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篇
  免费   8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0篇
内科学   7篇
神经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46篇
预防医学   35篇
药学   21篇
  1篇
中国医学   14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31.
132.
临床护士情绪障碍及应对方式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似文献   
133.
安全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及相关因素研究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8  
目的探讨不同因素对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静脉留置针205例,从卧床与非卧床、高渗与低渗、不同封管液及不同部位留置时间及其相关因素进行临床观察。结果留置时间不受体位及穿刺部位的影响(P>0.05);留置时间与液体渗透压及封管液有关(P<0.05);肿胀发生与液体渗透压及体位有关(P<0.05);静脉炎的发生与渗透压有关(P<0.01),与体位无关(P>0.05),且肿胀发生率明显高于静脉炎发生率(P<0.01)。结论静脉留置针不受体位及活动影响,只要治疗及病情需要可随时选择静脉留置;输入高渗液体应3d更换留置部位1次,并适当活动留置肢体,以减少肿胀及静脉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4.
135.
近年来,许多报道表明米索前列醇有促进宫颈成熟作用,因为米索前列醇为前列腺素E1衍生物,可刺激宫颈纤维组织,使胶原酶及弹性蛋白酶对宫颈胶原加速裂解所致。根据此原理。我院在早孕负压吸引流产前应用米索前列醇诱导宫颈成熟,扩张和软化宫颈,使人工流产术易于操作,减轻了受术者的痛苦,临床疗效良好,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6.
目的了解医院常见Gˉ杆菌分布和耐药性,为临床抗感染治疗和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常规方法进行细菌培养及鉴定,Kirby-Bauer法检测革兰氏阴性杆菌对抗菌药物的药敏结果。结果从送检的2035例标本中共分离出768株阳性菌,分离率占37.7%,其中革兰氏阴性杆菌620株,占80.7%,检出革兰氏阴性杆菌中占前三位的依次为大肠埃希氏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氏菌。大肠埃希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较低为3.1%。肺炎克雷伯氏菌仅对复方磺胺药物、哌拉西林、头孢呋辛、头孢噻肟有较高的耐药性,对其余药物耐药率均低于30%。铜绿假单胞菌最敏感的抗菌药物是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吡肟,对复方磺胺类药物呈现高度耐药性,耐药率高达92.8%。结论加强革兰氏阴性杆菌的监测和药敏试验,对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和减缓耐药菌株的产生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7.
董有静  苑妍新  高瑞英  田春梅 《四川医学》2010,31(12):1753-1755
目的探讨帕瑞昔布钠预先注入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8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组(A组)和帕瑞昔布钠术后镇痛组(B组),每组4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静吸复合全身麻醉。两组患者分别在麻醉诱导前和手术结束时静注帕瑞昔布钠40mg,术毕拔管清醒后均采用芬太尼1.0μg/kg用于术后镇痛。采用VAS评分法评估患者术后0、1、2、4、8、12、24h疼痛程度并记录需追加芬太尼镇痛患者的时间间隔及追加次数;记录手术时间、麻醉苏醒时间及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 A组患者在术后0、1、2、4、8、12、24hVAS评分均低于B组(P〈0.05),且术后24h内需追加芬太尼镇痛的患者明显少于B组(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麻醉苏醒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可以产生较好的术后镇痛效果,同时可减少阿片类药物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8.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在诊断急性阑尾炎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急性阑尾炎患者的64层螺旋CT检查资料,分析急性阑尾炎的CT表现,并与临床、病理比较。结果 56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中,CT诊断正确54例,符合率为96.42%。其中急性单纯性阑尾炎12例(22.22%),阑尾盲肠周围炎36例(66.66%),阑尾周围脓肿例6例(11.11%)。结论 :64层螺旋CT在诊断急性阑尾炎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9.
目的探讨卡马西平(CBZ)和托吡酯(TPM)单药治疗及联合治疗对癫痫惠儿骨代谢的影响。方法42倒癫痫惠儿,年龄6-10岁,其中男22倒,女20倒,均为局灶性发作。其中15倒予TMP单药治疗,14例予CBZ单药治疗,13倒予CBZ及TPM联合治疗6个月。15例健康儿童作为正常对照组。测定尿脱氧吡啶啉(DPD)的质量浓度。为去除尿浓缩稀释对尿DPD的影响,将尿DPD的质量浓度通过尿肌酐(Cr)的质量浓度校正,以尿DPD和尿Cr比值表示,即DPD/Cr。结果各组问DPD/CR水平相比较差别无显著性(TPM纽(27.88±6.35)nmol/mmol,cBz组(28.07±6.48)nmol/mmol,CBZ-plus-TPMJK(29.69±5.74)nmol/mmol。对照姐(z5.23±6.32)nmol/mm01)。结论CBZ、TPM单药治疗及联合治疗6个月对癫痫惠JLDPD无影响。  相似文献   
140.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尿路成像(MSCTU)对儿童泌尿系集合系统及输尿管畸形诊断的最佳扫描及图像后处理方法,并评估其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行MSCTU多期扫描的集合管系统及输尿管畸形患者159例,分别计算MSCTU平扫+多平面重组(MPR)、增强扫描皮质期、髓质期和排泄期轴位+图像后处理技术[MPR、最大强度投影(MIP)、容积再现(VR)]对泌尿系各种畸形诊断的准确率.结果 159例患者中MSCTU平扫+MPR和增强三期扫描(皮质期、髓质期、排泄期)轴位+图像后处理技术(MPR、MIP、VR)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肾盂输尿管移行部狭窄(63.49%、79.37%、87.30%、95.24%);肾盂输尿管重复畸形(17.54%、29.82%、29.82%、92.98%);单纯输尿管囊肿(73.33%、73.33%、73.33%、100%);肾外型肾盂(66.67%、66.67%、66.67%、83.33%).MSCTU平扫可显示合并的结石,MSCTU增强扫描排泄期MPR图像可分段追踪显示输尿管异位开口、输尿管囊肿等,且MIP及VR图像可直观、全貌显示泌尿系管道系统.结论 MSCTU平扫对泌尿系先天畸形的诊断价值有限,MSCTU多期相的增强扫描+图像后处理技术在诊断儿童泌尿系集合系统和输尿管畸形上有其独特的优势,可以作为诊断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