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67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0篇
中国医学   89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8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强力脑心康口服液由蜂王浆、丹参、蜜环菌提取物组成 ,有镇静安神作用。我科于 2 0 0 0年 11月至 2 0 0 1年 2月临床用于治疗神经衰弱病人 30例 ,并与脑心舒口服液治疗的 2 0例病人进行对照 ,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实验组 (强力脑心康口服液 )共 30例 ,其中男性 12  相似文献   
52.
518例胃病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舌苔的关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重要致病菌,与胃的活动性炎症关系密切.由于胃的活动性炎症能在舌苔上较灵敏地反映,笔者探讨HP感染与舌苔之间的关系.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3.
目的:分析总结溃疡性结肠炎患儿的中医病机,研究应用“温清共用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患儿的辨证思路及方药的应用,为进一步探讨中药治疗儿童溃疡性结肠炎提供临床思路。方法:对2018年1月—2022年1月就诊的36例溃疡性结肠炎患儿的单项症状、中医症状积分、部分Mayo评分进行评价。结果:单项症状中以黏液脓血便及里急后重感临床控制率最高,分别达到91.7%和77.8%,中医症候疗效评价均为有效及以上,部分Mayo评分显示治疗后评分较治疗前下降幅度为70.3%(P<0.001)。结论:不同年龄段的UC患儿病机不同,低龄患儿以肾元不足、脾虚气弱、热毒内蕴为主,青少年患儿以脾肾阳虚、湿热瘀阻为主。“温清共用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患儿疗效显著,低龄患儿以温清共用、益气解毒消积为主,而青少年患儿以温清共用、解毒活血为主。  相似文献   
54.
王长洪 《辽宁中医杂志》1999,26(12):531-532
介绍了董建华教授治疗哮喘的临床经验 ,以细审病机 ,治有法度 ;发作期巧用麻黄 ,遣药灵活 ;缓解期擅用熟地 ,守方固本。  相似文献   
55.
王长洪教授是著名中医学家董建华教授学术思想的重要传承人,现为军医进修学院的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王师行医40余载,治学严谨,医术精湛,可谓学验俱丰,尤擅治消化系统疾病.现将其治疗胃角巨大溃疡验案介绍如下.1病例介绍刘某,女性,70岁,2010年11月17日初诊.主诉:上腹部疼痛半年,加重半个月.患者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疼痛,进食后明显,无明显泛酸、烧心,无呕血、黑便.自服多种胃药(具体不详,但含有抗生素)治疗,病情无明显好转.近半个月上述症状加重,伴恶心、呕吐,体质量下降约5kg.11月14日在当地省级医院胃镜检查显示胃角3.5cm×3.0cm深凹陷溃疡,底部覆污秽苔及血痂,周围黏膜呈环堤样隆起,质地硬.局部取材8块,病理回报:胃黏膜慢性炎伴急性炎症反应及坏死,部分腺体肠化局灶腺体轻度非典型增生.胃镜及病理高度怀疑恶性溃疡,建议再次取材或手术治疗.因患者冠心病、心功能不全多年,故拒绝手术治疗,遂慕名从外地来沈阳请王教授诊治.  相似文献   
56.
[目的]观察内镜下治疗胃肠大息肉的疗效.[方法]48例胃肠大息肉患者,息肉直径2.1~3.0 cm 28例,3.1~4.0 cm 15例,>4.0 cm 5例.病理组织学检查示管状腺瘤10例,绒毛状腺瘤11例,绒毛管状腺瘤17例,增生性息肉5例,息肉恶变5例.息肉有蒂者行高频电圈套切除;扁平者采取黏膜下注水后分片或分次切除.[结果]治疗成功率93.7%,8例术后即刻出血,1例术后24 h出血,均予止血治疗,无一例发生穿孔.随访48例,4例息肉恶变患者随访超过3年,无复发;3例绒毛状腺瘤局部复发,2例再行局部微波或氩气刀治疗,1例建议外科手术治疗;余41例随访超过6个月,9例于其他部位发现新生息肉.[结论]内镜下治疗胃肠大息肉的方法安全、有效、可靠.  相似文献   
57.
前列腺素与胃粘膜病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列腺素与胃粘膜病变王长洪前列腺素(PG)是一种脂质,最先发现于动物的精中、现知PG广泛存在于哺乳动物的各种组织。根据机体的需要,在神经和(或)其激素作用下于局部释放并在局部发挥作用。PG参与机体的许多生理生化过程.对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生殖系统及...  相似文献   
58.
血瘀在溃疡性结肠炎发病机制中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溃疡性结肠炎(UC)属炎症性肠病(IBD)的一种,是以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里急后重等为主要临床症状.因其迁延不愈、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关注.中医在<内经>中即有类似UC的记载,称之为"肠辟".经后世医家的不断总结,多从"泻泄""痢疾""便血""肠风"或"脏毒"论治.发病与情志所伤、饮食不节、脾胃虚弱、热毒内蕴等有关.但血瘀在UC发病中的地位也日益受到关注.在UC发病过程中,一旦某一凝血环节激活,即可以级联的逐渐扩大的方式参与肠黏膜炎症及其并发症的形成,从而构成UC的发病机制之一.现将UC有关血瘀方面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9.
胃病患者不同舌苔的细菌学及炎性细胞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胃病患者不同舌苔的细胞学及炎性细胞变化,以探讨胃病患者黄苔的发生机制.方法:66例胃病患者,均经胃镜及病理检查明确诊断,分为黄苔组及白苔组,各33例,经刮舌获取舌苔进行细菌培养及直接涂片查白细胞及上皮细胞.结果:黄苔组的细菌阳性率(涂片法)为60.6%,白苔组为36.4%,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黄苔的细菌数量、炎性细胞及上皮细胞均较白苔增多(均P<0.05).结论:胃病患者出现黄苔与舌苔中的细菌数量、炎性细胞及上皮细胞增多有关.  相似文献   
60.
目的观察伴有食物不耐受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BS)患者十二指肠黏膜中NF-κB和TLR4的表达及健脾法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伴有食物不耐受的D-IB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口服健脾为主的中药,每日1剂;对照组口服匹维溴铵片,50 mg/次,每日3次,治疗4周后进行疗效评价。治疗前后内镜下取十二指肠黏膜,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NF-κB和TLR4的表达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显著高于对照组(70%)(P<0.01);2组治疗后主要症状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治疗前2组NF-κB和TLR4免疫组化染色阳性细胞数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治疗组NF-κB和TLR4免疫组化染色阳性细胞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NF-κB和TLR4参与伴有食物不耐受的D-IBS患者的发病,健脾法治疗伴有食物不耐受的D-IBS有效,有可能与通过调节NF-κB和TLR4在肠黏膜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