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5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8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3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41.
目的观察复荣通脉胶囊对糖尿病性周围血管病变下肢血流的影响。方法将糖尿病性周围血管病变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82例,单用西洛他唑片口服,治疗组82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复荣通脉胶囊,两组连续用药3个月,观察病变肢体的多普勒血流图变化及踝肱指数变化。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复荣通脉胶囊治疗糖尿病性周围血管病变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下肢的供血。  相似文献   
42.
祖国传统医学早在1000多年前就将糖尿病形象地称为“消渴症”,在对其病因病机正确认识的基础上辨证施治,在控制儿童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上也有独到之处。  相似文献   
43.
复方章丹膏的制备及运用举隅050091河北中医学院田风胜复方章丹膏,系笔者在搜集民间验方的基础上,加以改制而成的贴敷剂。药物组成及制备:取章丹30克,黄芪、玄参、杏仁、甘草各6克,蛇蜕、乱发、露蜂房、指甲各少许,麻油375克。先将除章丹外的其余药物置...  相似文献   
44.
针药并用治疗糖尿病神经原性膀胱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糖尿病神经原性膀胱的较佳治疗方法。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弥可保250μg,隔日1次肌肉注射治疗;治疗组采用弥可保250μg,隔日1次肌肉注射加针刺关元、中极、肾俞、次、会阳穴,每日治疗1次。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残余尿量;同时对两组症状改善有效率进行比较,并对患者进行心理、健康等护理。结果:两组治疗后,治疗组尿急、尿频、小便淋沥不尽、尿失禁及排尿困难改善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但排尿时间延长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治疗后两组膀胱残余尿量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其差异有显著性意义;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明显,其差异亦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弥可保加穴位针刺治疗糖尿病神经原性膀胱效果优于单纯弥可保治疗,在治疗的同时注意护理能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5.
针刺治疗糖尿病麻痹性斜视:随机对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糖尿病麻痹性斜视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麻痹性斜视的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药物组、针刺组及针药组。药物组应用甲基维生素B12250μg肌肉注射常规治疗,每日1次;针刺组根据麻痹性肌肉的不同选取穴位,并随症配穴;针药组在药物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针刺组的方法。以上各组均治疗28天。结果:针刺组总有效率为87.5%,针药组总有效率为95.7%,均明显高于药物组的54.5%(P〈0.05,P〈0.01),针刺组与针药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针刺治疗糖尿病麻痹性斜视疗效确切,优于常规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穴位脉冲电刺激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弥可保注射液静脉点滴,每日1次。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脉冲电穴位治疗,每日1次。15 d后记录症状改善的有效率,测定正中神经及腓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并与治疗前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症状改善有效率及神经传导速度的改善与对照组比具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穴位脉冲电刺激并药物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47.
目的:观察经验方三黄益肾胶囊对糖尿病早期肾病大鼠的干预作用,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为临床防治糖尿病肾病提供可靠的实验依据。方法:糖尿病模型大鼠随机分为4组:模型对照组、三黄益肾低剂量治疗组(0.4 g.kg-1.d-1)、中剂量治疗组(0.8 g.kg-1.d-1)、高剂量治疗组(1.6 g.kg-1.d-1)。另设一组正常对照组。三黄益肾胶囊治疗8周末,观察各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肌酐、尿素氮、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及肾重/体重指数(肾重/体重比值×1000)。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肾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结果:经治疗8周后,三黄益肾中、高剂量治疗组与糖尿病模型对照组比较,肾重/体重比值明显减少(P0.01);血清肌酐、尿素氮水平明显降低(P0.01)。肾组织中TGF-β1及VEGF表达低于糖尿病模型对照组(P0.05)。结论:三黄益肾胶囊能够降低TGF-β1,VEGF在肾脏的表达水平,延缓糖尿病大鼠的肾损伤。  相似文献   
48.
目的 探讨大黄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ar-1,ICAM-1)及血管细胞间黏附分了-1(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VCAM-1)表达的影响.方法 制备糖尿病大鼠模型,成模后,随机抽取24只分为模型组、大黄组各12只.大黄组给予人黄煎剂10 g(生药·kg体重-1)灌胃,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同等剂量纯净水灌胃.8周后,取肾脏制备病理切片,SP法免疫组化染色,观察ICAM-1、VCAM-1的表达.结果 大黄组、模型组ICAM -1及VCAM-1表达明显高正常组(P<0.05),大黄组肾脏ICAM-1、VCAM-1表达弱于模型组(P<0.05).结论 大黄能抑制糖尿病大鼠肾脏ICAM-1、VCAM-1表达(P<0.05),具有保护糖尿病大鼠肾脏的作用.  相似文献   
49.
目的:观察清热祛浊胶囊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清热祛浊胶囊,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二甲双胍肠溶片口服,比较治疗前后中医临床证候、体质指数、肝酶、血糖、血脂、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及肝脏CT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总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0%,2组总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清热祛浊胶囊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具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50.
边云  田风胜 《医学综述》2014,(23):4349-4351
清热类中药是中药药理领域中最早系统研究的一类药物,经过几十年的研究,对其药理作用的认识逐步完善,其具有解热镇痛、抗炎、防治心血管疾病等作用。阿司匹林是非甾体消炎药的代表药,同时是心血管疾病一、二级预防的常规用药,具有解热镇痛、抗炎抗风湿、抗血栓形成等功效。随着对药物作用机制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文献显示,清热类中药与阿司匹林的药理作用有较多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