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1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11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10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38篇
综合类   65篇
预防医学   11篇
药学   26篇
中国医学   9篇
肿瘤学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61.
目的提高合理用药水平。方法对本院2007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数据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临床和门诊使用抗菌药物的品种有16种。门诊处方中抗菌药物使用率为49%;住院病历中(含外科)抗菌药物使用率平均为66.67%;外科应用抗菌药物占86.67%。抗菌药物使用率超过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规范》的要求。结论只有加强临床抗菌药物的动态监控,降低抗菌药物的使用率,遏制细菌耐药性的增长,才能有效地提高抗菌药物的治疗水平。  相似文献   
62.
目的观察骨化三醇联合阿仑膦酸钠治疗偏瘫后继发废用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骨化三醇联合阿仑膦酸钠对47例偏瘫后继发废用性骨质疏松症患者进行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骨密度(BMD)、疼痛指数及Barthel指数的变化情况。结果经治疗后,所有患者BMD、疼痛指数及Barthel指数均较治疗前明显好转,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化三醇联合阿仑膦酸钠治疗偏瘫后继发废用性骨质疏松症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63.
慢性前列腺炎(chronic prostatitis.CP)是泌尿外科门诊中最常见的一种疾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CP在男性人群发病率高达2.5%~16.0%,慢性前列腺炎/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CP/CPPS)是CP中最常见也是疗效最差的类型,其发病机制目前不是很清楚.治疗没有规范和标准.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有关CWCPPS药物治疗方面的新进展作一综述,并探讨目前治疗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可能原因.  相似文献   
64.
TPN加重组人生长激素对手术创伤病人治疗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人生长激素对手术创伤病人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TPN加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组)治疗23例中重度创伤病人,并与同期仅用TPN治疗病人作对照。结果:①rhGH组感染率下降,平均住院日(12.9±4.1天)与对照组比(16.1±6.1天)有显著性差异(P<0.05);②rhGH组术后7天血浆白蛋白浓度明显回升(34.27±3.26)g/L,而对照组仅升至(31.92±3.01)g/L,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③术后3天和7天rhGH组均获得较好正氮平衡,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④rhGH组对疲劳的主观感觉普遍较对照组好,术后下床早、活动增加。结论:rhGH能有效改善病人负氮平衡,提高血浆白蛋白浓度,合理调节脂肪和糖的利用,加速病人康复  相似文献   
65.
为探讨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1(ET-1)在妊高征发病中的作用,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或Cortas法分别对58例妊高征患者(妊高征组)、27名正常晚期妊娠妇女(正常妊娠组)以及20名未妊娠妇女(正常对照组)血中β-HCG、N0和ET-1水平进行了检测。结果是:妊高征患者血中β-HCG和ET-1水平高于正常妊娠妇女,β-HCG和ET-1水平越高,妊高征病情越严重;中、重度妊高征患者血清NO水平低于正常妊娠妇女;中、重度妊高征患者血中β-HCG与ET-1呈明显正相关,而NO与ET-1呈明显负相关。结论是:妊高征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与胎盘滋养细胞功能失调有关。  相似文献   
66.
小切口胆囊切除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目前单纯性胆囊切除的术式主要有传统胆囊切除 (CC)、腹腔镜胆囊切除 (LC)、小切口胆囊切除 (MC)三种方法。不论哪一种手术方法均有其优缺点 ,手术的目的是治愈病人 ,减少术后并发症 ,追求良好的手术治疗效果 ,关键与手术医生对该项技术掌握的熟练程度有关。近几年来 ,小切口胆囊切除术能被较多的患者接受 ,并在全国范围内得以推广 ,是因为该术式具有对腹壁损伤小、手术时间短、术后肠功能恢复快、住院费用低等优点。对小切口胆囊切除手术的争议焦点是切口小 ,暴露不清 ,可能增加损伤 ;术中不能对胆系及周围脏器全面探查 ,易造成胆系及周…  相似文献   
67.
为了探讨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的治疗方案,对收治的52例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资料进行分析,将22例非手术综合治疗组(A组)与30例手术治疗组(B组)的治疗情况和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A组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明显低于B组,而B组中早期手术组(Ba组)的死亡率远高于晚期手术组(Bb组)结果表明,ANP时早期非手术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早期手术治疗组,作者还对非手术治疗的综合治疗方案和手术时机及术式的选择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8.
针刺抗脑缺血损伤时脑内γ-氨基丁酸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γ-氨基丁酸在针刺抗脑缺血中的作用,探讨电针治疗脑缺血的中枢机制.方法采用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大鼠为动物模型,并应用H&E染色和免疫组化的方法,观察缺血再灌及电针治疗后不同时间,不同脑区细胞内γ-氨基丁酸(GABA)的含量,及GABA受体阻断剂-Picrotoxin对缺血损伤和针刺效应的影响.结果电针能明显上调缺血2 h,再灌30 min时皮质、海马和丘脑的胞内GABA的含量,并缩小缺血损伤区;与单纯缺血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还观察到给予Picrotoxin,以及同时给予Picrotoxin和电针时,大鼠脑缺血侧的梗死面积增大,细胞残存率减小,与单纯电针组亦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电针抗脑缺血的神经保护作用可能部分与上调GABA有关.  相似文献   
69.
免疫抑制酸性蛋白(immunosuppressiveacidicprotein,IAP)和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olubleinterleukin2receptor,sIL2R)是重要的免疫抑制因子,在多种肿瘤中均存在异常增高现象。本研究对45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恶性梗黄)患者围减黄手术期血清IAP和sIL2R进行了动态检测,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①研究对象:恶性梗黄患者45例,男25例,女20例,年龄36~70岁,其中胆管癌20例,胆囊癌10例,胰头癌12例,晚期肝癌并肝门转移3例;胆…  相似文献   
70.
目的探讨内皮素-1(ET-1)在膀胱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细胞增殖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对63例膀胱癌中ET-1和Ki-67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63例膀胱癌中ET-1的阳性表达率为30.16%(19/63),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ET-1的表达随着肿瘤的分级增高而增强,各级各期之间ET-1的表达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膀胱癌中Ki-67的表达阳性率为33.33%(21/63),肿瘤分级愈高Ki-67的表达愈强,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未发现分期间Ki-67的表达差异(P〉0.05)。膀胱癌细胞中ET-1表达和Ki-67表达呈正相关(r=0.623,P〈0.01)。结论ET-1的表达随肿瘤恶性程度的增加而增强,且与Ki-67有明显相关性,提示ET-1的高表达在膀胱癌的发生或发展方面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