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0篇
妇产科学   8篇
临床医学   3篇
外科学   29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分析内滑面内质网聚集(sERC)卵母细胞来源胚胎的发育潜能、移植后的临床和新生儿结局,进一步探讨sERC卵母细胞的可用性。方法本研究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将2016年12月至2018年8月在本院进行单精子卵母细胞胞浆内注射的患者根据获卵中是否出现sERC,分为sERC~+周期组(A组,n=80)和sERC-周期组(B组,n=1 492),比较两组促排卵过程中的临床数据和实验室数据,及两组的临床结局和新生儿结局。在A组中又根据卵母细胞是否出现sERC,进一步分为sERC~+卵母细胞组(A1组,n=140)和sERC~-卵母细胞组(A2组,n=416),分析两组的胚胎发育情况。再根据所移植的胚胎是否来源于sERC卵母细胞,分为:Ⅰ组(n=4),所移植胚胎全部来源于sERC~+卵母细胞;Ⅱ组(n=10),所移植胚胎中的1枚胚胎来源于sERC~+卵母细胞,1枚来源于sERC~-卵母细胞;Ⅲ组(n=50),所移植胚胎均来源于sERC~-卵母细胞;比较3组的临床结局。结果 (1)sERC~+卵母细胞的周期发生率为5.1%,sERC~+卵母细胞的发生率为2.1%;(2)A、B两组的年龄、不孕年限和Gn用量以及HCG日E_2水平和不同促排卵方案比例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3)A组的囊胚形成率显著低于B组(P0.05),两组的成熟卵率、受精率、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流产率和活产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4)A组的新生儿出生体重略低于B组,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的出生缺陷发生率相似(P0.05);(5)A1组的受精率和囊胚形成率均显著低于A2组(P均0.05);(6)Ⅰ、Ⅱ、Ⅲ组的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3组均无畸形儿出生。结论卵母细胞内出现sERC可能对受精有影响,对早期卵裂无明显影响,会显著降低囊胚形成率,但本研究尚未发现sERC对妊娠结局和新生儿结局有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42.
目的比较D5和D6的冻融囊胚移植后的新生儿结局,进一步为复苏囊胚的选择提供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北京协和医院辅助生育中心进行复苏囊胚移植并已分娩的515例患者资料。按照冷冻前形成囊胚的时间D5或D6进行分组,比较两组的新生儿出生结局;并根据分娩胎数将患者分为单胎组和双胎组,分别比较单胎组和双胎组的新生儿结局。结果 (1)单胎组:D5组的孕龄、出生体重和出生身长分别为(266.5±14.5)d、(3 387.4±584.8)g和(50.1±2.7)cm,与D6组[分别为(268.5±12.6)d、(3 379.7±540.8)g和(50.1±2.1)cm]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D5组男女性别比略高于D6组(1.21vs.1.08),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2)双胎组:D5组新生儿的孕龄、出生体重和出生身长与D6组相比亦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D5组新生儿的出生体重[(2 531.0±505.4)g]略低于D6组[(2 601.8±503.0)g];D5组的低体重新生儿发生率(42.3%)高于D6组(31.4%),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D5组的男女性别比(1.20)高于D6组(0.92),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单胎组或双胎组,D5与D6的囊胚冻融移植后出生的新生儿孕周、出生体重和体长均无统计学差异,但是呈现出D6组新生儿体重偏大的趋势;D5组的男女性别比高于D6组,但由于例数所限,未出现统计学差异,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3.
目的:分析低促性腺激素性性功能不全(HH)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的治疗方法及疗效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接受IVF-ET治疗的40例HH患者共60个IVF-ET周期,收集同期因输卵管因素和/或男方因素接受IVF-ET治疗的134例患者共140个周期的病历资料作为对照组。对这两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治疗方法、临床结局进行分析总结。将HH患者分成妊娠组与未妊娠组,比较各组间差异。结果:经控制性超促排卵(COH)治疗后,发现卵泡刺激素(FSH)和黄体生成素(LH)的使用量及使用天数HH组都明显高于对照组(FSH:55.0±2.5支vs 36.9±1.0支;LH:28.3±1.7支vs 5.9±0.2支;治疗天数:13.8±0.4dvs 10.4±0.1d;P均<0.05)。治疗后卵泡刺激素(FSH)、雌激素(E2)、孕酮(P)的水平无统计学差异。获卵数、优胚数及冻胚数等无统计学差异,妊娠结局在两组间也无统计学差异(妊娠率:42.1%vs 53.6%;流产率:16.7%vs 26.7%)。HH患者中比较妊娠与未妊娠后发现在年龄、体重指数和药物使用剂量及天数方面无明显差异,而妊娠组获卵数(6.6±0.5个vs 8.8±0.7个)、成熟卵母细胞(MII)数(5.5±0.5个vs 7.3±0.7个)及受精率(4.9±0.5%vs 6.7±0.7%)妊娠组低于未妊娠组,有统计学差异。结论:HH患者处于长时间促性腺激素缺乏状态,IVF-ET的治疗过程中药物使用剂量更多、时间更长,但妊娠结局与正常女性相似。  相似文献   
44.
目的了解卵巢刺激后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IVF-ET)女性阴道真菌感染的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探讨预防其发生的措施。方法 采用多中心开放性临床研究方法 ,于2006年1月至12月共纳入301例因卵管因素行IVF-ET治疗的患者。分别于开始卵巢刺激前、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HCG)注射日和胚胎移植(embryo transfer,ET)日行阴道真菌培养,观察年龄、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不育类型及年限、卵巢刺激药物用量、卵泡数目、取卵个数、雌激素水平及应用抗生素等因素对阴道真菌感染的影响。将可能对阴道真菌感染的影响因素作为自变量,以是否有阴道真菌感染为应变量,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进行多因素统计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开始卵巢刺激前阴道真菌培养均为阴性;HCG注射日阴拭子阳性32例,占10.6%;ET日阴拭子阳性22例,占7.3%。患者平均年龄(32.23±3.86)岁,BMI(21.54±2.73)kg/m2,不育年限(5.32±3.23)年,卵巢刺激中使用促性腺激素总量为(35.45±14.08)支,平均卵泡数目为(13.26±7.01)个,取卵个数(12.77±7.47)个,雌二醇(estradiol,E2)水平(2520.69±1686.04)pg/ml,66.78%患者取卵后使用抗生素。年龄、BMI、不育类型及年限、卵巢刺激药物总量及取卵后是否使用抗生素与阴道真菌感染无明显相关性(P〉0.05),而E2水平、卵泡数目和取卵个数与阴道真菌感染的发生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 IVF-ET治疗中阴道真菌感染的总体发生率较低。患者年龄、不育类型及年限、促性腺激素用量、取卵后是否应用抗生素等因素对阴道真菌感染的发生影响不大。较多的卵泡数目、取卵个数及较高的雌激素水平可能增加阴道真菌感染的机会。  相似文献   
45.
目的研究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住院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资料特点,便于在临床工作中对这部分人群进行识别,给予合适的治疗,最大限度地减少这种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至2018上半年间在北京协和医院接受IVF-ET、因重度OHSS住院的4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这些患者的一般情况、卵巢刺激第2天时的激素水平、促排卵方案、扳机当天的雌激素水平、直径大于10mm的卵泡情况及黄体支持方案、OHSS的发生类型、妊娠情况等。将2018上半年发生的8例重症OHSS患者列为A组,2014~2017年间发生的37例列为B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相关数据资料。结果 2014年至2018上半年我院生殖中心促排卵治疗周期中共发生需要住院治疗的重症OHSS患者45例,发生率为0.87%(45/5 155)。按时段分析,2018上半年的重度OHSS发生率为1.74%(8/460),2014~2017年为0.79%(37/4 695),二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A、B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如年龄、体重指数(BMI)、促排卵方案、卵巢刺激周期第2天的激素水平、OHSS类型、黄体支持方案等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室数据如获卵数、卵裂胚胎数、囊胚数等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从趋势上看,A组中拮抗剂方案比例增多(37.5%vs.13.5%)、达必佳黄体支持比例增加(37.5%vs.13.5%)、晚发型OHSS增加(87.5%vs.64.9%)。结论在IVF治疗中,OHSS易感人群即使采用拮抗剂方案促排卵其OHSS发生风险仍然很高;另外,用达必佳行黄体支持同样具有OHSS高风险,尤其是晚发型OHSS。IVF-ET治疗过程中关注患者的生命安全至关重要,需要医生在可接受的IVF妊娠结局与并发症最小风险之间进行评估和权衡。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促排卵的多卵泡发育状态下促性腺激素及性激素的变化规律,旨在阐明这一非生理性激素改变及其是否与IVF/ICSI助孕结局有关。方法研究纳入了2014年7月1日至2018年3月31日期间于北京协和医院因输卵管因素或男方因素行IVF或ICSI治疗的女性共3 009人,根据不同妊娠结局(有累积妊娠vs.无妊娠;有累积活产vs.无活产),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的方法,对比了不同促排卵时间点(基础状态T0、扳机日T1及扳机后一天T2)的性激素水平,并且分析了T2相对于T1时间各种性激素的增减趋势与助孕结局的关系。结果对于有累积妊娠或有累积活产者,FSH在任何时间点均显著低于无累积妊娠或无累积活产者(P<0.001);LH则相反,有累积妊娠或累积活产者基础LH水平稍高(P<0.05),之后(T1、T2)均显著低于妊娠结局较差(无累积妊娠或累积活产)组(P<0.001)。雌二醇在T1和T2均在有累积妊娠或累积活产的一组中呈现更高的水平(P<0.001),孕酮仅仅在T2表现出这种浓度优势(P<0.001)。有累积妊娠或累积活产组,雌二醇及孕酮增长水平在T2相对于T1的增量...  相似文献   
47.
子宫内膜增生(endometrial hyperplasia)是指子宫内膜增生性病变,属于子宫内膜痛癌前病变.  相似文献   
48.
目的 调查我国17家医院妇科门诊月经不调患者中高催乳素血症的发生率.方法 对17家医院妇科门诊因月经不调就诊的1,843例患者进行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及血清催乳素(PRL)水平检测;PRL水平≥3.41 nmol/L患者进行核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结果 经检测PRL水平升高者占21.00%(387/1,843);育龄期患者各年龄段高PRL血症发生率没有差异(P>0.05);进行MRI检查患者中30.12%(25/83)发现垂体瘤;PRL异常患者中20.69%(78/377)有自发或触发溢乳,与PRL正常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月经不调在妇科门诊中常见,对月经不调合并溢乳或不育的患者应注意筛查PRL水平.PRL水平升高者有必要行MRI检查.  相似文献   
49.
目的比较不同冷冻方法对兔卵巢组织的保存效果。方法15只新西兰雌兔,取卵巢皮质切块后,随机分成5组:新鲜组(A组)、二甲亚砜慢速冷冻组(B组)、丙二醇慢速冷冻组(C组)、冷冻管玻璃化冷冻组(D组)及固相表面玻璃化冷冻组(E组)。比较各组卵巢组织的原始和初级卵泡形态正常率;通过体外培养测定培养液中雌二醇(E2)水平;比较冻融后卵巢组织的内分泌功能;通过TdT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技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原始卵泡正常形态率与A组相比,B、D组显著降低(P〈0.05),C、E组无显著性差异;初级卵泡正常形态率5组间无显著性差异。培养14d后,各实验组原始卵泡形态正常率均低于A组(P〈0.001),各实验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组间初级卵泡形态正常率无明显差异。体外培养过程中,培养液E水平不断增加(P〈0.001),慢速冷冻和玻璃化冷冻的E2平均浓度有显著性差异(P〈0.05)。细胞凋亡检测显示,无论是原始卵泡还是初级卵泡,与A组相比,各实验组的卵泡凋亡率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本实验中,慢速冷冻和固相表面玻璃化冷冻均能很好地保存兔卵巢组织,经过体外培养,能保持一定的内分泌功能。  相似文献   
50.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简称功血)临床可表现为多种月经紊乱形式,是妇科门诊常见的疾患,而临床医生在处理时常有困惑。为了使广大临床医生熟悉和掌握这种妇科常见病的规范化诊治原则,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内分泌学组和绝经学组的专家们历时近3年,集相关文献和各方意见,并经过多次讨论,制定了《功能失调性子富出血临床诊疗指南》,现对其内容作一些简要解读,希望能给临床医生一些提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