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2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14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7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1篇
内科学   10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37篇
外科学   32篇
综合类   54篇
预防医学   15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59篇
  2篇
中国医学   37篇
肿瘤学   2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14篇
  198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几种常见腹膜弥漫性病变的MSCT诊断及鉴别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几种常见腹膜弥漫性病变MSCT表现,探讨MSCT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和/或病理证实的41例腹膜弥漫性病变(11例结核性腹膜炎、18例腹膜转移癌、12例原发性腹膜浆液性乳头状腺癌)的MSCT表现。观察指标:(1)壁腹膜、大网膜、肠系膜的受累情况(增厚部位及形式、密度及强化程度等);(2)腹腔积液密度、量及分布范围;(3)淋巴结改变。计算上述指标在各组病变中的出现率,经统计学处理以分析其间差异的显著性。结果3组病变的壁腹膜改变(χ2=12.919,P=0.002)及大网膜改变(χ2=18.025,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结核性腹膜炎与腹膜转移癌的壁腹膜改变(χ2=11.948,P<0.00125)和大网膜改变(χ2=15.277,P<0.00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壁腹膜光滑均匀增厚高度提示结核性腹膜炎;大网膜饼状增厚则对腹膜肿瘤性病变有较高诊断价值。通过分析腹膜弥漫性病变的MSCT特征,有助于提高病变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92.
结直肠癌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均较高。大多数结直肠癌是从腺瘤样息肉恶变而来,早期检出具有重要临床意义。纤维结肠镜是目前最准确的检出结肠息肉的方法,但存在一定痛苦,并且部分患者不能完成全结肠的检查。CT结肠成像作为一种快速无创的检出结肠病变的方法,不仅具有良好的耐受性,而且能够全面评价肠腔内、外及整个腹腔脏器的病变,易于被患者接受。本文对44例结直肠占位性病变患者行CT结肠成像检查,比较各种后处理方法的优缺点,以期寻找出一种最佳的后处理方法组合以更好地显示病变。  相似文献   
93.
比较MRI检查中不同口腔金属材料伪影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实验,在MRI不同序列中,比较并分析不同口腔金属材料模型所产生的伪影面积,以便为选择适宜MRI检查的金属修复材料和MRI检查序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择6种常用口腔金属材料分别制成标准模型,并以丙烯酸树脂模型作为对照物.MRI检查设备场强为1.5T,每一模型均采用7种不同序列(GRE T1WI、GRE T2WI、SE T1WI、FSE T1WI、FSE T2WI、FLAIR T1WI和FLAIR T2WI)进行检查,分别测量各序列图像中每一模型所产生的伪影面积并进行分析比较,统计学处理采用协方差分析.结果 显示同一序列中不同种类的金属模型对伪影大小产生的影响各异,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5.776,P<0.000),其中,金钯合金、银钯合金与对照物间无差异;而相同金属模型在不同序列中所产生的伪影大小亦各不相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960,P<0.000),其中,GRE T2WI序列产生的伪影面积最大.结论 贵金属修复材料能减少MRI检查时金属伪影的产生;对于特定金属修复材料,MRI检查时应选择产生伪影小的序列,可减少对图像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94.
二膦酸盐类药物治疗妇女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观察国产羟乙磷酸二钠和阿仑膦酸钠治疗女性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疗效。方法83例女性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成三组Ⅰ组(37例)口服羟乙磷酸二钠(400mg/d)、Ⅱ组(15例)口服阿仑膦酸钠(10mg/d)和Ⅲ组(31例)服用安慰剂。Ⅰ组及Ⅲ组均采用间歇循环疗法即每疗程前两周服药停药11周后重复,3个月为一个疗程,共三个疗程9个月;Ⅱ组连续用药,总疗程为9个月。各组均每天同时服用钙剂片(相当于元素钙500mg)。治疗前后分别应用美国Hologic公司的QDR4500W型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骨密度(BMD)并且化验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及血钙、磷、碱性磷酸酶、尿钙/肌酐比值。结果Ⅰ、Ⅱ组治疗前后BMD有非常显著性变化P<0.01,而Ⅲ组无变化P>0.05。Ⅰ组总有效率为78.4%,Ⅱ组为80.0%,Ⅲ组为48.4%。Ⅰ组和Ⅱ组BMD的增长显效率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生化指标尿钙/肌酐比值治疗前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国产羟乙磷酸二钠和阿仑膦酸钠能使骨质疏松症患者骨量增加,且价格便宜,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治疗骨质疏松症的药物。临床上可选用简单可靠的尿钙/肌酐比值作为观察骨代谢变化的指标。  相似文献   
95.
目的 探讨肝内门-体静脉分流(intrahepatic portosystemic Venous shunts,IPSVS)多层螺旋CT(MSCT)的表现及其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从3360例接受MSCT动态增强检查并行多平面重组(MPR)、曲面重组(CPR)及容积再现(VR)等后处理的患者资料中,选出7例IPSVS病例,回顾性分析其MSCT表现.结果 7例中6例伴有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在MSCT像上均出现门静脉右后支增粗,并沿肝裸区迂曲走行,最终汇人下腔静脉,在CPR及VR图像上显示更加逼真.1例无肝脏基础病的IPSVS,其MSCT图像显示门静脉右后支与肝右静脉间形成动脉瘤样通路,其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和VR图像清晰地显示了分流血管的情况.结论 采用MSCT的二维MPR、CPR和三维VR等后处理技术,能清晰、逼真地显示IPSVS血管全程走行及分流道局部情况,可作为IPSVS的主要诊断手段.  相似文献   
96.
胰岛素瘤的MSCT和MRI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胰岛素瘤的MSCT和MRI特征,提高对该肿瘤的定位和定性诊断能力.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8例胰岛素瘤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对12例行CT检查,1例仅行CT平扫,7例仅行三期动态增强扫描,4例同时行平扫和增强检查;16例行MR检查,其中4例同时行三期动态增强扫描;9例同时行CT和MR检查.结果 18例均为单发胰岛素瘤;8例发生在胰头(5例在钩突部),1例在胰颈,5例在胰体,4例在胰尾.CT平扫均为阴性;三期动态增强检查,11例中9例呈富血供表现,1例呈乏血供表现,1例漏诊.MR平扫肿瘤在T1WI上呈低信号,T2WI上呈等、稍高或混杂信号;4例行MR动态增强检查,均呈富血供表现.所有肿瘤边界清楚,均无血管、胰管和胆管受侵及肝转移表现.结论 胰岛素瘤有较为典型的MSCT和MRI表现,MSCT及MR检查对胰岛素瘤的定位和定性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7.
 目的 总结探讨食管癌贲门癌手术后早期发生消化道瘘(即72h 之内) 的治疗方法。方法 本组报告5 例早期发生胸内消化道瘘病历, 均采取二次剖胸探查, 重新吻合或瘘口处修补方法解决消化道瘘。结果 5 例中4 例治愈出院, 1 例术后并发呼吸衰竭死亡。结论 食管癌贲门癌手术后早期发生消化道瘘病 人应采用手术为应急措施。  相似文献   
98.
目的:评估MRI平扫量化参数在肾脏嗜酸细胞瘤与嫌色细胞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42例经病理证实患者的MRI平扫数据,其中嗜酸细胞瘤18例,嫌色细胞癌24例.由两名医生采用盲法测量肿瘤实性成分的T1WI及T2WI标准化信号值(SSI)、表观弥散系数(ADC).应用组内相关系数(ICC)评估测量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99.
原发性肾上腺淋巴瘤为罕见肿瘤,因其发病率低和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往往被忽视.就原发性肾上腺淋巴瘤的临床表现、病理组织学特点、诊断、治疗及预后予以综述,重点介绍其影像学表现及鉴别诊断,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0.
目的探讨肾上腺肿瘤MR扩散加权成像(DWI)表现,分析良、恶性肿瘤表观扩散系数(ADC)值之间的差异及ADC值与肿瘤细胞密度的相关性。资料与方法采用屏气单次激发自旋回波-回波平面成像.扩散加权成像(SE-EPI-DWI)技术,分别选取3个不同b值检查4|D例47个肾上腺肿瘤,其中恶性肿瘤18个,良性肿瘤29个;观察DWI表现,比较ADC值差异,并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以选取肾上腺肿瘤DWI最佳成像b值和ADC值诊断阈值;对其中27个手术切除的肿瘤,在光镜下计数肿瘤细胞密度,并分析其与ADC值相关性。结果b值的大小影响DWI上肿瘤显示及其信号强度;肾上腺良、恶性肿瘤均可表现为均匀的高信号或不均匀高信号,并与肿瘤的类型及囊变、坏死程度有关,其间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经ROC曲线分析,肾上腺肿瘤DWI最佳成像b值为800s/mm^2,以ADC≥1.21×10^-3mm^2/s为阚值,诊断肾上腺良性肿瘤的敏感性为79%、特异性为72%。肾上腺肿瘤ADC值与其细胞密度负相关,以b值取800s/mm^2时相关性最强(r=-0.723,P〈0.01)。结论DWI对肾上腺肿瘤性质鉴别具有价值,是对常规MR检查的有益补充;测量肿瘤ADC值有可能为在体鉴别肾上腺肿瘤性质和病理分级提供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