临床评估后均采用化疗和放疗联合治疗。随访患者并对临床指标与2年总生存(OS)率和无进展生存(PFS)率的关系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 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提示各指标阳性率:CD3为90.6 %,CD56为94.0 %,CD45RO为92.9 %,TIA为97.9 %,Granzyme B为97.7 %,EBER为100.0 %。117例患者中位年龄为43.2岁(14~77岁),原发鼻者95例(81.2 %),Ki-67平均值为(48.3±2.6)%;原发非鼻者22例(18.8 %),包括原发咽喉、舌、扁桃体、淋巴结、皮肤、肝、肠、中枢神经系统和睾丸。与原发鼻的NKTL患者相比,原发肝和肠者Ki-67值较高,且Ki-67值大于80 %的NKTL患者均在1年内死亡。Ki-67值为60 %~80 %的45例2年OS率为60.0 %,与Ki-67值为30 %~60 %的33例OS率(86.3 %)和Ki-67值小于30 %的8例OS率(100.0 %)分别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47、0.011)。Ki-67值为60 %~80 %者2年PFS率为36.0 %,与Ki-67值为30 %~60 %者PFS率(57.5 %)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与Ki-67值小于30 %者PFS率(78.0 %)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CD56阴性的8例CD3表达阳性,TCR重排均为阳性,提示为T细胞来源,原发部位均为鼻部,无全身症状,2年OS率和PFS率分别为100.0 %和70.0 %,高于CD56阳性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3、0.02)。13例检测了EBV DNA拷贝数,5例高于正常值者OS率为60.0 %,余8例OS率为100.0 %。结论 除了IPI外,NKTL原发部位和病理特征,尤其是Ki-67、CD56、EBER和EBV DNA拷贝数与其临床预后的关系不容忽视,也是NKTL预后判断的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68.
目的:评价去甲氧柔红霉素(IDA)联合阿糖胞苷(Ara-C)(IA方案)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50例AML患者,年龄10-61岁(中位年龄38岁),男27例,女23例。诱导化疗方案为IDA 10mg.m-2.d-1,d1-3;Ara-C 100mg.m-2.d-1,d1-7。结果:完全缓解率达86%,诱导化疗期间未发生早期死亡。不良反应主要为粒细胞缺乏所致的感染及血小板减少所致的出血。结论:IDA-A方案作为AML的诱导缓解化疗,安全、有效,具有较高的CR率。  相似文献   
69.
凋亡相关基因bcl—x,bax在霍奇金病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庆咸  黄高升 《白血病》1999,8(4):197-199
目的 探讨凋亡相关基因bcl-x,bax在霍奇金病R-S细胞凋亡调控中的作用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bcl-x,bax基因在霍金奇病组织中的表达;应用免疫荧光双标记,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检测bcl-2,与上述基因是否在同一R-S细胞内共表达,结果:85.4%,70.8%的霍奇金病例R-S细胞及霍奇金医院bcl-x,bax阳性,bcl-2与bcl-x,bcl-2和bax可以共存同一R-S细胞  相似文献   
70.
目的:观察FLAG方案化疗对复发或难治的成人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19例复发、难治的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进行氟达拉滨、阿糖胞苷、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联合的(FLAG)补救方案化疗.其中5例为原发耐药患者,14例为首次复发患者.结果:给予补救化疗后,8例患者(42.1%)达到完全缓解,10例患者(52.6%)未缓解,1例患者死于感染.完全缓解患者的中性粒细胞数在达到0.5×109/L和1×109/L以上的平均时间分别为开始治疗后的第18(范围为15到24天)和第21天(范围为19到26天),血小板数达到20×109/L和100×109/L以上的平均时间分别为开始化疗后的第22(范围为17到23天)和第31天(范围为26到36天).19例患者中有18例(94.7%)出现了高于38.5℃的发热,其中10例为不明原因发热,8例为感染所致.主要的非血液学不良作用为粘膜炎(16/19或84.2%)和肝毒性的增加(8/19或42.1%),对于这些不良作用,患者一般都可耐受.达到缓解的8例患者接受了第二轮FLAG方案化疗,此后其中4例患者接受了异基因干细胞移植(3例来源于同胞相合供者,1例来源于无关供者),另外4例患者因缓解后出现早期复发而未行移植.19例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7个月(范围为1到36个月),8例缓解患者的无病生存期和总生存期分别为6(范围为5到36个月)和10个月(范围为9到36个月).4位接受异基因干细胞移植患者的无病生存期为12个月(范围为7到36个月). 结论:研究中,复发难治的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对于FLAG方案化疗是容易承受的,毒性可以耐受,该方案可使部分患者达到完全缓解,从而接受同种异基因移植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