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9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63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43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62篇
预防医学   32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37篇
中国医学   15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71.
肝后隧道绕带提拉法在肝切除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在各种类型的肝切除术中,应用在肝后下腔静脉和肝脏之间建立隧道、放置弹性绕肝带、提拉肝脏的方法,探讨其对肝后下腔静脉的保护、肝内各管道的显露及处理、术中控制出血的作用,以及术后创面出血、漏胆情况。方法对17例各种类型的肝切除患者,钝性分离肝后下腔静脉的前间隙,从而建立肝后隧道,并放置绕肝带,切肝时提拉绕肝带,使肝脏和肝后下腔静脉前壁分离。结果14例患者成功建立了肝后隧道,并放置绕肝带,未出现与操作有关的并发症。3例因为粘连严重、肿块浸润肝后下腔静脉前壁,操作中渗血多而中止建立肝后隧道。结论在各种类型的肝切除术中,应用肝后隧道绕带提拉肝脏后,使肝后下腔静脉得到可靠的保护,肝内各管道显露良好,术中出血得到很好的控制,缩短了肝切除的手术时间,术后创面渗血很少,无胆漏/瘘。  相似文献   
272.
目的 探索胰管结石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0~2006年间18例胰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上腹痛、黄疸及胰腺内外分泌功能障碍的症状是胰管结石的主要临床表现,但缺乏特征性,X光立位腹部正侧位照片、B超、CT、ERCP、MRCP均可明确诊断.本组18例全部行手术治疗,10例行胰管空肠内引流术,4例行whipple手术,3例行胰体尾切除及脾切除,1例单纯性行胰管切开取石后在胰管放入F24号T型管后缝合胰管切口,术后3月拔除胰管内T管.18例术后腹痛症状消失或显著缓解,胰腺外分泌功能明显改善,9例合并糖尿病术后糖尿病依然存在.结论 慢性胰腺炎和胆道疾患是胰管结石的主要发病因素.B超和CT扫描可作为胰管结石的首选检查方法.手术是治疗胰管结石最有效和最终的手段,能有效地缓解腹痛及胰腺外分泌功能障碍的症状,但对合并胰腺内分泌功能障碍的症状疗效不明显.胰管结石可合并胰腺癌及壶腹癌,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273.
大学生癔病与心理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大学生的情绪特点着手,阐述了在校大学生患癔病的多种因素及临床表现,探讨了心理干预在解决这一问题上的积极作用,以预防和减少癔病的发生,帮助大学生顺利渡过大学教育期。  相似文献   
274.
资料:某女,28岁,G1P1。于2004年8月10日月经净后 5天来本站要求放置宫内节育器。妇科检查:外阴正常,阴道 通畅,淡黄色分泌物较多,宫颈Ⅰ度糜烂,子宫后屈位,双侧附 件未扪及异常。因受术者要求,未做阴道分泌物镜检。取膀 胱截石位,用2%碘伏棉球消毒外阴、阴道后施术。术中探  相似文献   
275.
目的 了解对不同年龄组妇女乳腺常见病的发病情况及彩色超声诊断的价值。方法采用彩色超声检查有乳腺病症状妇女1386例,按不同年龄分组进行超声诊断分析,部分病例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乳腺病变超声诊断1386例,乳腺增生症1021例(73.7%),乳腺纤维腺瘤312例(22.5%),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11例(0.8%),乳腺囊肿13例(0.9%),乳腺癌及可疑乳腺癌19例(1.4%),正常乳腺10例(0,7%)。不同年龄组乳腺病变超声诊断的比率有差异,但无统计学意义。,超声诊断乳腺癌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73.3%,不符合率为26.7%;超声诊断纤维腺瘤或可疑为纤维腺瘤与病理诊断符合率60.2%,不符合率39,8%。结论彩色超声检查乳腺病变简便有效无创,但在诊断乳腺结节的性质方面仍有一定缺陷,应结合其他方法诊断尽早切除病灶组织,病理确定性质,以指导患者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76.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甲状腺癌的再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进一步探讨甲状腺肿块超声显像的灰阶和彩色多普勒特征,寻求鉴别甲状腺良恶性肿块有价值的检测参数及其价值。方法甲状腺癌和良性肿块患者各36例,二维和彩色超声检查重点分析甲状腺肿块内部和边缘回声特点、血流分布特征、阻力指数及血流频谱形态。结果低回声、无包膜、内部微钙化及后方回声衰减四项指标对诊断甲状腺恶性肿块有较重要的意义。Ⅲ级血流信号、多普勒血流高阻或同时存在低阻、频谱多普勒收缩期峰值前移、升降波陡直以及舒张期无血流或出现反向血流等现象为恶性肿块较特异的征象。本组4例较小的恶性肿块内部无或仅有少量血流信号,但周围出现"血流汇聚"现象。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甲状腺癌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77.
目的探讨腮腺多形性腺瘤的超声表现与病理组织学类型的关系.方法术前应用高频探头对38例腮腺多形性腺瘤患者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肿块大小、形态、边界、内部回声、毗邻关系、有无后方衰减及侧方声影等超声表现,并与病理组织学对照,分析肿块的超声表现与病理组织学分型的相关性.结果病理诊断上皮成分为主型多形性腺瘤20例,超声表现为肿块呈中等回声或低回声,分布尚均匀;黏液样为主型多形性腺瘤7例,超声表现为肿块内部有多处大小不等的囊性无回声区,黏液成分越多,无回声区越明显;混合型多形性腺瘤11例,镜下见上皮与黏液样成分相间,超声表现为肿块内部回声不均,为囊实混合性;肿块可纵向生长,形状呈分叶状或不规则形,且可突破包膜,肿块内有钙化斑且血流异常丰富者不能除外恶变可能.结论腮腺多形性腺瘤超声表现各异,与其组织学多形性密切相关,超声图像有一定特异性,可作出较准确的诊断,结合彩色多普勒血流特点,有可能提示恶变倾向.  相似文献   
278.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癌筛查及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超声显像在乳腺癌诊断及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我院144例病理证实为乳腺癌患者的术前超声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分析包括肿块大小、边界、形态、回声特点、有无钙化、后方回声增强或衰减情况,彩色多普勒探测肿块血流供应,血管形状或分布,测量血流速度、阻力指数.对有些难以鉴别(位于乳腺后缘)的肿块,触诊体会肿块活动度及硬度,并行超声引导下活检病理检查.结果 144例乳腺癌中超声显示为低回声117例,内部出现钙化24例,后方回声衰减105例,肿块内显示明显血流信号62例,阻力指数0.7以上62例,平均血流速度24.99 cm/s.21例肿块小于1 cm,血流显示不丰富,超声图像难以鉴别良恶性.11例肿块位于乳腺后缘,触诊时活动度差,质较硬,10例位于乳房中部或前缘,活动度大.110例在超声引导下活检证实为乳腺癌.结论 乳腺癌超声显像具有特征性表现,但超声显像诊断早期乳腺癌有一定难度,需在超声引导下活检病理检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279.
成人肠套叠(附46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提高成人肠套叠术前确诊率,减少误诊,提高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成人肠套叠46例的诊断及治疗经过。结果 46例中表现为急性肠梗阻9例,恶急性肠梗阻13例,慢性肠梗阻24例;术前确诊19例,误诊27例均在术中确诊。属小肠-小肠肠套叠11例,回肠-结肠型29例,结肠-结肠型6例。46例均经手术治疗,44例痊愈,2例死亡。结论 成人肠套叠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容易误诊,但只要医生对该疾病认识及重视,仔细询问病史,了解其发生、发展及演变经过,借助必要的辅助检查,大多数病例术前是可以确诊的。由于成人肠套叠绝大多数继发于肠管的器质性病变或解剖学异常,所以均需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