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1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55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35篇
内科学   74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93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目的:分析呼吸肌训练联合振动正压呼气治疗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疗效。方法:本研究为病例对照研究。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20年2月上海市第一康复医院及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长海医院)呼吸科门诊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创议2018诊断标准的稳定期COPD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  相似文献   
32.
经纤支镜超声对支气管黏膜下病变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经纤维支气管镜腔内超声对支气管黏膜下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4例支气管黏膜下病变患者用微型超声探头(USP)以水囊法和/或直接接触法进行经纤维支气管镜超声检查,并行针吸活检。结果 4例患者支气管黏膜表面正常,常规活检无异常,经USP明确病灶范围、性质,针吸活检进一步明显明确病理类型。结论 选择性应用USP诊断支气管黏膜后病变,尤其对小病灶和正确引导穿刺具有较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33.
背景:研究显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通过减轻炎症程度来改善急性肺损伤的病情,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哮喘疾病的研究甚少。目的:观察慢性哮喘小鼠移植同种异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后,其血清白细胞介素12和白细胞介素4水平的变化。方法:取40只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照组以PBS致敏及激发小鼠,于第21天激发前气管内注射PBS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30μL。哮喘模型组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组用鸡卵白蛋白制备慢性哮喘模型,于第21天激发前气管内注射PBS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30μL。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小鼠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结果与结论:病理提示哮喘模型组支气管上皮黏膜脱落,同时上皮黏膜有杯状细胞增生,部分管腔内大量黏液栓塞;气道、血管旁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以及气道平滑肌细胞增生和肥大。正常对照组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照组无气道炎症及气道重塑的表现,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组气道炎症及气道重塑明显减轻。对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照组及正常对照组,哮喘模型组白细胞介素12明显减低,白细胞介素13和白细胞介素4明显增高;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组较哮喘模型组白细胞介素12明显升高,白细胞介素4明显降低。结果表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哮喘可能通过降低白细胞介素4水平,提高体内白细胞介素12水平,从而改善气道炎症及气道重塑的程度。  相似文献   
34.
武宁  白冲 《国际呼吸杂志》2004,24(3):171-173
膈肌疲劳在COPD及呼吸衰竭的发生机制中有重要意义。膈肌收缩功能受多种重要收缩蛋白分子的调节。其中 ,肌凝蛋白重链更具有特殊的生理及病理意义。本文对膈肌疲劳的相关因素及各种病理情况下膈肌的微观变化、膈肌疲劳与肌凝蛋白重链的关系以及有关药物对膈肌疲劳的作用等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35.
支气管结核腔内支架置入疗法适应证的掌握及其疗效评价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探讨气管、支气管支架置入疗法在支气管结核(EBTB)治疗中的应用范围,并评价其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47例支气管结核并已出现明显的气管、支气管管腔狭窄和(或)管壁软化的患者,结合传统外科手术治疗EBTB气道狭窄的经验,制定了腔内支架置入疗法治疗EBTB的适应证,并根据患者的病变部位、范围及性质的不同,分别选择了22枚国产镍钛记忆合金支架和25枚进口ultraflex支架,在全麻或局麻下置入.于支架置入前、置入后1周及4~6个月期间,分别对患者气道狭窄段的腔径、气促指数及肺功能进行测定,以评价支架置入对改善患者肺通气功能的效果.结果:47例EBTB患者在支架置入7 d后,气道狭窄段的腔径由原来的(3.31±0.89) mm扩展至(9.42±2.37) mm(P<0.01);气促指数由原来的3.12±1.12降至0.64±0.61;肺活量(VC)及1秒钟最大呼气量(FEV1)亦由原来的(1.64±0.36) L和(0.46±0.25) L升至(2.79±0.42) L和(2.67±0.38) L(n=40,P<0.01).4~6个月时,尽管少数患者出现了支架置入后的再狭窄,但总体疗效维持不变.47例EBTB支架置入后有11例(23.4%)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再狭窄,其中溃疡坏死型和肉芽增殖型EBTB再狭窄的发生率分别高达66.67%(4/6)和50.00%(2/4),而管壁软化及瘢痕狭窄型的EBTB,支架置入后再狭窄的发生率相对较低,不到10%.对于发生支架置入后再狭窄者,采用腔内冷冻同时配合定期适时的球囊扩张,可有效地控制再狭窄的加剧.结论:对于瘢痕狭窄及管壁软化型EBTB所致的气管、支气管明显阻塞的患者,腔内支架置入疗法不失为一种有效、安全、微创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6.
目的:评估吸氧及静脉应用氨茶碱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的跨膈压(Pdi)的影响.方法:应用连续灌注导管测压系统,采用分段外曳法测定19例COPD患者平静呼吸时的Pdi,在用力呼尽肺内气体行最大努力吸气时测最大跨膈压(Pdimax);于吸氧(2 L/min) 30 min后以及静脉注射氨茶碱30 min后分别测定Pdi、Pdimax,并与8例健康者进行对照.结果:COPD组Pdi为(41.78±21.63)cmH2O(1 cmH2O=0.098 kPa),Pdimax为(52.66±22.43) cmH2O,对照组分别为(102.43±20.67)和(132.35±29.12) cmH2O,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COPD患者吸氧30 min后PaO2由(62.63±11.81)mmHg(1 mmHg=0.133 kPa)上升到(87.63±9.70) mmHg,差异有显著性(P<0.01);同时PaCO2下降,Pdi、Pdimax有不同程度增加,但吸氧前后的差异无显著性.COPD患者静脉注射氨茶碱后,Pdi、Pdimax分别由(42.37±18.33)、(53.76±20.57)cmH2O上升到(57.48±23.39)、(73.94±24.86) cmH2O,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连续灌注导管测压系统是测定Pdi的有效方法;氨茶碱可提高COPD患者跨膈压,有益于减轻膈肌疲劳.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尿白三烯E4(Ieukotriene E4 LTE4)的变化。方法采用竞争性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技术(ELISA)测定15位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的尿LTE4水平,并与8位健康对照组者比较;同时对COPD患者的尿LTE4与其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用力肺活量(FVC)、外周血中性粒细胞(pNC)及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pEC)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尿LTE4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尿LTE4值和FEV1呈显著负相关(r=-0.607,P〈0.01,n=23),和FEV1/FVC呈显著负相关(r=-0.697,P〈0.01,n=23),和pNC无显著相关性(r=0.218,P〉0.05),和pEC无显著相关性(r=-0.032,P〉0.05)。结论 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尿中LTE4增高。提示LTE4可能与COPD的发病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38.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如嗜酸粒细胞、肥大细胞、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气道上皮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是遗传易感个体与各种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研究发现,Toll-样受体(TLR)和免疫细胞在哮喘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TLR通过识别多种病原体,激活Th1或Th2等免疫反应,被认为是防止或促进哮喘发生一个的重要因素.本文对TLR及其相关配体在哮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作以下综述,为哮喘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39.
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是一类具有自我复制和多向分化潜能的成体干细胞,广泛分布于人及动物多种组织和器官中.文献报道MSC在体内能分化为气道及肺组织上皮细胞.本文着重阐述了MSC对肺疾病损伤的修复及其在肺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前景和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0.
背景:研究显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通过减轻炎症程度来改善急性肺损伤的病情,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哮喘疾病的研究甚少。 目的:观察慢性哮喘小鼠移植同种异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后,其血清白细胞介素12和白细胞介素4水平的变化。 方法:取40只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照组以PBS致敏及激发小鼠,于第21天激发前气管内注射PBS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30 μL。哮喘模型组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组用鸡卵白蛋白制备慢性哮喘模型,于第21天激发前气管内注射PBS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30 μL。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小鼠血清炎症因子水平。 结果与结论:病理提示哮喘模型组支气管上皮黏膜脱落,同时上皮黏膜有杯状细胞增生,部分管腔内大量黏液栓塞;气道、血管旁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以及气道平滑肌细胞增生和肥大。正常对照组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照组无气道炎症及气道重塑的表现,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组气道炎症及气道重塑明显减轻。对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照组及正常对照组,哮喘模型组白细胞介素12明显减低,白细胞介素13 和白细胞介素4明显增高;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组较哮喘模型组白细胞介素12明显升高,白细胞介素4明显降低。结果表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哮喘可能通过降低白细胞介素4水平,提高体内白细胞介素12水平,从而改善气道炎症及气道重塑的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