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3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3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26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94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2篇
  7篇
中国医学   14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81.
精明丹冲剂治疗老年及老年前期高脂血症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单盲对照试验观察精明丹冲剂治疗老年及老年前期高脂血症的疗效和安全性。 88例患者被随机分为精明丹冲剂观察组和月见草油胶丸对照组。结果显示 ,观察组胆固醇 (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 c)水平较治疗前均非常显著地降低 ,其中TG含量比给药前下降达 61 5 %。同时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 c)水平显著增高 ,动脉硬化指数 (AS)也显著下降。治疗显效率为 79 5 5 % ,总有效率为 10 0 % ,其中老年前期的治疗显效率高于老年期。服药后未见毒副反应 ,且对肝功能异常者反有显著降低谷丙转氨酶的效果。部分病例 1年后随访无复发。提示精明丹冲剂益气活血、利水化痰 ,对老年及老年前期高脂血症患者具有非常显著的降脂和调整血脂代谢及保护肝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82.
目的:探讨脑缺血再灌注后糖皮质激素与海马神经元损伤的关系,以及糖皮质激素对卒中后痴呆发病的影响。方法:采取大脑中动脉阻塞模型,通过放射免疫方法测定脑缺血再灌注后模型大鼠再灌注2h、6h、12h和24h不同时点的血浆和海马皮质醇含量变化。结果:模型组在再灌注4个时点糖皮质激素含量都有增高,同假手术组、正常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血浆、海马中皮质醇含量都以再灌注6h最高。HE染色海马神经元损伤随再灌注时点的延长,呈进行性加重。结论:脑缺血再灌注后24h内存在血浆、海马皮质醇含量的增高,这可能是加重海马神经元损伤,引发卒中后痴呆发生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83.
目的系统评价中药清热解毒法(黄连解毒汤)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D)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检索CNKI、万方、PubMed等数据库,筛选清热解毒法治疗痴呆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间为自建库至2019年5月22日,采用Jadad量表对研究质量进行评价,使用Cochrane协作网RevMan 5.3对清热解毒中药治疗痴呆的疗效进行Meta分析,计算风险比(relative risk,RR)、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 MMSE)及日常生活能力(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等均数差。结果共纳入6篇随机对照试验,包括试验组344例AD患者,对照组328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清热解毒中药具有更高的临床改善率(RR=1.27,95%CI:1.08~1.50,I~2=0%,P=0.004),组间MMSE具有显著差异(MD=2.69,95%CI:2.13~3.26,I~2=84%,P0.000 01)。此外,清热解毒法改善了AD的ADL(MD=-3.40,95%CI:-4.92~-1.87,I~2=59%,P0.000 01)。结论清热解毒法治疗AD痴呆安全有效,可改善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更倾向用于伴精神行为症状的中晚期患者。  相似文献   
84.
目的 系统评价口服中成药治疗卒中后抑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PubMed、Cochrane Library,检索起止时间为建库至2020年12月。由2位研究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按照Jadad量表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Stata 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纳入59个研究,总样本量6 074例,干预措施包括乌灵胶囊、舒肝解郁胶囊、解郁丸、养血清脑颗粒、益心舒胶囊、舒肝颗粒、甜梦口服液共7种中成药。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方面,累积概率排序为:舒肝颗粒+常规治疗(90.3%)>舒肝解郁胶囊+常规治疗(74.9%)>甜梦口服液+常规治疗(67.4%)>益心舒胶囊+常规治疗(55.0%)>乌灵胶囊+常规治疗(47.7%)>解郁丸+常规治疗(38.3%)>养血清脑颗粒+常规治疗(25.7%)>常规治疗(0.6%)。在抑郁临床疗效方面,累积概率排序为:解郁丸+西医常规治疗(74.5%)>乌灵胶囊+西医常规治疗(65.9%)>养血清脑颗粒+西医常规治疗(56.1%)>舒肝解郁胶囊+西医常规治疗(53.4%)>西医常规治疗(0.1%)。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方面,累积概率排序为:舒肝颗粒+常规治疗(95.6%)>养血清脑颗粒+常规治疗(74.4%)>舒肝解郁胶囊+常规治疗(61.8%)>解郁丸+常规治疗(34.2%)>乌灵胶囊+常规治疗(32.5%)>常规治疗(1.5%)。在Barthel指数方面,养血清脑颗粒+常规治疗(73.6%)>舒肝颗粒+常规治疗(73.1%)>益心舒胶囊+常规治疗(65.1%)>舒肝解郁胶囊+常规治疗(61.7%)>乌灵胶囊+常规治疗(26.1%)>常规治疗(0.2%)。结论 对于卒中后抑郁患者,舒肝颗粒在HAMD量表和NIHSS评分方面疗效排序靠前,解郁丸和养血清脑颗粒分别在抑郁临床疗效以及提高Barthel指数方面效果最好。但受纳入研究质量所限,且存在发表偏倚,该结论仍需开展高质量研究进一步验证,并根据中医证型、病人情况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85.
目的观察胰岛素受体底物(IRS)3、4、p53在正常大鼠大脑中的分布。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了IRS-3、IRS-4、IRS-p53在正常成年大鼠脑内的分布和定位。结果IRS-3、IRS-4、IRS-p53在正常成年大鼠脑中分布广泛,在脑内与学习记忆相关的各主要结构如大脑皮质、海马、丘脑和下丘脑的部分核团均有表达。结论IRS-3、IRS-4、IRS-p53在正常成年大鼠脑中有很广泛的表达,提示这几种底物在维持大鼠大脑的正常功能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6.
阿尔茨海默病:一个全新的临床病理单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00年前,一名伟大的德国医生首先描述了一个临床神经病理单元--阿尔蒋海默病(AD).100年间,世界上无数科学家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探索,把一个长期被笼罩在"正常"衰老阴影下的疾病推到了生物医学科学的前沿.不久提供了理解该病的分子神经生物学基础,而且建立了诊断该病的临床标准和检测工具,发展了症状性疗法.  相似文献   
87.
老年人认知水平与中医证候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目的 研究老年人认知水平与中医证候的关系,为中医药干预老年人认知损害提供依据。方法 182名受试者为医院病人和社区老年人。采用成套的Bristo1最新神经心理量表(BMDC—NPTB—CR)评价认知功能,BMDC—NPTB—CR包括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修订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R)的数字广度、相似性、完成图画;记忆(即刻和延迟回忆故事、词语学习测试、视觉认知);视空间能力;语言和中枢执行功能(接受力、阅读、表达、Weigl颜色形状分类测验);认知速度。中医证候采用评分法诊断。结果 神经心理测试成绩与中医证候积分呈负相关,BMDC—NPTB—CR总分与中医证候总分相关(r=-0.235,P<0.01)。最相关的证候是痰浊阻窍证(r=-0.198,P<0.01)、瘀血阻络证(r=-0.182,P<0.05)及肾精亏虚证(r=-0.18,P<0.05)。结论 老年人认知水平与中医证候积分存在负相关,消除肾精亏虚、痰浊、瘀血等病理因素有助于改善认知水平。  相似文献   
88.
89.
目的 研究脑卒中患者血管危险因素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受试者151人主要为脑梗死及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病例.将所有受试对象行颈动脉超声检查,采用二分类变量的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对其危险因素进行筛选,找出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改变相关的因素.结果年龄及吸烟与颈动脉内中膜增厚之间存在相关性,P = 0.006(OR = 1.08,95%CI 1.02-1.14)和0.01(OR = 5.09,95%CI 1.47-17.61);年龄、吸烟同样与颈动脉斑块之间存在相关性,P = 0.006(ORn=n1.06,95%CI 1.06-1.11)和0.04(ORn= 2.97,95%CI 1.04-8.50),收缩压与颈动脉斑块呈正相关,P = 0.04 (OR = 1.03, 95%CI 1.00-1.05),舒张压与颈动脉斑块呈负相关P = 0.04 (OR = 0.96, 95%CI 0.92-1.00).结论随年龄的增大动脉内中膜增厚及颈动脉斑块的患病率增加,吸烟者内中膜增厚及颈动脉斑块比率高于不吸烟者;收缩压增加颈动脉斑块患病率增加,舒张压增加斑块患病率下降.  相似文献   
90.
老年期痴呆的中医药研究思路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