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5篇
耳鼻咽喉   2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20篇
内科学   13篇
神经病学   42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36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6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1.
分子影像学是指在人或者其他生物体内从分子及细胞水平上进行生物代谢的无创性显影及测量[1]。分子影像学源于靶向核素成像,而靶向成像的目的则是找出探针与靶目标之间的相互作用。因此分子影像成像最为关键的两个部分是成像技术及探针的选择。  相似文献   
82.
目的 构建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LXSN-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探讨CGRP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管痉挛(CVS)的治疗作用.方法 从SD大鼠中提取目的基因,构建重组质粒.将36只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3组,均采用枕大池1次注血法制成SAH模型,于SAH后立体定向经侧脑室分别注入生理盐水、空载质粒pLXSN、重组质粒pLXSN-CGRP各20μl.分别检测SAH后24h基底动脉形态学改变及血浆中CGRP的表达水平.结果 (1)重组质粒鉴定:双酶切后电泳可见2条特异条带,分别与pLXSN和rCGRPcDNA大小相吻合;测序结果经basic local alignment search tool分析,与rCGRP基因编码区全长序列基本完全一致;体外转染293-T细胞,Q-PCR及蛋白质印迹检测确认CGRP有表达.(2)基底动脉形态学检测:生理盐水组、空载质粒组、pLXSN-CGRP组血管管腔内周长(μm)分别为:460.1 ±52.5、446.2±55.3、609.7±47.9,生理盐水组与空载质粒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生理盐水组、空载质粒组周长明显短于pLXSN-CGRP组(t=7.053、7.713,均P<0.01).3组血管壁厚度(μm)分别为:23.91±1.96、24.55 ±2.11、14.35±1.87,生理盐水组与空载质粒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pLXSN-CGRP组相比,生理盐水组、空载质粒组血管壁厚度明显增加(t=11.812、12.602,均P<0.01).pLXSN-CGRP组基底动脉痉挛程度较轻,表现为血管管腔内周长增加,血管壁厚度减小.(3)血浆中CGRP浓度(ng/L)检测:生理盐水组为102.7 ±5.7、空载质粒组为94.3±6.1、pLXSN-CGRP组为173.4 ±6.3,前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较pLXSN-CGRP组浓度明显降低(t=5.004、5.601,均P<0.01).治疗组血浆中CGRP表达量增大.结论 成功构建重组质粒pLXSN-CGRP.枕大池1次注血法建立大鼠SAH后CVS模型,经侧脑室注入重组质粒导入CGRP基因,在SAH早期就可以缓解CVS,起到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3.
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迅速发展,微血管减压术已被广泛应用于治疗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及舌咽神经痛等微血管压迫病症,尤其是不能耐受药物治疗或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以及年轻患者。其临床疗效持久、肯定,目前已成为最有效的外科治疗方法之一。近年来由于显微内窥镜等设备的应用,以及手术入路、方法的不断改进,大大降低了手术并发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84.
颅内肿瘤中以胶质瘤最常见,约占43.5%。尽管应用了手术、放疗和化疗等综合疗法,胶质瘤患者的预后仍然很差,绝大部分患者难以避免肿瘤复发,其中胶质母细胞瘤患者术后的平均生存期不到一年。因此,人脑胶质瘤的治疗仍然是神经外科所面临的一大难题。本研究针对临床实践中的这一难点,对脑胶质瘤发生发展的分子生物学和分子遗传学机制进行了探索,共包括两大部分内容。 1.针对肿瘤的多基因病变特性,同步进行了4  相似文献   
85.
外伤性颞浅动脉瘤(附7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外伤性颞浅动脉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外伤性颞浅动脉的临床表现、手术方法和治疗结果。所有病例均因外伤后额部或颞部进行性增大肿物就诊,无颞浅动脉瘤破裂出血病例,全部病例在局部麻醉下切除动脉瘤囊肿,其中1例为分又部梭形动脉瘤。结果病理报告均为假性动脉瘤,动脉外膜存在。无术后头皮缺血、坏死发生。结论根据外伤史、颞浅动脉走行上搏动性肿物的特点,颞浅动脉瘤即可明确诊断。动脉壁中膜弹力层断裂,局部因动脉血流搏动冲击膨出形成可能是颞浅动脉瘤形成的另一个机制。动脉瘤切除术是治疗颞浅动脉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6.
田新华  张艳萍 《新疆医学》2009,39(12):116-118
护生的临床实习是学校教育的深化和延续,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必由之路,是护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关键时期,是护生初步建立职业态度的关键时期,也是护生完成护士角色转变的重要环节。然而,由于医学模式、环境、人员、角色转变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临床学习对学生的压力很大,在临床学习过程中,临床实习中的学生遇到的和出现的问题也比较多。自2007年从事临床实习管理工作以来,就学生在临床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87.
锁孔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颅内病变87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锁孔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颅内病变的经验。方法采用锁孔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颅内病变87例,其中眉弓入路35例,包括动脉瘤31例,垂体腺瘤4例;颞下锁孔入路2例,包括岩斜区脑膜瘤1例,颅中、后窝三叉神经鞘瘤1例;乳突后锁孔入路28例,包括原发性三叉神经痛16例,面肌痉挛12例;个体化小切口22例,包括海绵状血管瘤4例,凸面脑膜瘤18例。结果术中术野均能清晰暴露,术中无因病情变化或暴露不良而扩大切口及骨窗者。肿瘤均获全切除,动脉瘤均顺利夹闭,三叉神经痛与面肌痉挛均成功探查到责任血管。术后病人死亡1例,颅内感染1例,均为动脉瘤病人;皮下积液11例,包括采用眉弓入路8例,个体化小切口3例。结论锁孔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颅内病变具有暴露小、微创、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88.
脑胶质瘤的缓释型BCNU局部化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田新华 《上海医学》1995,18(10):613-616
  相似文献   
89.
食管异物穿出至颈部软组织和器官者临床上较为罕见。本文报道1例骨刺异物穿出食管至颈部并形成包裹性脓肿病例的诊治经过,该例由超声检出并联合CT精准定位,为临床手术治疗提供了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90.
目的:回顾性探讨115例眶内肿瘤CT影像学特点,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影像学依据。方法:搜集115例眶内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和CT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115例中经手术及穿刺活检病理证实为眶内海绵状血管瘤者33例、炎性假瘤30例、皮样囊肿12例、多形性腺瘤11例、腺样囊性癌6例、脑膜瘤6例、神经鞘瘤6例、神经纤维瘤2例、眶内转移瘤3例(包括肺癌2例、结肠癌1例)、继发性肿瘤1例(视神经母细胞瘤眶内浸润)、横纹肌肉瘤、脂肪瘤、淋巴瘤、原发性眶内黑色素瘤及恶性血管内皮细胞瘤各1例。结果:良性肿瘤CT表现为大多数呈边缘清楚圆形、椭圆形肿块,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楚,压迫周围组织造成移位,眶壁骨质无破坏。恶性肿瘤大多数呈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肿块,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可压迫或包绕周围组织,眶壁骨质破坏。CT定位诊断率100%,定性诊断率76.8%(88/115),良性肿瘤定性诊断率达80.1%(81/101),恶性肿瘤定性诊断率50%(7/14)。结论:眶内肿瘤具有一定的CT影像学特征,根据CT影像学特点及临床表现可对大多数眶内肿瘤作出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