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0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9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222篇
内科学   23篇
皮肤病学   37篇
神经病学   14篇
特种医学   12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202篇
预防医学   18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70篇
  1篇
中国医学   29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58篇
  2004年   60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2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641.
目的:观察电针督脉经“大椎”、“百会”二穴对高血压大鼠脑缺血再灌注不同时间点行为学评分、脑含水量、脑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方法:实验于2004-08/2005-08在广东省中医院中心实验室完成。将140只SD大鼠先用环形银夹狭窄双侧肾动脉,制成易卒中型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再用线栓法制成一侧大脑中动脉闭塞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电针组和模型组,分别观察缺血2h后再灌注1d,7d.14d大鼠行为学评分、脑含水量、脑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140只SD大鼠,进入结果分析126只,假手术组18只,电针组54只和模型组54只。①脑缺血再灌注1,7d后,电针组大鼠行为学评分明显小于模型组(1.44&;#177;0.62,1.87&;#177;0.73;0.60&;#177;0.50,0.97&;#177;0.50,P〈0.05),再灌注14d电针组行为学评分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0.20&;#177;0.41.0.27&;#177;0.46,P〉0.05)。②脑缺血再灌注1,7d后,电针组和模型组大鼠脑含水量明显高于假手术组[(80.72&;#177;1.37)%,(83.63&;#177;1.33)%,(77.58&;#177;1.30)%;(79.43&;#177;1.25)%,(81.65&;#177;1.65)%,(77.58&;#177;1.30)%,P〈0.001],模型组大鼠脑含水量比电针组升高更明显(P〈0.001);再灌注14d后,电针组和模型组大鼠脑含水量下降[(78.66&;#177;1.30)%,(78.86&;#177;1.10)%],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③缺血再灌注1d和7d后,电针组大鼠脑梗死体积百分率明显小于模型组,差异具有显著性[(14.34&;#177;1.31)%,(18.84&;#177;1.41)%;(6.07&;#177;1.72)%,(8.86&;#177;1.18)%,P〈0.01]。缺血再灌注14d,电针组与模型组间脑梗死体积百分率差异无显著性[(5.77&;#177;1.07)%,(7.04&;#177;1.65)%,P〉0.05]。④再灌注1,7d后,电针组神经细胞的超微结构损害较模型组轻;再灌注14d后,电针组脑细胞的超微结构损害仍比模型组轻。结论:高血压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早期电针督脉经“大椎”,“百会”二穴可改善其神经行为学表现,减轻脑水肿,缩小脑梗死范围,减轻脑细胞超微结构损害。  相似文献   
642.
我们自90年代初即采用注射器自制负压发疱器治疗白癜风,使用方便,疗效确切.现就这一装置的制作、使用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43.
目的截短克隆奶牛乳腺炎无乳链球菌溶血素(Hly)基因抗原优势区域,构建重组表达载体,实现原核细胞高效表达,进而对表达产物进行抗原性分析。方法根据GenBank公布的牛源无乳链球菌(CP018623.1)hly基因序列设计引物,以牛乳源性无乳链球菌1886菌株基因组DNA为模板,PCR扩增hly基因片段,构建重组质粒pET-30a-hly并转化至E.coli/BL21(DE3)中,经IPTG诱导高效表达后,并进行SDS-PAGE电泳和Western blot鉴定。表达产物纯化后经水溶性501佐剂乳化,免疫昆明小白鼠,采用间接ELISA法测定血清抗体滴度。结果成功克隆奶牛乳腺炎无乳链球菌1886菌株hly基因,其碱基长度513bp,编码171个氨基酸殘基,与GenBank公布的牛源无乳链球菌(CP018623.1)Hly基因核苷酸序列及其编码氨基酸序列相似性为100%。重组质粒表达的重组蛋白分子质量单位约为30×103,纯化蛋白含量为1.2mg/ml。Western blot检测重组蛋白可被相应抗体识别。ELISA检测重组蛋白免疫小鼠血清抗体滴度为1∶25 600。结论内蒙古分离株无乳链球菌Ia型hly基因抗原优势序列编码多肽具有良好的抗原性,可以作为候选免疫抗原,为研究其致病机制及新型疫苗奠设计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44.
肺隐球菌病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误诊为粟粒型肺结核一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患儿,女,6岁,4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反复出现高热,偶咳,痰少,无头痛,头晕,呕吐,抽搐等症状,曾在当地多家医院抗炎治疗无效。12天前渐出现头晕,头痛,伴喷射性呕吐,遂转至我院。体检:T38℃,神智清,听诊双肺有水泡音。神经系统检查:颈稍抵抗,膝腱反射活跃,  相似文献   
645.
银屑病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明确银屑病特别是该病病情波动与红细胞免疫功能变化的关系。方法:检测123例银屑病患者和35例正常人E-C3bRR、E-ICR,对其中58例患者4周后作随访检测。结果:(1)银屑病患者E-C3bRR、E-ICR均较正常人高;(2)病程5年以上级较5年以下组病人的E-C3bRR高;(3)PASI与E-C3bRR呈正相关;(4)PASI的治疗前后变化值与E-C3bRR变化值呈正相关。结论:银屑病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存在亢进和紊乱。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试验可作为判断银屑病病情和预后的客观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646.
患者,女,32岁。半年前因面部黄褐斑在一美容院行纹刺黄色遮盖,效果不佳,两个月前在某一市级医院用855nm,8J/cm2的Q开关脉冲激光治疗,拟去掉黄色纹面,7天后闸皮脱落,发现由黑色斑点出现,逐渐变得稍高起,无自觉症状。检查左下脸处可见由直径2mm大的黑色斑丘疹密集排列组成的斑片,黑色斑丘疹与激光治疗的部位和光斑大小一致,部分黑色斑丘疹之间可见黄色斑片,在右下脸处可见2cm2大的酷似脸黄瘤的黄色斑片。讨论Q开关脉冲激光是治疗组身的有效方法,理论上,它利用激光的选择性光热分解,能够破坏纹身所导致的外源性色素,但在实…  相似文献   
647.
肠球菌耐万古霉素的机理及其检出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88年英国首次发现耐万古霉素的肠球菌(VER)后,在全球迅速传播,且发展为多重耐药,使临床治疗极为困难。文献报告VRE所致的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败血症、盆腔内感染、原路及伤口感染等日益增多。VRE也是重要的医院内感染菌,已占医院内感染菌的第4位。对人类更具威胁性的是万古霉素依赖性肠球菌(VDE)出现,文献中至少已报告6例感染。因此,及时检出VRE、VDE,对抢救感染患者,合理使用抗生素以及流行病学调查均具重要意义。l肠球菌耐万古霉素的分子生物学机制万古霉素局精肽类抗生素(包括替考拉宁、多粘菌素、杆菌肽等…  相似文献   
648.
649.
报道一例甲母质瘤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患者,男,54岁。右手食指指甲增厚、变黄10年。组织病理检查:甲板显著增厚,甲母质细胞V形增生,底端呈条索状伸向真皮,上端呈乳头瘤样伸向甲板,上覆嗜酸性角质增生带,部分乳头瘤顶端见渗出结痂。真皮浅层梭形细胞增生,排列杂乱,间有散在肥大细胞,深部纤维及纤维细胞增生,排列与表皮平行。免疫组化染色:梭形细胞CD34阳性,S-100阴性,FⅩIIIa阴性,CD68阴性,CK7阴性。诊断:甲母质瘤。手术切除肿瘤后随访10个月无复发。  相似文献   
650.
目的观察排毒保肾汤含药血清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刺激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C)表达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及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的影响。方法给予家兔中药煎剂灌胃7d后,制备兔含药血清,采用不同浓度的兔含药血清处理经10ng/mLTGF-β1诱导活化的HKC,RT-PCR法测定其α-SMAmRNA、免疫组化法检测CTGF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兔含药血清作用于HKC48h后,呈剂量依赖方式逆转HKC表达α-SMAmRNA及CTGF蛋白水平。结论排毒保肾汤含药血清发挥阻抑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可能与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肌成纤维细胞转分化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