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19篇
内科学   49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42篇
预防医学   17篇
药学   3篇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21.
王敏  班博  张梅  汲宝兰  孙冰 《中国全科医学》2020,23(14):1717-1721
贫血在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中普遍存在,多项研究表明贫血是糖尿病肾病(DN)、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等微血管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其可通过诱导缺氧、氧化应激、内皮功能失调等机制参与T2DM患者微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本文主要探讨贫血与T2DM患者微血管病变的致病关系,研究通过纠正贫血改善T2DM患者微血管并发症预后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2.
目的研究胰岛素治疗与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孕期体重及BMI增加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诊断为GDM的孕妇556例,其中23例接受胰岛素治疗(胰岛素治疗组),533例未予胰岛素治疗(非胰岛素治疗组)。对比两组妊娠结局,分析胰岛素治疗与孕期体重增加及孕期BMI增加的相关性。结果胰岛素治疗组子痫前期、大于胎龄儿(LGA)、小于胎龄儿(SGA)、新生儿低血糖、巨大儿等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低于非胰岛素治疗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556例患者孕期体重增加与GDM不良结局均呈正相关(r=0.0919,P<0.05);胰岛素治疗组孕期体重及BMI增加明显低于非胰岛素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胰岛素治疗与孕期体重增加及孕期BMI增加呈负相关(r=-0.1452、-0.1339,均P<0.01)。结论胰岛素治疗可使GDM妇女孕期体重及BMI增加幅度降低,可能是改善GDM妊娠不良结局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3.
崔国敏  孙琳  董骞  班博  刘国芹 《山东医药》2000,40(15):53-54
第一次查房主任医师 :本例因双下肢无力、疼痛、畸形 8个月入院 ,目前尚未明确诊断。现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讨论 ,先请汇报病历。实习医师 :患者男 ,18岁。于 8个月前无明显诱因而出现双下肢无力 ,以髋部明显 ,并逐渐加重。5个月前行走时双髋、双膝关节疼痛伴腰背部不适 ,休息后减轻。近 2个月来 ,双下肢渐呈“O”型畸形。患病后有多饮、多尿 (夜尿 3~ 4次 )及食欲减退等症状 ,体重略减轻 ,无便秘。既往健康。家族中无类似疾病患者。体格检查 :T、P、R、Bp正常 ,发育正常 ,营养一般 ,自主体位 ,步态蹒跚。皮肤粘膜及表浅淋巴结均无异常…  相似文献   
24.
内质网(ER)作为细胞内重要的膜性结构,负责分泌蛋白与膜蛋白的折叠加工、脂类的生物合成以及钙平衡的调节。当ER环境发生改变,如缺血、缺氧、突变蛋白的大量堆积,内质网应激(ERS)启动,并引发未折叠蛋白反应(UPR)、内质网超负荷反应和类固醇调节级联反应。ERS与很多因素所致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常见有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糖尿病、病毒感染性疾病以及一些化学毒物中毒引起的疾病。在骨生长发育方面,ERS有助于成骨细胞、破骨细胞和软骨细胞的生长,可以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的分化,并抑制细胞凋亡的发生,同时ERS传感器基因的异常与骨质疏松、成骨不全、氟骨症等相关骨病的发生密切相关。笔者就ERS相关基因调控骨生长发育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5.
应用ELISA法检测了60例急性白血病(AL)患者及36例正常对照者的血清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sTNFR-Ⅰ和sTNFR-Ⅱ)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结果显示,①初发未治组及复发难治组血清sTNFR-Ⅰ和sTNFR-Ⅱ浓度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骨髓缓解组血清sTNFR浓度与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差异。AL患者与对照组比较血清TNF-α水平明显增高(P<0.001);②血清TNF-α水平与sTNFR-Ⅰ呈显著性正相关(r=0.684,P<0.01),与sTNFR-Ⅱ无相关性(r=0.310,P>0.05);血清sTNFR-Ⅰ、sTNFR-Ⅱ水平与外周血幼稚细胞数呈显著正相关(r=0.748,P<0.001;r=0.384,P<0.05);③30例初发未治者治疗前血清sTNFR-Ⅰ<0.89μg/L、sTNFR-Ⅱ<1.43μg/L者的BMR率(70.0%、61.5%)明显高于sTNFR-Ⅰ≥0.89μg/L、sTNFR-Ⅱ≥1.43μg/L者的BMR率(χ  相似文献   
26.
慢性淋巴细胞甲状腺炎的诊断及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班博 《山东医药》2001,41(6):56-57
慢性淋巴细胞甲状腺炎又称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或称桥本氏病 ,是一种较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多见于女性 ,近年来发病有明显增多趋势。现将其临床表现及特点简述如下。1 临床表现慢性淋巴细胞甲状腺炎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的患者 ,但好发于 30~ 5 0岁之间 ;90 %以上为女性 ,男性患者的发病年龄较女性晚 10~ 15岁。本病起病缓慢 ,常无意中发现甲状腺肿大 ,或常有咽部不适感 ,颈部局部压迫和全身症状不明显 ;甲状腺呈弥漫性轻度或中度肿大 ,质地硬韧、不平、有结节感 ,无疼痛或轻压痛。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 ,可以是甲状腺功能正常 ,也可表现为…  相似文献   
27.
软骨生长板(CGP)主要由软骨细胞及细胞外基质(ECM)构成。软骨细胞的增殖、分化、肥大及ECM的形成,是骨骼发育、线性生长的关键。因此,与CGP相关、调控生长的因素主要涉及作用于软骨细胞的生长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GH-IGF-1)轴、多种激素、旁分泌因子、炎性细胞因子等及软骨ECM中的胶原蛋白、非胶原糖蛋白、蛋白聚糖等成分。既往对调控生长的研究主要集中在GH-IGF-1轴上,但近年来,GH-IGF-1轴之外、CGP上可调控生长的其他相关因素备受关注。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磺脲类药物受体1(SUR1)基因的外显子16-3c/t、内向整流性钾通道(potassium inwardly-rectifying channel subfamily J,member 11,KCNJ11)基因的E23K变异与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磺脲类药物继发性失效(secondary failure of sulfonylurea,SFS)的关系。方法选取山东地区T2DM患者200例,其中磺脲类药物有效者114例,SFS者86例,运用SNaPshot技术(ABI Biosystem,USA)对SUR1 16-3c/t、KCNJ11 E23K进行基因分型。结果 SUR1 16-3c/t和KCNJ11 E23K等位基因的发生频率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KCNJ11 E23K各基因型的分布在SFS组及有效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UR116-3c/t各基因型的分布在SFS组和有效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t"等位基因的频率在SFS组明显增高[比值比(OR)=1.87,95%可信区间(CI)为1.23~2.85,P<0.01]。Logistic回归分析中,校正性别、年龄、BMI、F-C肽、TG、TC、HDL-C、LDL-C后,SUR1 16-3c/t的t/t基因型是SFS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比值比(OR)=2.82,95%可信区间(CI)为1.57~5.07,P<0.01]。结论 SUR1外显子16-3c/t多态性可能与山东地区磺脲类药物继发性失效有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29.
目的 探讨糖尿病(DM)和(或)高血压(EH)对心血管病变的影响,以及降压和控制血糖的意义。方法 选择2型DM患者168例,EH患者112例,DM EH患者120例,正常对照组110例,4组均测定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和C肽、糖化血红蛋白、血脂谱。EH患者采用非洛地平为主的治疗方案,控制血压达目标值。随诊3年观察心血管病变发生情况。结果 DM EH组、DM组、EH组心血管并发症患病率依次为22.5%、15.5%、11.2%,治疗血压达目标值后,DM EH组、EH组心血管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6%。结论 对DM EH患者,在良好控制血糖的同时强化血压达标,可减缓心血管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氧化应激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DPN)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总结50例 DPN 患者与27例2型糖尿病非周围神经病变(NDPN)患者临床资料,包括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体质指数(BMI)、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空腹C肽(FC-P)、2 hC肽(2hC-P)水平。测定并分析患者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丙二醛(MDA)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对有统计学意义的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以发现DPN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DPN 组与 NDPN 组比较,性别、BMI、SBP、DBP、2hPG、FC-P、TC、HDL-C、LDL-C、HbA1c、T-AOC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年龄、病程、FPG、TG、2hC-P、SOD、MDA有显著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TG、2hC-P、MDA进入回归方程;MDA、SOD与TCSS评分呈相关性(P<0.05)。结论年龄、TG、2hC-P、MDA是DPN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血清SOD水平的下降、MDA水平的增高与DPN的发生及神经病变程度显著相关,氧化应激在DPN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