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9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15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1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11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90篇
内科学   17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26篇
综合类   85篇
预防医学   39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5篇
  2篇
中国医学   36篇
肿瘤学   1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摘要 目的 探讨通过使用三磷酸腺苷(ATP)生物荧光检测法测定硬式内镜预冲洗前、酶液浸泡刷洗后、干燥柜干燥后器械上ATP残留量,以评价硬式内镜的清洗效果,为改进和规范硬式内镜清洗流程,提高消毒灭菌质量和感染控制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ATP生物荧光检测法、带光源的放大镜观察法和细菌培养计数法观察硬式内镜清洗合格率。结果 两组在酶液浸泡刷洗后、干燥柜干燥后器械的清洗合格率与预冲洗前相比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预冲洗前、酶液浸泡刷洗后、干燥柜干燥后器械合格率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用细菌计数法比较两组在干燥柜干燥后器械的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带光源的放大镜目测法有误差;实验组硬式内镜器械的管腔内、钳齿处检测到的ATP含量较高,根据ATP含量有针对性的清洗,可以提高器械的清洗合格率。结论 硬式内镜的清洗效果可以采用ATP生物荧光检测法进行评价,该方法简便、快捷、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定期查体及针对检测结果进行健康干预对高校教职工空腹血糖(FPG)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山东大学在职教职工2013年~2019年4次健康查体的空腹血糖(FPG)检测结果及健康干预方式,分析4次查体高血糖患病情况;不同职业人员健康干预效果;不同年龄组、不同性别高血糖患病情况;高血糖患病率与身体质量指数及家族史的关系;部分血糖持续增高患者原因。结果:后两次体检高血糖患病率明显降低,空腹血糖受损患病状况改善明显,FPG值≥7.0 mmol/L者患病状况无改善。教师、机关及管理人员2019年高血糖患病率及FPG均值与2013年相比有明显降低,但后勤工人高血糖患病率无降低,FPG水平居高不下。45~55岁年龄组男女患病率相当,其他年龄组男性高血糖患病率及FPG水平均明显高于女性。高血糖患病率与身体质量指数及家族遗传因素关系密切。随机抽取2013年及2019年查体两次FPG均≥8.0 mmol/L的患者12例,调查血糖未达标原因,主要为不了解糖尿病并发症的危害,对疾病不重视;对健康处方中的建议一知半解,不能正确执行;工作性质特殊,无法执行医嘱;对胰岛素有偏见,口服药物效果不理想的情况下,不愿意及时采取胰岛素治疗。结论:定期查体及针对检测结果进行健康干预可有效降低高校教职工高血糖发病率,需要针对后勤工人、更年期女性、身体质量指数超标及有相关疾病家族史等重点人群实施更加有效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直肠系膜、直肠筋膜的正常MRI表现。方法 :收集无直肠及周围间隙病变的50例患者的临床和MRI资料,在轴位图像上测量并记录:1精囊腺/子宫体平面上,直肠在直肠周围间隙内的解剖位置;2直肠筋膜显示情况及其厚度;3直肠系膜与盆壁脂肪信号强度比值;4直肠系膜内淋巴结显示情况。结果:精囊腺/子宫体平面上,直肠主要位于直肠筋膜构成的直肠周围间隙内的侧方。直肠筋膜最厚处为(1.94±0.54)mm。直肠系膜与盆壁脂肪信号强度比值为1.02±0.17;直肠系膜脂肪信号强度高于盆壁脂肪信号强度(P0.01)。直肠系膜内正常淋巴结显示率低,其最大径均小于5 mm。结论:MRI能良好显示直肠筋膜及直肠系膜的解剖结构。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利用量子点(QDs-SA605)荧光及免疫组化法对热休克蛋白(HSP)70进行标记,检测PCOS及PCOS伴2型糖尿病(2-DM)大鼠卵巢中HSP70的表达情况。方法将23日龄雌性SD大鼠分为PCOS组、PCOS伴2-DM组及对照组,PCOS组及PCOS伴2-DM组以硫酸普拉睾酮钠9mg/100g皮下注射20d;PCOS伴2-DM组则在硫酸普拉睾酮钠停药后第2天给予链脲佐菌素(STZ)45mg/kg腹腔注射1次,PCOS组及对照组注射等量柠檬酸盐缓冲液。注射后72h处死大鼠,观察卵巢形态学改变,测定血清性激素、胰岛素及血糖水平,并以QDs-SA605荧光标记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各组大鼠卵巢组织中HSP70的表达。结果血液指标测定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PCOS组和PCOS伴2-DM组血清E2、T、血清胰岛素(INS)及空腹血糖(FBG)均明显增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COS伴2-DM组的血液中INS及FBG浓度均高于PCO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量子点荧光标记法与免疫组化法结果均显示大鼠卵巢组织中有HSP70的表达,颗粒细胞中表达较多,主要为胞质表达,HSP70的表达趋势为正常组PCOS组PCOS伴2-DM组,HSP70表达量各组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大鼠卵巢中存在HSP70的表达,且在正常组、PCOS组及PCOS伴2-DM组间存在差异;HSP70在各组间的差异表达可能与PCOS及PCOS伴2-DM的发病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复发性流产小鼠子宫和胎盘组织中肥大细胞的数量及白细胞介素-33(IL-33)/ST2的表达变化。方法 20只雌性CBA/J小鼠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只,分别与雄性DBA/2和Balb/c小鼠按雌雄比例2:1合笼交配,建立正常妊娠组(CBA/J♀×Balb/c/2♂)和自然流产组(CBA/J♀×DBA/2♂)模型。妊娠第13.5天处死各组雌性小鼠,计数存活胚胎数和丢失胚胎数,计算胚胎丢失率。甲苯胺蓝染色法检测小鼠子宫组织中肥大细胞的数量。ELISA检测血清中干扰素-γ(IFN-γ)、IL-4的浓度,qRT-PCR和Western-blotting分别检测胎盘组织中IL-4、IFN-γ、IL-33、ST2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成功构建了复发性自然流产(RSA)的小鼠模型,RSA模型组胚胎丢失率显著高于正常妊娠组(16.2%vs.4.92%,P0.05);RSA组子宫组织中肥大细胞数显著低于正常妊娠组[(1.50±0.83)vs.(3.35±1.63)个](P0.05);ELISA结果显示,与正常妊娠组相比,RSA组小鼠血清中IFN-γ水平显著升高[(346.79±4.34)vs.(168.84±2.35)ng/L],IL-4水平显著降低[(98.46±5.81)vs.(157.56±9.35)ng/L](P均0.05);qRT-PCR和Western-blotting结果显示RSA组小鼠胎盘组织中IFN-γ表达水平显著升高,IL-4、IL-33、ST2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肥大细胞和IL-33/ST2可能参与了RSA小鼠体内Th1/Th2的调节,有助于妊娠的维持。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IL)18及IL18结合蛋白(IL18BP)在人正常月经周期子宫内膜上的表达。方法取因子宫肌瘤或子宫脱垂行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子宫内膜,按月经周期和子宫内膜形态学检查结果分为增生期和分泌期2组,每组10例。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子宫内膜的IL-18及IL-18BP表达;实时定量聚合酶连锁反应(qRT-PCR)检测子宫内膜IL-18及IL-18BP mRNA的表达。结果 IL-18、IL-18BP在人增生期和分泌期子宫内膜中均有表达,且随着月经周期其表达呈现时空性变化。IL18在增生期表达于腔上皮、腺上皮细胞膜及基质细胞,与增生期相比,分泌期基质细胞IL18的阳性表达显著降低(MOD值0.33±0.07 vs.0.52±0.12,P0.05),而IL18BP的表达则显著增加(MOD值0.33±0.20 vs.0.10±0.07,P0.05)。qRT-PCR结果显示,在增生期和分泌期子宫内膜标本均有IL18和IL18BP mRNA表达,与增生期相比,分泌期IL18表达显著下降(P0.05),IL18BP表达显著增强(P0.05),IL18BP/IL18比值显著增高(P0.05)。结论 IL18和IL18BP在整个月经周期人子宫内膜上均有表达,且其表达呈现时空性的变化,可能与月经周期过程中子宫内膜的崩解修复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了解帕金森病(PD)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神经精神症状特征,为本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330例帕金森病例,将病例分为3组,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淡漠量表、简版老年抑郁量表和神经精神问卷(NPI)等进行评定,应用Excel 2007和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及统计学分析。结果  330例病例中有128例无认知功能障碍(PD-NC),96例存在轻度认知功能障碍(PD-MCI),有106例存在痴呆(PD-D)。PD-NC组、PD-MCI和PD-D组受教育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Logistic多因素回归校正其他混杂因素后,发现受教育程度高是PD认知功能障碍的独立保护因子(P =0.003),而发病年龄高、病程长、淡漠及NPI分值高是PD认知功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5)。各组间抑郁和淡漠症状逐级递增,存在显著差异的神经精神症状是心境恶劣和情感淡漠,核心精神症状在PD认知功能障碍中常见,PD-NC组占9.38%、PD-MCI组占11.46%、PD-D组占46.22%。结论  受教育程度在PD认知功能障碍中充当保护因素,与既往研究一致。异常精神行为症状在非痴呆PD患者和PD-D中均非常常见,随着PD认知功能障碍加重,精神行为异常更为多见,以睡眠障碍、夜间行为异常、幻觉、焦虑多见,而欣快和脱抑制相对少见。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究从“阳化气,阴成形”论治肺结节的思路和方法,为肺结节的辨治提供新的思路。[方法] 以中医古籍为基础,结合现代医学相关理论认识、临床研究及王真教授治疗肺结节经验,探讨“阳化气,阴成形”功能失调与肺结节发病的关联性,提出相应的治则治法,并附医案一则予以佐证。[结果] “阳化气”不及,“阴成形”太过,为肺结节的基本病机。“阳化气”不及,或为阳虚,或为气虚,或伴气滞,致气化功能失调;“阴成形”太过,痰浊、瘀血、毒聚等阴邪相互胶结,凝滞于肺部,肺络阻塞发为肺结节。王师认为,治疗应平衡调动阳气与缓消阴邪之权重,纠正“阳化气”不及,“阴成形”太过的失衡状态。所举验案中患者证属肺脾气虚、痰瘀互结,治以健脾益肺、化痰消瘀,投以自拟方,疗效佳。 [结论] 从“阳化气,阴成形”论治肺结节紧扣病机,疗效可观,为中医辨治肺结节提供了新思路,丰富了中医论治肺结节的理论内容。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阶梯护理决策辅助干预在肝硬化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1日~2019年2月1日收治的122例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采用阶梯护理决策辅助干预;观察两组并发症(感染、消化道出血、肝肾综合征、电解质紊乱)发生情况,比较两组干预前、干预6个月后心理状态[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自护能力[采用自护能力测定量表(ESCA)]及生活质量[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6个月后,两组SAS、SDS评分低于干预前(P<0.01),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干预6个月后,两组ESCA、SF-36评分高于干预前(P<0.01),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肝硬化患者采用阶梯护理决策辅助干预,能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缓解不良心理状态,提高患者自护能力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与预后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川崎病(KD)患儿应用不同剂量的静脉用丙种球蛋白(IVGG)治疗与预后的关系。方法:1996年10月-2006年10月收治64例KD患儿,所有患儿确诊时无冠状动脉损害,按IVGG使用剂量不同分为三组:A组2g/kg,一日疗法;B组400 m g.kg-1.d-1连用4 d;C组未使用IVGG。结果:急性期(3周之内)冠状动脉病变例数比较,A、B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A、B两组分别与C组比较(P<0.01)差异均有高度显著性。恢复期(6个月)冠状动脉病变例数比较,A、C组比较(P<0.01)差异有高度显著性,B、C组比较(0.01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