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238篇
  免费   3517篇
  国内免费   2531篇
耳鼻咽喉   547篇
儿科学   755篇
妇产科学   458篇
基础医学   3504篇
口腔科学   847篇
临床医学   10079篇
内科学   5087篇
皮肤病学   637篇
神经病学   1829篇
特种医学   2777篇
外国民族医学   97篇
外科学   4749篇
综合类   22060篇
预防医学   7875篇
眼科学   898篇
药学   8584篇
  80篇
中国医学   8550篇
肿瘤学   1873篇
  2024年   351篇
  2023年   1338篇
  2022年   1158篇
  2021年   1066篇
  2020年   1224篇
  2019年   1345篇
  2018年   1501篇
  2017年   876篇
  2016年   1183篇
  2015年   1320篇
  2014年   3642篇
  2013年   2710篇
  2012年   2995篇
  2011年   3521篇
  2010年   3317篇
  2009年   3415篇
  2008年   3478篇
  2007年   3555篇
  2006年   3342篇
  2005年   3521篇
  2004年   3196篇
  2003年   2899篇
  2002年   2403篇
  2001年   2415篇
  2000年   2719篇
  1999年   2671篇
  1998年   2384篇
  1997年   2324篇
  1996年   2190篇
  1995年   2208篇
  1994年   1884篇
  1993年   1450篇
  1992年   1295篇
  1991年   1229篇
  1990年   986篇
  1989年   832篇
  1988年   547篇
  1987年   464篇
  1986年   365篇
  1985年   348篇
  1984年   288篇
  1983年   277篇
  1982年   256篇
  1981年   215篇
  1980年   147篇
  1979年   106篇
  1978年   54篇
  1976年   28篇
  1965年   35篇
  1964年   3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研究脑卒中偏瘫患者周围神经的神经电生理变化。方法选择南昌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脑卒中偏瘫患者180例,3~7 d、6个月进行肢体神经传导、针极肌电图、交感神经皮肤反应(SSR)测定。结果 180例患脑卒中偏瘫患者急性期1例检测出双侧腓肠神经传导速度减慢,针极肌电图正常;病程6个月时,56例出现NCV异常,运动神经总异常率为3.6%,感觉神经总异常率6.4%,SCV异常率高于MCV异常率。肌电图:①患侧:21例出现插入电位延长,18例有自发电位;②健侧:4例出现插入电位及自发电位。SSR:脑卒中偏瘫患者急性期、病程6个月时,健侧、患侧SSR潜伏期、波幅与正常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健侧潜伏期、波幅及患侧潜伏期、波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与急性期对比,患侧及健侧下肢、健侧上肢潜伏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侧上肢潜伏期及所有肢体波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在病程6个月出现周围神经损害,SCV异常率高于MCV异常率,而在急性期出现SSR抑制、自主神经功能异常。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下肢正压支撑跑台训练联合肌内效贴在肌肉骨骼损伤康复中的应用及对患者平衡能力与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肌肉骨骼损伤患者6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4例。对照组应用下肢正压支撑跑台训练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肌内效贴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徒手肌力评定(MMT)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改良Ash-worth量表(M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计时起立行走测试(TGUT)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步长、步宽以及步速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针对肌肉骨骼损伤患者进行康复治疗的过程中,下肢正压支撑跑台训练联合肌内效贴可以有效促进患者平衡能力以及运动功能的恢复,有助于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在女性外阴硬化性苔藓(VLS)患者继发甲状腺异常中的预测价值。方法:从2014年1月-2018年6月确诊的女性VLS患者中随机抽取273例,进行外周血NLR水平追踪,研究追踪时间截止至2018年12月31日,甲状腺异常者在第一次出现异常时即停止追踪。VLS继发甲状腺异常者设为观察组,其余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甲状腺激素及抗体水平的差异,并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NLR与外阴白斑面积、甲状腺激素及抗体水平的相关性,同时采用ROC曲线评估NLR在预测女性VLS患者继发甲状腺异常中的临床效能。结果:VLS患者平均年龄为(42.17±8.65)岁,皮损部位多局限于大小阴唇及阴道口,多数呈现色素脱失或减退。甲状腺异常发生率为13.92%(38/273),出现甲状腺异常的平均时间为(15.21±3.48)个月,以TPO-Ab和TSH水平异常为主。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NLR与外阴白斑面积、TSH及TPO-Ab水平均呈正相关性(r值分别为0.232、0.531、0.499)。ROC曲线结果显示,NLR预测女性VLS患者继发甲状腺异常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06(95%CI:0.841~0.971),当NLR为5.585时,约登指数为0.736,敏感度为84.2%,特异度为89.4%。结论:女性VLS患者甲状腺功能或抗体异常的发生率较高,NLR能有效预测VLS患者继发甲状腺异常的发生,临床医生应当对VLS患者常规检测NLR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经尿道120 W绿激光前列腺汽化术(PV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致膀胱出口梗阻(BOO)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7年4月‐2018年3月该院治疗的114例BPH致BOO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应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均57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电切术治疗,观察组行经尿道120 W绿激光PVP治疗。观察两组手术前后残余尿量(RUV)、最大尿流率(Qmax)、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及性功能等。结果术前两组IPSS评分、生活质量指数(QOL)评分及RUV、Qmax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IPSS评分(5.46±2.10)分、QOL评分(1.28±0.72)分及RUV(21.12±2.39)ml水平低于对照组的(6.81±2.43)分、(2.34±0.98)分、(25.87±3.61)ml,观察组Qmax(24.13±3.81)ml/s水平高于对照组的(20.31±2.93)ml/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异常射精率3.51%、阴茎勃起功能障碍发生率7.02%、射精疼痛发生率0.00%,低于对照组的14.04%、22.81%、12.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经尿道120 W绿激光PVP治疗BPH致BOO有助于改善患者梗阻症状,且对性功能影响轻微,利于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植物药对结肠癌具有良好的防治作用。姜黄素、多糖(苹果多糖、香菇多糖)、皂苷(重楼皂苷、人参皂苷)、白藜芦醇、槲皮素等植物药可通过不同信号通路抑制结肠癌细胞的增殖,促进细胞凋亡。此外,植物药还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血管生成、减轻化疗药物不良反应、逆转肿瘤细胞耐药等作用。了解植物药对结肠癌的防治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能为结肠癌的临床防治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及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16.
杨冬花 《基层医学论坛》2016,(15):2107-2108
颅脑创伤为临床常见急重症,患者病情进展迅速,入院后需及时进行治疗.颅脑创伤患者受应激因素的影响心理状态极不稳定,心理援助十分重要.现阶段,医学模式逐步转变为以人为本,不仅要重视医疗质量,而且更加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在抢救急重症患者的过程中,多数患者需要进行心理康复护理,以改善患者心理状态,积极配合临床治疗,从而保障临床治疗效果.本文对颅脑创伤患者的心理特点及健康护理方式进行研究,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医学生的责任心体现在其一定行为表现上,是医学生职业精神培养的重要内涵,因此对影响医学生责任心的负向行为进行一定的干预具有重要意义。分析国内外医学院校应用责任指数考核在医学生行为督导养成的评价研究,遵循我国口腔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的规律,结合口腔医学生成长的特点,借鉴职业精神考核的相关指标——责任指数考核法,试设计口腔医学生行为责任指数测评方案,并预设可行性,为拓宽口腔医学生职业精神的培养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8.
本文就《金匮要略》调脾理论的研究与临床应用作了较系统的综述。在理论研究部分,主要阐释了古今医家对《金匮要略》调脾理论的各种不同观点;在临床研究与应用部分,一是列举了《金匮》一书中的调脾理论的运用体现;二是通过导师杨景锋教授治疗糖尿病的经验验证该理论的临床研究和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肝胆手术后并发胆漏的诊断和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8年7月期间所在医院收治的82例肝胆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术后并发胆漏情况进行分析,同时分析发病原因、诊断方法及治疗情况等。结果本组82例患者中,12例(14.63%)患者术后并发胆漏,所有患者均通过影像学检查和临床表现确诊,通过多种方法治疗后,所有患者均在短时间内治愈,未出现继发感染及其他并发症。结论肝胆手术易引发术后胆漏,发病原因比较复杂,为充分减少发病率,要做好预防性处理。针对已经合并胆漏的患者,要采取及时、有效、合理的救治方法,从而不断强化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降低胆漏对患者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