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4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5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卫生意识的提高,防止胎儿出生缺陷受到广泛重视,胎儿侧脑室扩张作为超声最直观、最常见的胎儿畸形筛查项目,对其的研究及观察也较为普遍。一般侧脑室宽度≥15mm,常提示预后不良。本文探讨轻度侧脑室扩张(≥10mm且〈15mm)的转归及预后,以及与染色体病的关系,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血液透析长期导管是透析患者重要的血管通路之一,然而其功能障碍和感染仍然比较频繁.透析间期华法林抗凝对血液透析导管的通畅性的维持可能会有益.本研究前瞻性地比较了透析间期口服华法林抗凝和不服抗凝剂2种方法的长期结果.方法 从2006年1月至2011年1月,309例Permcath隧道导管植入慢性血液透析患者颈内静脉,144例使用华法林抗凝和165例不使用抗凝剂.前瞻性随访患者导管感染和通畅率.结果抗凝治疗组的平均导管存活(无功能障碍)时间比对照组明显延长(31.8±0.9 月比 22.0±1.2月,P<0.01),3年通畅率也明显增高(82.6%比51.5%,P =0.003).2组导管感染率明显降低(5.6% 比14.5%,P<0.05).结论透析间期口服适量的华法林能明显延长透析患者长期导管的使用寿命,并减少患者的导管血栓形成率和感染率.  相似文献   
13.
超声检查胎儿畸形已在临床广泛应用,随着超声检查技术和设备质量的提高,产前超声检查对胎儿的观察更趋细化,以往易被忽视的部位逐渐成为超声检测的重要内容。胎儿胆道病变较为少见,相关的超声研究报告鲜见报道。文献报道胎儿胆囊异常的发生率约为0.15%[1]。本研究旨在探讨孕20~38周同一孕妇在不同时刻正常胎儿胆囊容积及胃泡容积的测值有无变化,预测胎儿胆囊有无收缩功能,胆囊容积与胃泡容积有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三维超声显像对胎儿耳位观察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孕18~40周产前超声检查孕妇1036例,二维超声成功显示胎儿耳廓,观察胎儿耳轮上缘与其上方颅骨标志的关系,然后改用实时三维超声观察胎儿耳廓的位置、形态、大小,观察胎儿耳轮上缘与周围颅骨标志的关系。结果二维及三维超声均能成功显示胎儿耳廓1803只,显示率87%,耳轮上缘与胎儿颅骨颞顶缝关系固定,可作为判断耳位的参考平面;三维超声显像更直观,提供的参考信息更多。结论三维超声对胎儿耳位的观察形象、直观,有利于低位耳的产前检出,提高胎儿耳异常的产前诊断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经阴道三维超声对先天性子宫畸形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至2011年2月间我院超声科经三维阴道超声检查诊断为先天性子宫畸形的71例病例资料.结果 71例子宫畸形中纵隔子宫38例,双子宫6例,双角子宫5例,单角子宫12例,残角子宫7例,鞍形子宫3例结论经阴道三维超声对诊断先天性子宫畸形明显优于二维超声,与其他传统方法相比较,是一种无创、便捷的诊断先天性子宫畸形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VSD)的自发闭合(SC)情况,探讨VSD的治疗时机。方法:选取符合条件的单纯VSD患儿156例,将其按照缺损部位分为膜周部VSD组(112例)、漏斗部VSD组(20例)和肌部VSD组(24例),膜周VSD组又根据有无膜部瘤形成分为膜部瘤形成组(59例)以及无膜部瘤组(53例);按照观察期间患儿发生SC或手术闭合分为手术组(39例)和SC组(88例),在观察期结束时,对比两组之间缺损大小是否有统计学差异。所有患儿于入选时、1个月、6个月以及之后每半年检查超声心动图,追踪至学龄前,观察6年内VSD的SC率和SC发生时间。结果:随访6年,肌部VSD组自愈最多(87.5%),膜周部VSD组次之(57.14%),漏斗部VSD组最少(15.00%),3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肌部VSD组SC发生时间最早[(1.9±1.2)岁],膜周部VSD组次之[(2.3±1.5)岁],漏斗部VSD组最晚[(2.7±0.8)岁],3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膜部瘤形成组SC率显著高于无膜部瘤组(84.48%∶28.30%,P0.05)。另有39例患儿在此期间进行了手术闭合治疗,其中膜部瘤形成7例,无膜部瘤19例,漏斗部12例,肌部1例;手术治疗组的患儿VSD缺损直径为(6.3±3.6) mm,SC组的VSD缺损直径为(3.9±1.5) mm,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缺损较小的VSD患儿在出生后6年内有一半以上能自发性闭合,尤其是肌部VSD和膜部瘤形成VSD大部分能够自行愈合;缺损较大的膜周部VSD和漏斗部VSD的SC率较低,建议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7.
患者,女,25岁,一胎孕足月,羊水过多2+月,见红10h入院.患者平素月经4~5/30d.孕24周时超声示羊水过多,间断服吲哚美辛10mg,每日3次,共服8周,羊水指数最高达29.7cm,行二维及三维彩超有胎盘血管瘤,未提示胎儿畸形.入院超声:胎头双顶径9.6cm,股骨长6.9cm,胎心140次/min,羊水深度3.8cm,胎盘前壁,厚度3.5cm,分级Ⅱ级,于胎盘上极子面可见约5.7cm×4.3cm的低回声不均质团块,突向羊膜腔.提示:单活胎,头位,胎盘上极低回声占位病变.入院诊断:(1)孕1产0孕40+1周,头位,临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