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55篇
  免费   666篇
  国内免费   305篇
耳鼻咽喉   33篇
儿科学   97篇
妇产科学   77篇
基础医学   360篇
口腔科学   93篇
临床医学   2172篇
内科学   906篇
皮肤病学   50篇
神经病学   150篇
特种医学   333篇
外科学   388篇
综合类   2918篇
预防医学   1299篇
眼科学   146篇
药学   1356篇
  23篇
中国医学   1061篇
肿瘤学   364篇
  2024年   119篇
  2023年   434篇
  2022年   398篇
  2021年   329篇
  2020年   356篇
  2019年   382篇
  2018年   372篇
  2017年   250篇
  2016年   309篇
  2015年   340篇
  2014年   635篇
  2013年   679篇
  2012年   739篇
  2011年   803篇
  2010年   716篇
  2009年   668篇
  2008年   668篇
  2007年   588篇
  2006年   523篇
  2005年   404篇
  2004年   348篇
  2003年   325篇
  2002年   230篇
  2001年   234篇
  2000年   210篇
  1999年   149篇
  1998年   110篇
  1997年   73篇
  1996年   80篇
  1995年   78篇
  1994年   49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48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8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静脉输注强刺激性药物外渗致组织严重损伤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总结2003-2005年5例因输注强刺激性药物外渗引起局部组织严重损伤原因,提出应对措施,发现疾病因素、药物因素、护理人员认知水平与组织损伤严重程度有关,认为发生强刺激性药物外渗后,及时、正确、有效的处理,是防止强刺激药物外渗引起局部组织严重损伤,避免不良后果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992.
目的分析孕妇外周血胎儿游离DNA产前筛查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疾病结果。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接受外周血胎儿游离DNA检测孕妇500例,检测游离胎儿DNA、染色体核型,然后对外周血游离胎儿DNA检测结果、外周血游离胎儿DNA检测结果和核型分析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500例孕妇中,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7例,达到了1.4%的阳性率,在孕妇类型方面,3例为唐筛高风险孕妇,2例为高龄孕妇,1例为超声胎儿异常孕妇,1例为其他异常孕妇;在异常类型方面,4例21-三体异常,1例13-三体异常,1例18-三体异常,1例性染色体异常。均愿意接受介入性产前诊断,确诊6例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其中21-三体异常3例,13-三体异常1例,18-三体异常1例,性染色体异常1例,达到了85.7%的符合率、100.0%的检出率。在核型方面,45,X(28)/46,XX(22)1例,达到了100.0%的诊断符合率。结论孕妇外周血胎儿游离DNA产前筛查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疾病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993.
994.
中药逆转细菌耐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自发现青霉素以来,对抗菌药物的研究得到了迅速发展。但由于广谱抗菌药的滥用、细菌间耐药基因的转移以及其他一些原因造成的细菌耐药性,给人类又造成了新的灾难。人们试图找到能防止细菌产生耐药性的新药来遏制这种局面,但由于研究尚未深入,很多机制不明,目前只能通过以回复突  相似文献   
995.
随着医学事业的发展 ,新学科不断崛起 ,护理理论和方法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 ,对护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专业化要求 :具有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按人群需要的服务导向 ,多元化的服务项目 ,企业化的护理管理等[1] 。在护理事业专业化形成和发展的进程中 ,我院于 1999年创建了营养护理  相似文献   
996.
目的应用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不同年龄正常儿童左室局部心肌收缩期周向峰值应变(SC)、应变率(Sr C)特征。方法将164例正常儿童分为5组,≤3岁为幼儿组(A组)24例,>3岁且≤6岁为学龄前组(B组)32例,>6岁且≤10岁为学龄期组(C组)33例,>10岁且≤13岁为青春前期组(D组)19例,以及>13岁且<18岁为青春期组(E组)56例。分别获取各组胸骨旁左室短轴二尖瓣、乳头肌及心尖水平观连续3个心动周期二维动态图像,分析并比较各组左室各节段局部心肌SC及Sr C值。结果侧壁及下壁基底段SC值随年龄增长而升高,E组较A组均增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侧壁、后壁及下壁中间段SC值随年龄增长而升高,E组较A组均增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前间隔、前壁、侧壁及后壁心尖段SC值随年龄增长而升高,E组较A组均增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前间隔、后间隔基底段及中间段、前壁基底段、中间段Sr C值大致随年龄增长呈递减趋势,E组较A组均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不同年龄正常儿童左室局部心肌周向收缩功能分布存在不均一性,主要体现为幼儿期与青春期之间的差异,但随年龄增长具有一定的规律,表现为SC随年龄增长而递增,Sr C随年龄增长递减。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结合eFlow显像技术评价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指端微血管血流的临床价值。方法SLE患者未治疗组14例,治疗组17例,正常对照组32例。使用高频超声eFlow显像显示右手中指末节指腹和甲床内微血管的走行和分布,并计算甲床内血管-甲床像素比。结果①eFlow显像可清晰、连续显示正常组末节指腹的血管分支、吻合支及甲床血管网。②SLE患者指端血流显像欠清晰、连续性较差,血流分布减少,以未治疗组尤为显著。③正常组、治疗组及未治疗组的血管-甲床像素比呈递减趋势,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频超声结合eFlow显像技术为探测SLE患者指端微血管血流,提供了一种敏感性高,空间分辨率好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998.
王静  张曼林  杨新艳 《临床荟萃》2002,17(21):1252-1253
目的 探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血浆内源性一氧化碳 (CO)的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肺心病组 30例 ,正常对照组 30例。血浆CO测定采用分光光度法 ,同时测定血浆内皮素 1(ET 1)水平、动脉血氧分压 (PaO2 )及反映肺动脉压的超声指标—右室射血前期时间 (RVPEP)与肺动脉血流加速时间 (AT)的比值。结果 肺心病组急性加重期血浆CO水平 (1.78± 0 .79)ng/L和缓解期血浆CO水平 (1.2 1± 0 .38)ng/L ,均高于正常对照组 (0 .87± 0 .2 3)ng/L(均P <0 .0 0 1) ,且血浆CO水平与ET I、RVPEP/AT呈正相关 ,与PaO2 呈负相关。结论 内源性CO参与了肺心病的病理生理过程 ,肺心病患者血浆CO水平升高对于延缓肺动脉高压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保护意义  相似文献   
999.
Graves病是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的一种.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病。它可引起相关的肾脏病变。为此,我们对51例Graves病患者的肾功能作了测定.旨在观察Graves病患者肾功能的改变。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通过观察针刺及光信息等不同授时因子导引对金黄地鼠视交叉上核一氧化氮合酶表达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2-08/2004-10在成都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和四川大学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组织胚胎学和神经生物学教研室完成。实验动物为健康雄性叙利亚金黄地鼠90只,体质量110~140g,随机分为电针组、光脉冲导引组、8-羟基-丙胺-四氢柰组、捆绑对照组、电针+光脉冲导引组、电针+8-羟基-丙胺-四氢柰组。每组15只。金黄地鼠经驯化后进入自由运行状态,在恒定黑暗第3天于近似昼夜时间9:00,15:00,21:00分别给予电针、光脉冲、8-羟基-丙胺-四氢柰、捆绑、电针+光脉冲导引、电针+8-羟基-丙胺-四氢柰刺激,每个时间点5只动物。各方法治疗2h后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图像分析技术,检测各组金黄地鼠视交叉上核中一氧化氮合酶的吸光度值,并采用q检验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90只金黄地鼠全部进入结果分析。各组各时间点视交叉上核一氧化氮合酶表达情况;在近似昼夜时间15:00光脉冲导引组比捆绑对照组视交叉上核内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显著增加(116.600&;#177;8.678,109.600&;#177;8.735,q=54.00,P&;lt;0.05),近似昼夜时间21:00光脉冲导引组且捆绑对照组视交叉上核内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显著增加(130.800&;#177;5.762,101.000&;#177;9.407,q=35.80,P&;lt;0.05);而在近似昼夜时间9:00电针组和电针+8-羟基-丙胺-四氢柰组较捆绑对照组视交叉上核内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显著增加(115.833&;#177;9.641,110.667&;#177;0.210,79.833&;#177;17.600,q=36.00,30.83,P&;lt;0.05)。结论:光信息在近似昼夜时间15:00和21:00可以增加视交叉上核的一氧化氮合酶活性,说明光照对一氧化氮的影响只在主观晚上。针刺在近似昼夜时间9:00可以增加视交叉上核内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说明针刺对一氧化氮的影响只在主观白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