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79篇
  免费   137篇
  国内免费   52篇
耳鼻咽喉   48篇
儿科学   27篇
妇产科学   16篇
基础医学   140篇
口腔科学   20篇
临床医学   335篇
内科学   174篇
皮肤病学   27篇
神经病学   54篇
特种医学   86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252篇
综合类   580篇
预防医学   260篇
眼科学   11篇
药学   289篇
  1篇
中国医学   156篇
肿瘤学   90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57篇
  2022年   74篇
  2021年   59篇
  2020年   67篇
  2019年   64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74篇
  2013年   61篇
  2012年   107篇
  2011年   122篇
  2010年   77篇
  2009年   106篇
  2008年   108篇
  2007年   94篇
  2006年   123篇
  2005年   123篇
  2004年   134篇
  2003年   80篇
  2002年   85篇
  2001年   108篇
  2000年   103篇
  1999年   84篇
  1998年   63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45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43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15篇
  1982年   16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2篇
  1964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 寻找超声引导下平面外技术桡动脉置管成功及并发症可能的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131例使用动态针尖定位法(DNTP) 或角度距离法(AD)行超声引导下平面外技术桡动脉置管的择期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确定一次成功、总体成功、动脉后壁穿透和局部血肿的相关因素。结果 桡动脉前壁深度≥3 mm是穿透后壁(OR=0.314,95%CI:0.143~0.691,P=0.004)和局部血肿(OR=0.250,95%CI:0.107~0.585,P=0.001)的相关因素。使用DNTP方法是穿透后壁(OR=0.303,95%CI:0.138~0.667,P=0.003)的相关因素。结论 超声引导下平面外法动脉穿刺置管时,在桡动脉前壁深度≥3 mm的部位穿刺可以减少穿透后壁和局部血肿的发生率。与AD法相比,DNTP法可减少穿透后壁发生率。  相似文献   
992.
 肿瘤转移受肿瘤细胞自身改变的累积和肿瘤微环境所共同驱动。肿瘤微环境中的免疫相关细胞,尤其是肿瘤相关巨噬细胞 (tumor-associated macrophages,TAMs)、骨髓源性抑制细胞 (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s,MDSCs)、调节性T细胞 (regulatory T cells,Treg)等在免疫抑制和促肿瘤转移中举足轻重。肿瘤转移经历免疫逃逸、预转移“壁龛”形成、突破血管内皮至血循环,最终转移至靶器官形成转移灶,每一个步骤都离不开肿瘤细胞与多种免疫细胞相互作用。本文就免疫相关细胞促进肿瘤转移的分子机制作一综述,并探讨靶向肿瘤转移相关免疫细胞的研究策略。  相似文献   
993.
目的研究腔内修复术治疗主动脉夹层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21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血管腔内修复的短中期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从2001年1月至2006年12月,我们共对121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施行了血管腔内修复术,其中男113例,女8例;年龄30~79岁,平均年龄56.7岁。急性期夹层(从发病至手术间隔≤7d)35例,亚急性期夹层(从发病至手术间隔8~30d)57例,慢性期夹层(发病至手术间隔〉30d)29例。结果即时手术成功率100%,住院并发症发生率27.3%,其中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率3.3%,术后内漏发生率15.7%。住院死亡率4.1%,其中急性期夹层死亡率2.9%,亚急性期夹层0.0%,慢性期夹层13.8%。108例患者获随访(93.1%),平均随访17.5(1-67)个月。随访工具为CTA,结果显示假腔内完全血栓形成44.3%,部分血栓形成55.7%。随访期间死亡率2.8%。结论腔内修复术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短中期结果显示,它是一种微创、安全而且有效的方法,其长期疗效仍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讨金钗石斛多糖对髓系白血病细胞 WT1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用 CCK8方法检测金钗石斛多糖在3种白血病细胞中的 IC50值;3种细胞各分两组,对照组和处理组,对照组细胞保持正常生长,处理组给予金钗石斛多糖刺激。Hoechst33258染色检测两组细胞凋亡情况,用 RT-PCR 检测 WT1表达水平,Western blot 检测 WT1、P53和 BAX 蛋白表达。结果金钗石斛多糖在 3种白血病细胞中具有相近的 IC50值,HL-60、WEHI-3、K562细胞的 IC50分别为(110.71±6.49)、(104±48.50)、(96.66±5.10)mg/mL,3种细胞的 IC50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处理组凋亡率高于对照组(P <0.05);与对照组比较,处理组 WT1基因、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 <0.05),P53和 BAX 蛋白表达增高。结论金钗石斛多糖能明显降低WT1蛋白表达水平,且对白血病细胞有一定杀伤作用。  相似文献   
995.
目的:评价FK778与他克莫司(FK506)联合应用预防猴同种异体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效果。方法:Vervet猴同种异体肾移植后联合应用FKS06和FK778预防急性排斥反应,给药60d,同时进行T、B淋巴细胞增殖抑制实验。结果:术后同一时间开始使用FK506和FK778者,其移植肾存活时间与单独用药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若FK778较FK506延迟1周给予,则移植肾的存活时间明显延长;FK778与FK506联合应用,在体外对B淋巴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具有协同效应,而在抑制T淋巴细胞增殖时存在拮抗倾向。结论:FKS06、FK778均有很强的免疫抑制效应,联合应用时以FK778延迟1周应用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996.
目的 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对肝癌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 人肝癌细胞系MHCC97-H培养液中分别加入0、25%和50%MSC的条件培养基(MSC-CM),采用CyQUANT细胞增殖实验检测吸光度A值变化.在MHCC97-H细胞培养液中添加50%MSC-CM,荧光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肿瘤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Ki-67抗原的变化.16只裸鼠皮下接种MHCC97-H细胞后,实验组经静脉注射MSC,1×106个/次,每周3次,对照组静脉注射PBS;比较肿瘤体积.结果 培养液中加入MSC-CM后A值依次为211.65±54.72、236.24±57.15和283.59±62.16(P<0.05).PCNA和Ki-67的表达水平分别升高1.8和7.0倍.实验组肿瘤体积(1745±455)mm3m大于对照组(972±568)mm3(P<0.05),肿瘤体积平均增加速度(56.0±26.1)mm3/d高于对照组(32.4±14.5)mm3/d(P<0.05).结论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促进肝癌细胞系MHCC97-H的增殖.  相似文献   
997.
目的:观察以导引为主的功能锻炼对慢性下腰痛(CLBP)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纳入71例慢性下腰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针灸疗法加功能锻炼组36例、针灸疗法组35例。两组患者均采用针灸治疗,治疗周期为1个月;针灸疗法加功能锻炼组患者在针灸治疗同时进行腰部导引锻炼,治疗周期为3个月。评价两组患者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Roland-Morris功能障碍调查表(Roland-Morris Disability Questionnaire,RMDQ)评分,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1个月后,两组患者的疼痛VAS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1);但两组患者的VAS评分组间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3个月后,两组患者的RMDQ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1);且治疗3个月后,针灸疗法加功能锻炼组患者的RMDQ评分低于针灸疗法组(P0.05)。治疗3个月后,针灸疗法加功能锻炼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8.57%、针灸疗法组为72.73%,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疗法结合功能锻炼治疗慢性下腰痛,有助于提高长期疗效,改善患者的功能障碍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探讨祛瘀生肌法对SD大鼠愈创模型肉芽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水平的动态影响。方法:采用生肌化瘀方干预SD大鼠背部全层皮肤缺损模型,分别于不同干预时段(3d、7d、11d)取材,EnVision二步法免疫组化测定,并图像扫描定量分析TGF-β1、TGF-β3、水平变化。结果:第3、第7天生肌化瘀方组TGF-β1水平均高于生理盐水组(P〈0.05),第11天生肌化瘀方组TGF-β1水平低于生理盐水组(P〈0.05);第3天生肌化瘀方组TGF—β3水平低于生理盐水组,而第7、第11天TGF-β3水平高于生理盐水组(P〈0.05)。结论:生肌化瘀方有调节创面TGF—β1、TGF—β3分泌的作用,以益于加速创面愈合、减少瘢痕形成。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探讨鱼油对慢性放射性肠炎的预防作用。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30只雄性SD大鼠分为3组每组10只。实验组放射前7天予鱼油灌胃;对照组放射前7天予生理盐水灌胃;正常组同期予生理盐水灌胃。对照组和实验组大鼠予7 MeV电子线照射腹部10 Gy,正常组不予放射。3组均8周后处死大鼠,获取小肠和血浆标本,行肠壁病理学观察,ELISA法测定血浆白细胞介素(IL)-1、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内毒素含量。结果对照组大鼠肠壁损伤严重,实验组肠壁损伤较轻;实验组大鼠血浆IL-1、IL-6、TNF-α和内毒素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348.5±156.1)pg/ml vs(644.9±28.8)pg/ml,(105.5±58.9)pg/ml vs(289.2±63.5)pg/ml,(23.2±9.1)pg/ml vs(90.9±22.3)pg/ml,(13.78±3.68)pg/ml vs(24.62±6.76)pg/ml,均P〈0.01]。结论鱼油对慢性放射性肠炎有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分析肝细胞癌患者术前血浆中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acrophage migration inhibitory factor,MIF)浓度,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用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测定44例肝细胞癌和20例肝良性占位患者血浆中MI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IL-8浓度,分析血浆MIF浓度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结果:肝癌患者血浆MIF浓度高于肝良性占位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中位浓度,9.09ng&#183;mL^-1对4.80ng&#183;mL^-1;P=0.002)。肝癌患者血浆MIF与VEGF浓度呈正相关(r=0.547,P〈0.001)。血浆MIF浓度和肿瘤数目(P〈0.001)、大小(P=0.039)、包膜完整性(P=0.044)、血管侵犯(P=0.041)、临床TNM分期(P〈0.001)有关。低MIF表达(〈9.09ng&#183;mL^-1)患者的总体生存时间(中位总体生存时间,26.9个月对20.3个月;P=0.0069)和无瘤生存时间(中位生存时间,24.5个月对12.3个月;P=0.0023)明显高于高MIF表达(〉9.09ng&#183;mL^-1)患者。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血浆MIF水平是影响肝癌患者术后总体生存和无瘤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MIF可能通过刺激VEGF分泌影响肿瘤血管生成,进而促进肿瘤的转移复发。血浆MIF可能成为肝癌侵袭性的生物学标志和预测患者预后的独立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