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54篇
  免费   137篇
  国内免费   50篇
耳鼻咽喉   47篇
儿科学   27篇
妇产科学   16篇
基础医学   138篇
口腔科学   19篇
临床医学   333篇
内科学   172篇
皮肤病学   25篇
神经病学   54篇
特种医学   84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248篇
综合类   578篇
预防医学   257篇
眼科学   11篇
药学   286篇
  1篇
中国医学   153篇
肿瘤学   90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57篇
  2022年   58篇
  2021年   49篇
  2020年   67篇
  2019年   64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74篇
  2013年   61篇
  2012年   107篇
  2011年   122篇
  2010年   77篇
  2009年   106篇
  2008年   108篇
  2007年   94篇
  2006年   123篇
  2005年   123篇
  2004年   134篇
  2003年   80篇
  2002年   85篇
  2001年   108篇
  2000年   103篇
  1999年   84篇
  1998年   63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45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43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15篇
  1982年   16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2篇
  1964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91.
92.
目的通过处方统计探讨黄芩在医疗机构门诊处方中的使用情况、用药思维和配伍规律。方法调查北京地区医疗机构门诊处方7682张,对其中含有黄芩的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黄芩处方占门诊处方的15.13%,其中黄芩剂量在6-15g范围的处方占88.83%,黄芩平均剂量为9.82g,黄芩处方主要用于治疗肺系、肝胆系、脾胃系、和妇科四类病证,这四类病证的处方占88.33%,临床常配伍柴胡、黄连、金银花、鱼腥草、半夏、桑白皮、白术等药物。结论黄芩临床使用广泛,配伍药物具有多样性和规律性。  相似文献   
93.
  目的  探讨头颈部手术后非计划二次插管的危险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于北京协和医院行头颈部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术后非计划二次插管患者为研究组,随机抽取一定量的成功拔管者为对照组,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比例为1: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头颈部手术后非计划二次插管的危险因素。  结果  共60例(研究组12例,对照组48例)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患者入选本研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有全身麻醉史(OR=9.17, 95% CI:1.05~83.33, P=0.045)、Cormack-Lehane分级Ⅲ级(OR=18.87, 95% CI:1.53~250.00, P=0.022)、术中液体负荷≥20 mL/kg(OR=27.78, 95% CI:1.94~500.00, P=0.014)是头颈部手术后非计划二次插管的危险因素。研究组术后住院时间[7(3.0,17.0)d比2(2.0,5.0)d,P=0.013]、ICU停留时间[1(0.0,2.8)d比0(0.0,0.0)d,P<0.001]均长于对照组。  结论  头颈部手术后非计划二次插管与有/无全身麻醉史、Cormack-Lehane分级及术中液体负荷有关,其发生不利于患者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94.
患者,男,51岁。因发现颈部肿物1周于2009年12月14日入院。既往纤维喉镜检查示:左侧梨状窝内侧壁巨大肿物,表面凸凹不平,下界视不见,双侧室带、声带表面光滑,发声时双侧披裂运动尚可,右侧梨状窝黏膜光滑(图1)。颈部增强CT示:  相似文献   
95.
目的 分析该院麻醉药品使用情况,以进一步规范麻醉药品的管理和应用.方法 以该院2006-2009年临床使用的麻醉药品的用量和金额为依据,用Excel 2000电子表格进行分类、排序、统计处理,按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等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该院麻醉药品共8个品种12种规格,其用量呈上升趋势.用量较大的品种有哌替啶注射液、芬太尼注射液、注射用瑞芬太尼、舒芬太尼注射液、吗啡缓释片;用量相对较少的为吗啡注射液、可待因片、芬太尼透皮贴剂,二氢埃托啡片已基本不用.结论 加强麻醉药品的管理,规范、安全、合理用药,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6.
胃癌患者在手术应激状况下,内脏血流减少,肠黏膜处于低灌注状态,易发生肠黏膜损伤。此外,手术刺激可导致肠黏膜充血、水肿、糜烂,加重肠黏膜损伤。近年来,肠内营养被作为保护肠黏膜屏障功能的有效手段。早期肠内营养在肠黏膜屏障功能保护中的作用机制已被证实,然而不同研究结果有一定差异。本研究综述了国内外有关胃癌术后患者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相关研究,整理、分析既往研究的结论和争议,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7.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与2型糖尿病及代谢综合症的相关情况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2004年5月至2006年11月住院的257例2型糖尿病患者,病史在6个月以上,排除急慢性感染及其他内分泌疾病,肝功能正常。将病例组根据有无合并代谢综合征分为2型糖尿病合并代谢综合征组(MS组,174例)和2型糖尿病不合并代谢综合征组(NMS组,83例),另设健康对照组43例。检测3组血清TNF-α水平,测定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1(IL-1)、白介素-2(IL-2)、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纤维蛋白溶解酶原激活因子抑制物-1(PAI-1)和血脂并进行分析,比较病例2组间大血管病和脂肪肝患病率的差异。通过放射免疫法测定TNF-α。采用SPSS 11.5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MS组的血清TNF-α水平明显高于NMS组(P<0.01),且2组TNF-α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②MS组和NMS组大血管患病率分别为60.9%和45.8%,2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S组和NMS组脂肪肝患病率分别为39.1%和15.7%,2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将糖尿病组作为整体,简单直线相关分析显示,血清TNF-α水平与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游离脂肪酸(FFA)、C肽、IL-1、IL-2、IL-6、IL-8呈正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腰臀比(WHR)、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IL-1、IL-2、IL-6作为独立危险因素影响血清TNF-α水平(标准化系数分别为0.652、0.112、0.139、0.077、0.064和0.158,P值分别为0.000、0.001、0.035、0.008、0.035和0.000)。结论TNF-α参与2型糖尿病的发生,代谢紊乱状态和炎症对合并症的发生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8.
奥曲肽联合生大黄治疗急性胰腺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奥曲肽联合生大黄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38例,两组均予微泵注射奥曲肽,奥曲肽0.3mg加入生理盐水50ml中,以25μg/h(4ml/h)静脉微泵注入,维持治疗7d,观察组联合应用中药大黄50g,加水煎成汤剂200ml,胃管注入,连用7d。观察治疗效果,记录治疗后腹痛缓解时间、首次排便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89.41%vs76.31%,P<0.05);观察组腹痛缓解时间、首次排便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及平均住院天数均短于对照组。结论与单用奥曲肽相比,奥曲肽联合生大黄治疗急性胰腺炎有更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9.
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提取及含量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羟基红花黄色素A进行提取工艺改进。方法:采用ZTC-Ⅱ型澄清剂甲、D-4020型大孔吸附树脂和Sephadex LH-20柱层析法,从红花中提取分离羟基红花黄色素A单体,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含量。结果:采用HPLC法测定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平均含量为97.3%。结论:此工艺具有成本低、纯度较高的优点,可以作为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提取工艺使用。  相似文献   
100.
目的通过开展反歧视艾滋病活动,转变农村社区居民对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和患者的歧视态度。方法对某市22个行政村的401名社区骨干进行形式多样(讲座、游戏、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然后由社区骨干回到社区中对当地的村民进行宣传。结果开展宣传教育后,农村社区居民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尤其是蚊虫叮咬不会传播艾滋病、一个人被艾滋病病毒感染后,如果马上对他/她做HIV抗体检测就可以知道这个人是否真正感染了HIV,分别由宣传教育活动前的70.32%和42.39%上升到活动后的89.53%和57.36%。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患者所持友善态度上升,歧视态度下降,对艾滋病的恐惧下降,自愿到当地CDC咨询室来接受VCT服务明显上升。结论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活动,可以使农村社区居民艾滋病相关知识得到明显提高,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的歧视现象有较大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