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3篇
儿科学   2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20篇
内科学   6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3篇
综合类   33篇
预防医学   11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3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3 例Menkes病患儿的临床与ATP7A基因分析及1例产前诊断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Menkes 病是一种罕见的X 连锁隐性遗传病,由于ATP7A 基因突变导致铜吸收障碍,铜相关酶功能缺陷,引起多系统功能障碍。该文拟通过对3 例Menkes 病患儿的临床经过和ATP7A 基因突变分析对该症进行研究,并对1 例再孕母亲进行产前诊断研究。3 例男婴于8~9 个月时来院就诊,均为婴儿期起病,主要表现为抽搐和智力运动落后,抗癫癎治疗无效,面色苍白,毛发稀疏、卷曲,小头,MRI 扫描显示脑萎缩、白质异常、基底节损害和脑血管形态改变,血浆铜蓝蛋白均显著降低,分别为70.2、73.5、81.0 mg/L(参考值210~530 mg/L),符合经典型Menkes 病临床表型。例1 和2 的ATP7A 基因存在c.3914A>G(p. D1305G)突变,例3 为c.3265G>T(p.G1089X)突变,均为新生突变。c.3914A>G(p. D1305G)为已知突变,c.3265G>T(p.G1089X)为新突变,均为我国首次报道。例1 患儿的母亲再孕,于妊娠20 周时抽取羊水细胞,通过胎儿ATP7A 基因突变分析,进行产前诊断。羊水细胞ATP7A 基因未见c.3914A>G,提示胎儿未患与先证者相同的疾病。胎儿出生后发育正常。  相似文献   
32.
目的 对6个佩梅病(Pelizaeus-Merzbacher disease,PMD)家系进行蛋白脂蛋白1(proteolipid protein 1,PLP1)基因突变分析,明确基因突变类型,并进行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方法 研究对象为2006年7月至2011年11月期间,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就诊的6例佩梅病先证者及其家系.采集外周血提取基因组DNA,应用多重连接依赖的探针扩增(multiplex ligationdependent probe amplification,MLPA)技术检测PLP1重复突变;应用DNA直接测序技术检测PLP1点突变,确定基因突变类型,明确基因诊断.对女性PLP1突变携带者所妊娠的胎儿进行产前诊断,通过绒毛活检或羊膜腔穿刺采集标本,提取胎儿的基因组DNA进行PLP1突变分析.结果 先证者1、2、3、4为PLP1重复突变,4例先证者的母亲和先证者1的姨母均为PLP1重复突变携带者;先证者5和6为PLP1点突变,基因突变的位点分别为c.96C>G(p.F32L)和c.623G>T(p.G208V),其母亲均为相应位点基因突变的携带者.7例女性PLP1突变携带者均再次妊娠,共9例胎儿接受了产前诊断,发现PLP1重复突变与点突变患儿各1例(均为男性),PLP1重复突变携带者1例(女性),PLP1野生型6例(男性3例、女性3例).1例男性PLP1野生型胎儿存在X染色体部分交换. 结论 对佩梅病患儿及其家系成员进行PLP1突变分析,可明确基因诊断,检出家系中的女性PLP1突变携带者,提供准确的遗传咨询并进一步实施产前诊断,对于预防患儿出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3.
15号额外标记染色体是一种罕见的染色体异常,本文报道1例15号额外标记染色体患儿,就其临床诊治经过及遗传缺陷进行研究。患儿,女,9岁半,自幼智力、运动发育落后,7岁出现乳房发育,8岁半出现癫癎发作:发作形式多样,多种抗癫癎药物控制欠佳,头颅磁共振未见异常,脑电图提示癎样放电频繁。采用G显带核型分析、荧光原位杂交(FISH)、甲基化多重连接依赖性探针扩增技术(甲基化MLPA)和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array-CGH)等多种遗传学检测手段,明确患儿存在新生的15q重复:15q11-13区域母源性拷贝数复制增加,基因组重排的形式为47,XX,+inv dup (15)(pter→q13:q13→pter)。15q11-13区域拷贝数复制增加与智力障碍、难治性癫癎伴中枢性性早熟临床表现密切相关。建议对于不明原因智力障碍伴癫癎患儿进行高分辨染色体核型分析。  相似文献   
34.
红花注射液治疗老年脑梗死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朱先州  王静敏 《新中医》2018,50(12):66-68
目的:观察红花注射液治疗老年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老年脑梗死患者9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9例予甘露醇静滴及阿司匹林口服;观察组49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红花注射液静脉滴注;疗程均为2周,观察比较2组临床疗效、神经损伤程度量表评分(NSS),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等变化。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87.86%,对照组为63.2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NS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 0.05);且观察组NSS评分降低较对照组更显著(P 0.05)。治疗后2组TGF-β1、hs-CRP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 0.05),VEGF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 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改善较对照组更显著(P 0.05)。治疗后,2组患者血浆比黏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纤维蛋白原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 0.05);且观察组上述各项指标降低较对照组更显著(P 0.05)。结论:红花注射液治疗老年脑梗死疗效显著,可通过降低hs-CRP及TGF-β1、升高VEGF水平,进而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35.
目的 分析1例吡哆醇依赖性癫(癎)(PDE)的临床诊治过程及乙醛脱氢酶7家庭成员A1(ALDH7A1)基因突变特征.方法 对1例以早期癫(癎)起病的PDE患儿行临床诊治观察、神经电生理及神经影像学检查、以及ALDH7A1基因突变分析.结果 患儿出生2个月出现反复癫(癎)发作,多种抗癫(癎)药均不能控制发作,多次住院过程中在抗癫(癎)药治疗基础上给予吡哆醇静脉滴注使发作控制,出院后仅用抗癫(癎)药而未用吡哆醇维持治疗,癫(癎)发作分别在吡哆醇撤药后13 d、14 d及38 d出现复发,减停抗癫(癎)药物后仅单纯口服吡哆醇使发作完全控制.治疗前后多次EEG正常,头颅MRI检查正常.ALDH7A1基因检测发现1对新的复合杂合突变,第5外显子c.410G> A(p.G137E)和第11内含子IVS11 +1G>A剪切位点突变,其父携带G137E突变,其母携带IVS11 +1G>A突变.结论 本例癫(癎)发作早期起病、经吡哆醇治疗有效、撤药后复发临床提示了PDE的可能,ALDH7A1基因分析最终确诊了国内第1例PDE,本例携带的2个基因突变位点均为国际未报道的新位点.  相似文献   
36.
目的 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痰热壅肺证患者应用自拟清肺化痰汤联合西药治疗的效果及对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气道黏液高分泌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121例AECOPD痰热壅肺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予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61例增加自拟清肺化痰汤。2 w后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气道黏液高分泌水平。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白细胞介素-8(IL-8)、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黏蛋白5AC(MUC5AC)、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白细胞介素-13(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自拟清肺化痰汤联合常规方案治疗AECOPD痰热壅肺证患者疗效确切,能够改善炎症反应及气道黏液高分泌水平。  相似文献   
37.
目的研究石杉碱甲联合天智颗粒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60例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天智颗粒5g,3次/d,石杉碱甲0.1mg,2次/d;对照组30例:石杉碱甲0.1mg,2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12周,并同时给予相同的基础药物治疗。治疗前后由专人进行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的评定。结果12周后两组患者MMSE、ADL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组间比较,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石杉碱甲联合天智颗粒治疗血管性痴呆安全有效,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8.
百日咳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百日咳主要见于发展中国家的未免疫儿童。近几年,由于年长儿及成人患百日咳时症状的不典型性,出现了百日咳发病率上升及局部爆发,使其对公众健康形成了巨大的冲击。本文对百日咳的病原学、流行病学、发病机制、治疗和预防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39.
曹改杰  王静敏  丁震环 《新中医》2020,52(5):114-117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刺法联合阿替普酶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脑血流动力及S-100β蛋白的影响。方法:选取10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4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注射用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脑血流动力指标及血清S-100β蛋白含量的变化,并评价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2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大脑中动脉峰值流速(Vp)、大脑中动脉平均流速(Vm)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峰流速对称性差值(DVp)及平均流速对称性差值(DVm)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组Vp、Vm高于对照组(P0.05),DVp、DVm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脉动指数(PI)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脑血管储备能力(CVR)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组PI低于对照组(P0.05),CVR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血清S-100β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治疗组血清S-100β水平比对照组下降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0.74%,高于对照组的75.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脑开窍针刺法联合注射用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死,可以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脑血流动力学等指标,有助于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40.
发育中突触可塑性相关分子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突触传递效能的各种变化称为突触可塑性,它是脑内信息存储的基础,同时也使繁杂的信息储存及学习行为、意识、记忆等功能的获得成为可能。参与突触可塑性形成及调节的主要机制包括活动(activity)依赖的兴奋性谷氨酸受体转运(trafficking)、钙离子/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Ⅱ(CaMKⅡ)介导的信号转导以及存在于突触前/后膜的细胞黏附分子(CAMs)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