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0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9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222篇
内科学   23篇
皮肤病学   37篇
神经病学   14篇
特种医学   12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202篇
预防医学   18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70篇
  1篇
中国医学   29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58篇
  2004年   60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2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物质成瘾Stroop任务是考察物质成瘾者对成瘾相关刺激产生注意偏向的一种研究范式。研究者们采用多种实验任务和研究方法,对物质成瘾Stroop干扰产生的心理机制进行了考察,并提出了几种理论解释,但目前这些理论解释之间还存在一定的分歧。最后,本文提出了未来研究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2.
微生物感染与动脉粥样硬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金良 《当代医学》2001,7(10):22-26
微生物感染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过程,从而成为缺血性心、脑血管病的新的危险因子。本文概括近年来国内外关于肺炎衣原体,幽门螺杆菌以及病毒感染(包括 CMV,ESV,HV,柯萨奇B,单纯疱疹和风疹病毒等)促动脉粥样硬化的证据。这些证据包括自动脉斑块处用先进手段检出病原体的抗原或核酸;病人血清中抗体水平;动物实验以及抗微生物感染治疗效果等。同时指出围绕此问题的争论和有待解决的疑点。  相似文献   
13.
尿中出现蛋白是肾脏疾病的重要表现之一.由于检验技术的进步,现在已可定量尿中的微量白蛋白(参考值应低于30毫克/升),即可在尿蛋白出现阳性之前就了解到尿中蛋白量超标,这对早期发现肾损伤以及用治疗手段来逆转肾损伤有重要价值.本栏目曾介绍过微量白蛋白检验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14.
王金良 《天津医药》2005,33(10):623-623
最近在我国四川省发生的与病猪密切接触者感染猪链球菌的事件,已引起我国政府、国内外医学界和兽医学界的广泛关注。现介绍猪链球菌的细菌学诊断,供有关方面参考。  相似文献   
15.
环维黄杨星D对脑缺血再灌注NPY与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药单体环维黄杨星D(CVB-D)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神经肽Y(NPY)与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采用易卒中型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实验,用线栓法制成一例大脑中动脉闭塞脑缺血-复流实验的实验组.实验组根据脑缺血6h后复流6、72、168h不同时间,用放免法和透射电镜分别测定上述不同时间大鼠脑组织NPY水平与细胞超微结构;观测不同时间点的脑梗塞的面积、脑含水量.结果:CVB-D能降低缺血再灌注大鼠脑内NPY的含量、脑含水量及梗塞面积.结论:CVB-D对实验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其机理可能与抑制NPY的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ACI)病人血浆D-二聚体和CD62p水平的动态变化度其临床意义。方法测定125例ACI病人血浆D-二聚体和CD62p水平,并设健康对照组(60名)对比研究。结果脑梗死病人不同病期D-二聚体和CD62p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或P〈0.01)。D-二聚体和CD62p水平与梗死面积成正相关。结论ACI病人血浆D-二聚体和CD62p水平升高,这与体内血液凝固性增强和血小板活化有关。测定血D-二聚体和CD62p水平对ACI病情预测和辅助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微生物感染对冠状动脉桥血管的可能影响。方法 用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大隐静脉、内乳动脉、桡动脉组织中肺炎衣原体、幽门螺杆菌和巨细胞病毒。结果 大隐静脉存在血管硬化病理改变为 6 9.6 % ,内乳动脉为 6 5 .0 % ,桡动脉为 73.3% ,差异无显著性 (χ2 =0 .397,P =0 .82 )。肺炎衣原体、幽门螺杆菌和巨细胞病毒的阳性率在大隐静脉分别为 13.0 %、8.7%和 0 .0 % ,内乳动脉分别为 2 5 .0 %、35 .0 %和 0 .0 % ,桡动脉分别为2 6 .7%、2 3.3%和 16 .7%。桡动脉肺炎衣原体、幽门螺杆菌和巨细胞病毒的阳性率高于大隐静脉 ,χ2 分别为 1.4 6、2 .797和 4 .2 33(P <0 .0 5 ) ;内乳动脉肺炎衣原体、幽门螺杆菌和巨细胞病毒的阳性率与大隐静脉相比 ,χ2 分别为1.0 10、4 .4 73和 0 .0 0 0 ,内乳动脉幽门螺杆菌的阳性率高于大隐静脉 (P <0 .0 5 )。结论 慢性微生物感染影响最小的是大隐静脉 ,其次为内乳动脉和桡动脉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维持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在不同血液透析方式中,尿素氮(BUN)、血肌酐(SCr)、白蛋白(albumin,Alb)、β2-微球蛋白(β2-microglobulin,β2-MG)、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1,IL-1)、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eaction protein,CRP)及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的浓度变化,了解透析方式对维持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内蒙古兴安盟人民医院60例MHD患者,男34例,女26例,年龄18~75岁。按透析方式将60例患者分为2组。高通量血液透析(high-flux hemodialysis,HFHD)组32例,使用Fx80聚砜膜进入HFHD;血液灌流(hemoperfusion,HP)联合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组28例,使用F6聚砜膜进入HP+HD。在所有患者均接受透析治疗6个月后分别采集2组患者血样检测BUN、SCr、β2-MG、Alb、IL-1、IL-6、CRP及PCT水平,采用方差分析进行比较。结果 2组的年龄、性别、透析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高通量血液透析与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比较,BUN、SCr、、Alb水平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IL-1、IL-6、CRP、PCT、β2-MG水平比较差异性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通量血液透析较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患者,更好的改善微炎症状态,提高生存质量,而且不会明显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9.
泌尿系细菌感染是常见病,病原菌的检出,感染的定位及抗菌治疗的指导均有赖于细菌学检查。近年来,在检查方法上有许多进展,兹简介如下。一、菌尿的化学检查应用较广的硝酸盐和TTC 还原试验敏感性与特异性较差,但商品化试纸仍在应用。较新的方法是以白细胞酯酶试纸检查因感染而在尿中增多的白细胞,如Chemstrip,Leukotest 等。菌尿时尿中乳酸定量  相似文献   
20.
免疫学检验的质量控制起步较晚,其原因一是免疫学检验的发展晚于临床,血液,生化等检验学科;二是标准物与质控物的制备比较困难;三是相当多的试验在初期只是定性,逐步发展成定量,但多是几何级数的定量;四是免疫检验的定量仪器不多。因此,免疫检验的质控仍处在初期阶段。早在1963年Bozsosky 就发现同一标本在19个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