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67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0篇
中国医学   89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8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 毫秒
51.
王长洪教授是著名中医学家董建华教授学术思想的重要传承人,现为军医进修学院的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王师行医40余载,治学严谨,医术精湛,可谓学验俱丰,尤擅治消化系统疾病.现将其治疗胃角巨大溃疡验案介绍如下.1病例介绍刘某,女性,70岁,2010年11月17日初诊.主诉:上腹部疼痛半年,加重半个月.患者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疼痛,进食后明显,无明显泛酸、烧心,无呕血、黑便.自服多种胃药(具体不详,但含有抗生素)治疗,病情无明显好转.近半个月上述症状加重,伴恶心、呕吐,体质量下降约5kg.11月14日在当地省级医院胃镜检查显示胃角3.5cm×3.0cm深凹陷溃疡,底部覆污秽苔及血痂,周围黏膜呈环堤样隆起,质地硬.局部取材8块,病理回报:胃黏膜慢性炎伴急性炎症反应及坏死,部分腺体肠化局灶腺体轻度非典型增生.胃镜及病理高度怀疑恶性溃疡,建议再次取材或手术治疗.因患者冠心病、心功能不全多年,故拒绝手术治疗,遂慕名从外地来沈阳请王教授诊治.  相似文献   
52.
董建华教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从肝脾胃论治,脾虚是发病的基础,肝郁是发病的条件,胃气不降是引发诸症的原因。因此,治宜健脾、疏肝、降胃为基本法则。  相似文献   
53.
为研究加味四君子汤联合甲硝唑、叶酸三联治疗萎缩性胃炎及癌前病变,中医辨证属脾虚血瘀证患者的临床疗效、胃黏膜改变及CdX2基因蛋白表达的影响,将68例脾虚血瘀型胃脘痛,经胃镜检查、病理证实为萎缩性胃炎和(或)伴有肠上皮化生及异型增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4例:三联组给予加味四君子汤100ml 2/d,联合甲硝唑200mg 2/d、叶酸10mg 3/d;对照组仅给予甲硝唑200mg 2/d、叶酸10mg 3/d。甲硝唑服用1周,其他药物服用至第24周。治疗前后观察临床症状、黏膜病理、CdX2基因蛋白表达。结果表明,三联组临床症状缓解、病理改变逆转均优于对照组(P〈0.05-0.01),三联组治疗后CdX2基因蛋白表达较对照组减弱(P〈0.01)。结论:脾虚血瘀与萎缩性胃炎及癌前病变关系密切,加味四君子汤三联疗法能有效地改善症状,一定程度逆转胃黏膜萎缩、肠化和异型增生,并能降低CdX2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54.
为观察脾虚泄泻与食物过敏和肠道嗜酸细胞炎性介质(嗜酸细胞主碱基阳离子蛋白,MBP)及CD3细胞表达的关系,探讨脾虚泄泻的免疫学机制,指导298名脾虚泄泻患者做食物日志,将症状与食物明显相关者(76例)分为饮食调整组和对照组各38例,同时对其中9例十二指肠黏膜嗜酸细胞炎性介质MBP和CD3进行免疫组化检测。结果表明,饮食调整组4周症状完全缓解率、明显缓解率(23.7%,65.8%)均优于对照组(2.6%,15.8%),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免疫组化检测显示其小肠黏膜MBP和CD3阳性细胞较正常对照组表达增强,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结论:部分脾虚泄泻与食物过敏所致肠道免疫机制紊乱关系密切,饮食调整有利于脾虚泄泻症状的缓解。  相似文献   
55.
以益气健脾、清热解毒方剂治疗62例消化性溃疡及糜烂性胃炎.观察治疗前后胃粘膜前列腺素(PGs)的动态变化。结果显示PGE2、PGFta、6-酮-PGF12治疗后呈上升趋势.(P<0.01.P>0.05),而TXB2较治疗前显下降(P<0.01)。湿热型TXB2较其他型显升高(P<0.01).中药对吲哚美辛诱发的大鼠实验性溃疡有明显保护作用.对PGs的影响与临床观察一致。  相似文献   
56.
自1994年4月至1997年3月,我们采用内镜下用微波治疗消化道息肉552枚。现将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治疗消化道息肉198例共552枚息肉。男156例,女42例,年龄17~77岁。其中单发124例,多发74例,有2例大肠息肉多达100枚以上。息肉的分布见表1。息肉直径0.3~2.8cm。息肉形态:有蒂78枚,亚蒂125枚,广基349枚。病理组织学:息肉微波凝固前,除0.5cm×0.5cm以下的明显炎性息肉外,均常规进行活检。其中:炎性息肉125枚,腺瘤性息肉427枚。其中2例患者的2枚息肉有恶变,均为单发,息肉大小分别为1.5cm×1.2cm,1.5cm×1.5cm,一枚有蒂,一枚亚蒂,息肉体部及蒂部光滑,表面明显糜烂,病理组织学为腺瘤性息肉,局灶癌变。  相似文献   
57.
董建华调畅气机的学术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建华教授论病注重调畅气机,用药以清灵流畅见长,形成了较系统的调气思想。本文对其气机理论,治疗法则,具体用药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58.
胃癌与癌前病变CdX2基因蛋白表达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59.
胃病与幽门弯曲菌及舌苔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尿素酶试验、革兰氏染色、细菌培养三种方法,对135例慢性胃炎、胃溃疡患者进行了幽门螺杆菌(HP)检测,并观察HP与舌苔的关系。结果表明:HP阳性患者,黄苔发生率为81.7%,而阴性患者黄苔为32.3%(P<0.001),HP数量越多,黄苔发生率亦越高。随着中药清降3HP,黄苔亦随之消退。黄苔可作为HP感染的间接观察指标。  相似文献   
60.
脾胃湿热证胃病患者胃黏膜细胞凋亡基因相关蛋白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脾胃湿热证胃病患者胃黏膜细胞凋亡基因相关蛋白的表达。[方法]选取脾胃湿热证胃病患者70例,检测胃黏膜Fas、p53、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Bcl-2凋亡基因相关蛋白。并与70例脾胃虚寒证胃病患者进行对照。[结果]脾胃湿热证以糜烂性胃炎多见(58.6%),而脾胃虚寒证以萎缩性胃炎多见(22.9%)。脾胃湿热证患者Fas、p53表达明显高于脾胃虚寒证患者,阳性率分别为74.3%、75.7%和55.7%、64.3%(P<0.05),而PCNA、Bcl-2表达则与脾胃虚寒证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脾胃湿热证胃病患者胃黏膜细胞有促凋亡基因相关蛋白的过度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