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21篇
综合类   26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50篇
中国医学   76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近红外光谱鉴别高丽参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应用近红外光谱(NIRS)技术鉴别红参和高丽参.方法 收集中国红参、韩国高丽参及朝鲜高丽参的样品,采用近红外积分球漫反射法测定光谱图,用判别分析法对其进行定性鉴别.结果 近红外光谱法可正确鉴别中国红参和高丽红参.结论 该方法快速、准确,可运用于高丽参药材的鉴别.  相似文献   
42.
余振喜  王钢力  林瑞超 《中药材》2008,31(12):1836-1838
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萝卜秦艽(Phlomis medicinalisDiels.)中sesamoside(Ⅰ)、山栀苷甲酯(Ⅱ)、dehydropentstemoside(Ⅲ)和8-乙酰基山栀苷甲酯(Ⅳ)等4种环烯醚萜苷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DiamonsilTMC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乙腈-水,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35 nm;柱温:25℃。结果:4种环烯醚萜苷的线性范围分别为:Ⅰ:0.102~0.521 mg/ml(r=0.9999);Ⅱ:0.101~0.505 mg/ml(r=1.0000);Ⅲ:0.101~0.506 mg/ml(r=0.9999);Ⅳ:0.021~0.105 mg/ml(r=0.9998)。4种成分的平均回收率均在99.34%~100.23%,RSD≤1.5%。结论:本法简便、快速、准确,可以用来同时测定萝卜秦艽中4种环烯醚萜苷的含量。  相似文献   
43.
中华卷柏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戴忠  王钢力  侯钦云  倪龙  魏峰  林瑞超 《中草药》2001,32(9):784-785
中华卷柏系卷柏属植物 Selaginella sinensis( Desv.) Spring的全草。该属植物约 70 0多种 ,广布于世界各地。我国约产 5 0种 ,其中供药用者约 2 0多种 ,中华卷柏系该科供药用植物中我国所特有的种。广泛分布于我国华北、东北等地 ,其全草味淡、微苦、性凉 ,有清热利尿、解毒散寒、消炎止血、止泻的功效 ,用于肝炎、胆囊炎、气管炎、慢性肾炎、痢疾、湿疹、外伤出血及烫火伤 [1] ,尤其对慢性气管炎具有良好的疗效[2 ] 。但目前对该属植物的基础研究一直很薄弱 ,为了更好地开发利用中华卷柏植物资源 ,我们对其进行了系统的化学成分研究 ,从…  相似文献   
44.
目的:研究萝卜秦艽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大孔树脂、薄层色谱、硅胶柱色谱和制备高效液相色谱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方法和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95%乙醇提取物大孔树脂40%乙醇洗脱物中分离并鉴定了8个化合物,分别为5-羟基-7-甲氧基-4,6-二甲基-2-苯并呋喃酮(1),4-羟甲基-2-糠醛(2)和6个环烯醚萜苷类化合物6-乙酰基山栀苷甲酯(3),8-乙酰基山栀苷甲酯(4),山栀苷甲酯(5),sesamoside(6),phloyosideⅡ(7)和dehydropentstemoside(8)。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其中化合物1和3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45.
肿节风不同药用部位及野生与栽培品指纹图谱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钢力  姚令文  翟为民  林瑞超 《中草药》2006,37(7):1092-1095
目的研究肿节风地上药用部位与全株的差异、野生与栽培品的差异。方法收集了3个常用产地的药材(含野生及栽培品)全株,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其地上、地下、全草及野生与栽培品的指纹图谱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在选定的检测方法下所呈现的指纹图谱中,地上与地下部分化学成分的组成相似,但质量分数有一定的差别;来自同一产地的野生与其栽培品的指纹图谱相差不大。结论由于地下部分在全株中所占的比例很小(均不到10%),相比地下部分,地上部分的指纹图谱与全草更为相似。  相似文献   
46.
戴忠  王钢力  林瑞超 《中草药》2006,37(11):1608-1610
目的对蛇菰科植物思茅蛇菰的极性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色谱技术进行分离,以波谱等方法确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思茅蛇菰乙醇提取物的极性部分中分离鉴定了4个化合物甲基松柏苷(Ⅰ)、丁基松柏苷(Ⅱ)、4-O-β-D-glucopyranosyl coniferyl aldehyde(Ⅲ)、短叶苏木酚(Ⅳ)。结论化合物为一新化合物。  相似文献   
47.
HPLC测定生脉注射液中4种成分的含量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夏晶  王钢力  季申  王柯  林瑞超 《中成药》2006,28(1):27-31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生脉注射液(红参、麦冬、五味子)中4种成分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同时测定生脉注射液中的4种主要成分: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e、人参皂苷Rb1和五味子醇甲的含量,以Waters symmetryshieldTMRP18(4.6mm×250mm;5.0μm)色谱柱为分析柱,以乙腈-水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03nm。结果:本色谱条件下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e、人参皂苷Rb1和五味子醇甲之间有良好的分离度,4种成分的浓度和各自峰面积之间有着良好的线性关系,精密度、重现性及加样回收率的相对标准误差均小于1。结论:本方法可同时测定生脉注射液中的4种成分,可作为生脉注射液的质量控制手段。  相似文献   
48.
闭鞘姜属植物化学成分及药理研究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闭鞘姜属(Costus)植物化学成分及药理研究概况。化学成分研究表明现已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5类77个化合物,主要有三萜及甾体(甙)类化合物51个,黄酮类化合物1个,苯醌类化合物2个,酚类化合物1个,有机酸及其它类化合物22个。药理研究结果显示主要具有雌激素样作用、抗菌抗炎作用、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平滑肌松弛作用等。  相似文献   
49.
莴笋花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研究莴笋花Costus lacerus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分离,Sephadex LH-20柱纯化,分得10个化合物:通过波谱技术和化学降解进行8个化合物的结构鉴定。结果它们分别为:二十八烷(Ⅰ),β-谷甾醇(Ⅱ),薯蓣皂苷元(Ⅲ),胡萝卜苷(Ⅳ),薯次苷B(Ⅴ),薯蓣次苷A(Ⅵ),薯蓣皂甙(Ⅶ),纤维薯蓣皂苷(Ⅷ)。结论:化合物Ⅰ,Ⅱ,Ⅲ和Ⅴ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50.
目的:建立生脉注射液中主要单糖和双糖含量的快速测定方法。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结合蒸发光散射检测器(UPLC-ELSD)同时测定果糖、葡萄糖、蔗糖、麦芽糖含量。样品经ACQUITYUPLC BEH Amide(2.1 mm×150 mm,1.7 μm)色谱柱分离,柱温35℃。流动相为乙腈(含0.2%三乙胺)-水(75:25),流速0.2 mL·min-1。ELSD检测器漂移管温度55℃,氮气压力40.0 psi。结果:4个成分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果糖、葡萄糖、蔗糖、麦芽糖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1.6%、99.1%、99.6%、97.9%。生脉注射液中果糖含量最高,3个生产企业的7批样品糖类成分含量差异较大。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准确,可为中药注射剂的质量控制和物质基础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