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54篇
  免费   137篇
  国内免费   50篇
耳鼻咽喉   47篇
儿科学   27篇
妇产科学   16篇
基础医学   138篇
口腔科学   19篇
临床医学   333篇
内科学   172篇
皮肤病学   25篇
神经病学   54篇
特种医学   84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248篇
综合类   578篇
预防医学   257篇
眼科学   11篇
药学   286篇
  1篇
中国医学   153篇
肿瘤学   90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57篇
  2022年   58篇
  2021年   49篇
  2020年   67篇
  2019年   64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74篇
  2013年   61篇
  2012年   107篇
  2011年   122篇
  2010年   77篇
  2009年   106篇
  2008年   108篇
  2007年   94篇
  2006年   123篇
  2005年   123篇
  2004年   134篇
  2003年   80篇
  2002年   85篇
  2001年   108篇
  2000年   103篇
  1999年   84篇
  1998年   63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45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43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15篇
  1982年   16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2篇
  1964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了解重庆市高新区剖宫产率及其影响因素,并探讨健康教育对孕产妇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505例孕妇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进行产前健康教育,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干预,产后接受问卷调查。结果调查的505例孕妇,剖宫产率为65.0%。其中,文化程度越高,剖宫产率越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职业中剖宫产率为事业单位或公务员>企业>个体>无业;收入水平越高,剖宫产率越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健康教育,干预组剖产率(56.0%)低于对照组(73.7%),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选择剖宫产的前三位原因是“医生建议”(40.2%)、“缩短生产过程,更安全”(29.5%)、“减轻疼痛”(23.1),选择顺产的前三位原因是“医疗费用低”(51.8%)、“风险小”(41.7%)、“新生儿更健康”(32.7%)。结论剖宫产率的高低与文化程度、职业及收入水平有关,且文化程度越高,收入水平越高,剖宫产率越高的现象;健康教育对降低剖宫产率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故在今后的工作当中,应加大健康教育的宣传力度,尤其是高收入和高文化程度人群的宣教,以期进一步降低该区的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62.
目的探讨BRAFV600E检测联合剪切波弹性成像(shear wave elastography,SWE)对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fine needle aspiration cytology,FNAC)检查诊断为Bethesda Ⅲ 类甲状腺结节的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超声科行FNAC检查诊断为Bethesda Ⅲ类并经BRAF V600E基因检测、SWE检查、手术证实的117个甲状腺结节。单独应用BRAFV600E检测、SWE检查及BRAFV600E检测联合SWE并结合病理结果对BethesdaⅢ类甲状腺结节进行回顾性分析及对比。结果117个结节中,经手术病理证实良性结节75个,恶性结节42个,BRAFV600E检测联合SWE诊断Bethesda Ⅲ类甲状腺结节的敏感性、阴性预测值明显高于两者单独应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001;0.029,0.01)。单独应用BRAFV600E与SWE诊断Bethesda Ⅲ类甲状腺结节的敏感性、阴性预测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483,0.645)。结论BRAFV600E检测联合应用SWE有助于提高诊断Bethesda Ⅲ类甲状腺结节的敏感性和阴性预测值。  相似文献   
63.
目的:总结用于治疗感冒的非处方中成药以皮肤过敏为主的不良反应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检索《药物不良反应杂志》和1979—2011年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结果:收集用于治疗感冒的非处方中成药且不良反应以皮肤过敏为主的相关文献20篇,涉及中成药分别是双黄连口服液、藿香正气水和防风通圣丸。有关双黄连口服液致皮肤过敏的文献7篇,涉及病例8例。有关藿香正气水引起皮肤过敏的文献12篇,涉及病例14例。有关防风通圣丸引起皮肤过敏的文献1篇,涉及病例1例。结论:虽然非处方药的特点是药效确定、相对安全、使用方便、不良反应小,但也有较严重不良反应报道,故对非处方药的安全用药也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64.
摘 要 难愈性创面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目前糖尿病难愈性创面及其治疗手段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就中药对糖尿病创面愈合的影响从促进成纤维细胞的增殖、促进肉芽组织生成、增加生长因子分泌、减少创面瘢痕及临床研究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综述,以期为中药治疗难愈性创面愈合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5.
目的对心内直视下双极射频消融治疗心房纤颤(Atrial fibrillation,AF)的临床疗效进行总结及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在心内直视下瓣膜置换同期行双极AF射频消融术病例219例,术前行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了解心律及心功能指标。术中射频消融路线相同,术后定期复查心电图并口服胺碘酮半年,随访半年以上,行心电图出现窦性P波则表明转律成功。结果围手术期死亡5.48%(12/219),出院时窦性心律(Sinus rhythm,SR)79.00%(173/219),非SR 15.53%(34/219)。出院后随访6~58个月,平均(27.96±15.57)个月,随访率83.57%(173/207),失访率16.43%(34/207),随访期间死亡1.73%(3/173),维持SR 89.02%(154/173),非SR 10.98%(19/173)。单因素分析示左房内径(Left atrial diameter,LAD)、年龄及高血压病是影响术后转复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心内直视下瓣膜置换同期射频消融治疗AF安全、有效,LAD大、年龄大及高血压病可降低术后转复率。  相似文献   
66.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服务和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的影响,为今后改进护理服务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550例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248例患者设为优质护理和健康教育前组,302例患者设为优质护理和健康教育后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优质服务和健康教育。比较优质护理服务和健康教育干预前后的影响。结果优质护理服务和健康教育干预后,83.44%的患者实现了血压控制,89.07%的患者做到服药依从性,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6.03%,三者分别与优质护理服务和健康教育前比较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和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具有积极作用,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血压控制及满意度,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7.
参附注射液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在体外循环(CPB)心内直视手术中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60例接受心内直视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行心内直视手术,围术期对症支持处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方法的基础上加用参附注射液,方法为术前5d静滴参附注射液2ml/(kg·d),术中建立CPB后滴入2ml/kg,并予维持至升主动脉开放后10min.于升主动脉阻断前,开放后5,10min从冠状静脉窦取血2ml,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升主动脉阻断前,停CPB后4,24,48h从中心静脉取血2ml测定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心肌肌钙蛋白I(cTn-I)水平.结果观察组SOD含量高于对照组,而MDA、CK-MB、cTnI均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围术期参附注射液在心内直视手术中可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心肌的作用.  相似文献   
68.
用氯硝柳胺药砂袋在江滩进行缓释灭螺实验结果显示:2g/m^2、4g/m^2组与氯硝柳胺机喷2g/m^2组,1996年施药后15d,活螺平均密度及活螺框出现率下降都在90%以上;1997年施药后90d,活螺平均密度下降90%以上,活螺框出现率下降80%以上。该法灭螺效果与降雨有关,且操作简便、省工、省力、省经费,适用于大面积离水源较远地段的江、河、湖滩的灭螺。  相似文献   
69.
70.
颅内双侧前循环动脉瘤的治疗较为复杂,与单发动脉瘤相比,预后差。随着显微神经外科技术的发展、额外侧锁孔入路的推广,一期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双侧前循环动脉瘤成为可能。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天津市环湖医院神经外科经单侧额外侧锁孔入路治疗的15例双侧前循环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31个动脉瘤完全夹闭,1个不完全夹闭,4个对侧未破裂动脉瘤探查后未成功夹闭。术后6个月随访,14例患者恢复良好,仅1例轻度残疾。单侧额外侧锁孔入路治疗双侧前循环动脉瘤获得了较满意的临床疗效,是微侵袭神经外科的一种新的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