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28篇
药学   28篇
中国医学   6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31.
山豆根Sophorae Tonkinensis Radix et Rhizoma用药历史悠久,为临床常用药,具有清热解毒、消肿利咽的功效。目前已从山豆根中鉴定出200多种化合物,主要含黄酮类、生物碱类、三萜类等,其中生物碱为山豆根主要活性成分。山豆根作用广泛,对免疫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等均有调节作用,具有抗肿瘤、抗炎、护肝、降压、提高免疫、解痉止泻、升血糖等诸多药理作用。综述了山豆根的化学成分和主要药理作用,为山豆根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2.
目的 优化獐牙菜新素 [(5Z )-5-乙叉基-8-羟基-3,4,5,6,7,8-六氢-1 H-吡喃[3,4-c]嘧啶-1-酮,EHPO] 的制备工艺,考察其保肝作用。 方法 经生物发酵,并采用 Al2O3 柱色谱法等色谱技术纯化、制备 EHPO;采用 CCl4 致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考察 EHPO 保肝作用。 结果 所建立的制备方法可获得质量分数大于 95% 的 EHPO,药效试验表明该化合物能显著性降低小鼠血清 ALT、AST 水平,减少 MDA 量,增强 SOD 活力 (P<0.05)。 结论化合物 EHPO 具有显著的保肝作用。  相似文献   
33.
目的:研究人肠内细菌对藏茵陈总萜酮的代谢.方法:采用人肠内细菌与藏茵陈总萜酮在厌氧条件、37℃共温孵培养的方法对其进行代谢,通过乙酸乙酯进行萃取处理,HPLC-DAD进行分析检测,HPLC-MS进行代谢产物的定性分析.结果:藏茵陈总萜酮在人肠内细菌调控下生成8个代谢产物,其中2个初步鉴定为龙胆宁碱和芒果苷元.结论:藏茵陈总萜酮可被人肠内细菌进行代谢,为藏茵陈总萜酮口服肠内菌代谢过程提供了一定的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34.
将含有可可豆外皮、可可豆、可可豆碎粒的混合物用水或醇或醇一水溶液提取,与茶叶在碱性条件下进行加工,然后调节pH至酸性,用多酚氧化酶处理,调节pH至9~12,形成沉淀,收集上清液。用于食品补充剂,安全,价廉。  相似文献   
35.
丹芩颗粒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优选丹芩颗粒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正交试验法L9(3^4),对影响丹苓颗粒提取工艺的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优选出丹芩颗粒的制备工艺。取仙鹤草、黄苓等,加入10倍量50%乙醇提取3次,1.5h/次;取丹参、柘树根等9味药加10倍量水,煎煮3次,1.5h/次,药液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18~1.22(50~60℃),加药用酒精使含醇量达60%.搅匀,静置12h。结论该提取工艺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36.
2018年11月6日,国家药监局发布《证候类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技术指导原则》,阐明了证候类中药新药的处方来源、基本要求、临床定位、证候诊断、基本研究思路及试验设计、有效性及安全性评价、试验质量控制与数据管理、说明书撰写原则等。以《证候类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技术指导原则》为主线,通过梳理相关政策法规,探讨"证候类中药新药"开发的机遇和可能遇到的困难,为"中医临床验方"及不在《古代经典名方目录》中的"传统经方"按照"证候类中药新药"开发提供实施路径参考。  相似文献   
37.
作者建立了一种新的HPLC检测方法,对移植到新西兰的白毛茛(即北美黄连)Hydrastic canadensis L.进行分析,从中发现了一新的葡糖基阿魏酰奎尼酸。  相似文献   
38.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筛选党参、海藻“药对”治疗肝癌主要化学成分,预测其作用靶点及通路。方法:借助中药系统药理分析数据库(TCMSP)、“中国知网”数据库检索党参、海藻“药对”的化学成分;TCMSP、PubChem、SEA以及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检索化学成分的靶点;通过TTD、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OMIM)获取肝癌的相关作用靶点;运用Cytoscape3.8.2软件构建“党参、海藻-活性成分-靶点-肝癌”网络图;运用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图;采用OmicsBean数据库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微量酶反应比色法(MTT法)检测岩藻甾醇对人HepG2肝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结果:经数据库分析表明,党参的活性成分有20种、海藻6种,其中党参抗肝癌主要化合物是木犀草素、党参炔苷;海藻抗肝癌主要化合物是槲皮素、岩藻甾醇。党参、海藻“药对”化合物作用靶点共有964个,肝癌作用靶点有486个,化合物-肝癌共同作用靶点有32个,细胞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蛋白激酶B(AKT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与TP53为主要作用靶点。GO功能富集分析主要涉及细胞增殖、程序性死亡、凋亡负调控和催化等多个生物过程;胞质、细胞器和细胞核等结构;蛋白质二聚的分子功能。KEGG通路分析共得到信号通路190条,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和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AKT为最主要的信号通路。MTT检测显示,与空白对照组(0 mmol/L)相比,岩藻甾醇各剂量组细胞存活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显著性(均P<0.05)。结论:党参、海藻“药对”是多靶点、多通路治疗肝癌,为后续深入研究党参、海藻“药对”治疗肝癌的作用机制奠定基础,初步证明岩藻甾醇可以抑制人HepG2肝癌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39.
陈子聿  乔小涵  陈金鹏  盖晓红  刘毅  任涛  田成旺 《中草药》2022,53(24):7941-7954
松针作为一种传统中药,应用历史悠久,具有祛风燥湿、杀虫止痒等功效。松针为松科植物如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油松P.tabuliformis、红松P.koraiensis等的针状叶。松针中含有萜类、黄酮类、木脂素类、糖类等多种化学成分,具有抗氧化、降血糖、调血脂、抗肿瘤、抗菌、抗病毒等药理作用。基于近年的文献报道,对松针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进行整理和总结,为松针的深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0.
目的 观察千金黄连片对高脂高糖致糖耐量异常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 选用4~6周龄的雄性SD大鼠90只,随机选取10只作为对照组,剩余大鼠喂饲高脂高糖饲料,连续喂饲5个月,测定对照组及模型组大鼠糖负荷(2.5 g·kg-1)后0.5 h血糖值,挑选糖耐量异常的大鼠[0.5 h血糖值>8.5 mmol·L-1及0.5 h血糖值、血糖曲线下面积(AUC)均显著大于对照组]70只随机分为7组:模型组、盐酸二甲双胍片(125 mg·kg-1)组、金芪降糖片(2.1 g·kg-1)组、辛伐他汀组(0.8 mg·kg-1)和千金黄连片高、中、低剂量(生药6.50、3.25、1.60 g·kg-1)组,ig给药,给药体积10 mL·kg-1,每天给药1次,连续给药28 d,对照组与模型组给予等量去离子水。观察千金黄连片给药1次对糖耐量的影响及给药多次对糖耐量、胰岛素耐量、淀粉耐量、血脂的影响:①糖耐量:禁食但不禁水12 h后,各组ig给予2.5 g·kg-1的葡萄糖,分别测定给予葡萄糖前、给予葡萄糖后30、60、120 min各组大鼠血糖水平并计算AUC;②胰岛素耐量:动物不禁食,测定给胰岛素前血糖,各组sc给予5 U·kg-1的胰岛素溶液,测定给予胰岛素后45、90、180 min各组大鼠的血糖水平并计算AUC;③淀粉耐量:禁食但不禁水16 h后,各组ig给予2.5 g·kg-1的淀粉糊,分别测定给淀粉前、给予淀粉后30、60、120 min各组大鼠血糖水平。于连续给药4周后检测大鼠血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千金黄连片给药1次、给药1周、给药3周能显著降低高脂高糖致糖耐量异常大鼠糖负荷后血糖水平及AUC(P<0.05、0.01、0.001) ;给药3周能使胰岛素降血糖作用显著增强(P<0.05、0.01);给药4周能显著降低淀粉负荷后血糖(P<0.05、0.01),显著降低血清TG、LDL-C水平(P<0.01、0.001)。结论 千金黄连片能显著地改善糖耐量异常;增强胰岛素敏感性,改善胰岛素抵抗;显著降低血清TG、LDL-C水平,改善脂质代谢异常。其降血糖作用与盐酸二甲双胍片相当,强于金芪降糖片,其改善胰岛素抵抗、增加胰岛素敏感性的作用强于盐酸二甲双胍片和金芪降糖片,调节血脂的作用与盐酸二甲双胍片、辛伐他汀相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