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5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基因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原始动力,核苷类似物导致的耐药主要是由于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变异,HBV基因变异又与原发性肝癌的发生关系密切。通过回顾各种HBV基因变异所造成原发性肝癌的可能机制,认为与原发性肝癌的发生相关的HBV基因变异包括酪氨酸-甲硫氨酸-天冬氨酸-天冬氨酸变异、前C区变异、核心基因启动子区T1762和A1764双变异等,然而核苷类似物治疗过程中导致的HBV基因变异是否与原发性肝癌的发生相关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薄芝糖肽治疗乙肝肝硬化自发性腹膜炎的疗效及预后。方法对67例自发性腹膜炎的患者按Child-pugh评分随机分为抗菌素+综合治疗组(A组)19例、抗菌素+薄芝糖肽+综合治疗组(B组)26例和抗菌素+胸腺素α1+综合治疗组(C组)22例,比较三组间治疗效果及半年和一年内复发情况。结果 A组与B组及C组比较,在改善发热、寒战及腹痛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腹水白细胞总数及腹水中多核粒细胞计数、血清-腹水白蛋白梯度、一年内的总复发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而B组与C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薄芝糖肽的免疫调节功能在治疗肝炎肝硬化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综合治疗中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3.
2003年1月-2005年1月,我院采用选择性脾动脉栓塞术(PSE)治疔肝炎肝硬化脾功能亢进66例,并跟踪随访观察其外周血象、脾脏厚度及脾静脉宽度的变化。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慢性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体内自身免疫抗体的动态变化,及其与HCV-RNA基因型的关系。方法 62例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HCV感染经RT-PCR证实。HCV基因型的检测采用Simmonds基因分型法。抗线粒体抗体(AMA)、抗肝肾微粒体抗体(LKM)、抗可溶性肝抗原(SLA)、抗去唾液酸糖蛋白受体抗体(ASG)和抗肝细胞膜抗原抗体(LMA)采用ELISA检测。结果 62例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中,54例(87.75%)为Ⅰ型HCV感染,其中Ⅰa型4例(6.45%),Ⅰb型38例(61.27%),Ⅰc型12例(19.35%);4例(6.45%)为Ⅱa型;1例(1.63%)为混合型(Ⅰb型+Ⅱa型);2例(3.25%)为未分型。同时检测出Ⅰ型HCV感染的54例中有21例检出自身抗体阳性(38.9%),Ⅱa型HCV感染的4例中有1例检出自身抗体阳性(25%)。Ⅰb型和Ⅱa型混合感染的1例及未分型的2例均为阴性。62例HCV感染者中自身抗体阳性者共22例(35.48%),其中男7例(24.14%),女15例(44.45%),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患者平均年龄为(55.67±6.75)岁明显高于阴性患者(40.21±7.51)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该地区的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中,基因型分布以Ⅰb型为主。HCV感染者中普遍存在自身抗体,自身抗体的出现与年龄及性别有明显关系,但与HCV基因型无明显相关。基因Ⅰ型HCV感染者抗病毒治疗可诱发自身抗体水平的升高,但它是一过性的现象,在抗病毒治疗结束后部分自身抗体可降低甚至消失。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干扰素中和抗体(NA)的产生与难治性丙型肝炎的相关性。方法纳入102例初治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根据治疗效果分为难治性丙型肝炎组和对照组,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治疗前及治疗不同时期血清中的干扰素总抗体,同时应用抗病毒中和生物鉴定法检测干扰素NA。结果 44例难治性丙型肝炎患者中有12例出现干扰素NA阳性,对照组干扰素NA的阳性率明显低于难治性丙型肝炎组(P〈0.05)。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2a和干扰素α-1bNA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干扰素NA的产生可能是导致难治性丙型肝炎产生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普伐他汀(Pra)抑制肝癌细胞株HepG2增殖及侵袭、运动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培养HepG2细胞,以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测定不同浓度Pra对HepG2细胞增殖的抑制效应,并与对照组作比较.以Matrigel侵袭实验和迁移实验检测Pra对HepG2细胞的侵袭、运动能力的影响;p38活性试剂盒测定p38活性;Western印迹法测定磷酸化p38(p-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磷酸酶1(MKP-1)、RhoC及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表达.结果 MTT比色法及Matrigel侵袭和迁移实验显示,Pra明显抑制HepG2细胞增殖及侵袭、运动能力;Pra可抑制p38活性,并抑制p-p38、RhoC及MMP-2表达,同时上调MKP-1表达.以0.01 g/LPra组为例,其抑制HepG2细胞增殖率为(89.51±9.55)%,对照组为100.00%(F=19.76,P<0.05);对p38活性的影响:0.01g/L Pra组为p38活性为(87.45±8.22)%,对照组为100.00%(F=22.29,P<0.05).结论 Pra通过抑制p38活性及p-p38表达、提高MKP-1表达,抑制肝癌HepG2细胞株增殖,并通过下调RhoC及MMP-2表达,抑制其侵袭、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腹腔穿刺放液灌洗术后局部注射抗生素治疗自发性腹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对治疗组74例自发性腹膜炎患者采用腹腔穿刺放液灌洗术后局部注射抗生素治疗,对照组患者静脉注射抗生素治疗。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组间比较,其主要症状、体征变化、病情缓解时间、肝功能改善情况、Child—pugh分级、腹水消失情况、总有效率等方面均有显著改善,提示治疗组患者所用治疗方法在改善症状体征、肝功能、防治并发症及提高总有效率等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腹腔穿刺放液灌洗术后局部注射抗生素治疗自发性腹膜炎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干扰素中和抗体的产生与干扰素治疗慢性丙型肝炎临床疗效的关系。方法纳入92例初治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应用干扰素α-1b(IFNα-1b)、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2a(PegIFNα-2a)开始(48-72)周的抗病毒治疗,用酶免疫法(EIA)检测治疗前及治疗不同时期血清中的干扰素总抗体,同时应用抗病毒中和生物鉴定法(ANB)检测干扰素中和抗体(NA)。结果92例患者中共有16例出现NA阳性,阳性率为17.39%,反弹组干扰素中和抗体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完全应答组(P〈0.05),而难治性丙肝患者中和抗体阳性率亦明显高于完全应答组(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治疗前HCVRNA水平为NA阳性的影响因素。结论临床应用干扰素治疗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出现反弹与NA阳性率显著相关。干扰素中和抗体的产生可能是导致难治性丙肝产生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9.
查阅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对胡椒碱、姜黄素、橄榄油刺激醛、葱提取物、蛇床子提取物、胡桃楸提取物等天然化合物治疗肝癌的作用机制研究进行概述。指出天然化合物主要通过抑制癌细胞转移、诱导癌细胞凋亡、抑制癌细胞血管生成、降低癌细胞耐药性等多种途径发挥其抗肿瘤作用。虽然目前有关天然化合物治疗肝癌的相关研究逐渐增多,但是多为基础性研究,关于其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和疗效仍不明确,今后需要更多的临床应用性研究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兰州市2009年肺癌发病情况。[方法]对兰州市2009年肺癌登记数据进行评估,计算肺癌年龄别、性别发病率,中标率、世标率及构成比;人口标准化率以全国1982年人口普查的人口结构和Segi’s世界人口结构为标准。[结果]2009年肺癌新发病例共918例,粗发病率为48.83/10万,中国人口标化率为41.85/10万,世界人口标化率为57.01/10万。肺癌发病率最高的年龄组为75~岁组,发病率为1015.13/10万。肺癌男性的发病率高于女性。[结论 ]男性及老年人应为兰州市肺癌的重点防控对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