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1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15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35篇
预防医学   12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介入治疗肝脏巨大海绵状血管瘤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目的 探讨肝脏巨大海绵状血管瘤(HHCH)的介入治疗方法与疗效。材料与方法 治疗肝巨大绵状血管瘤14例,经导管注入超液化碘油和平阳霉素(PYM)混合乳剂,最后用明胶海绵颗粒适量栓塞肿瘤周围小血管。结果 所有病例术前肝动脉造影均显示“枝上挂果,早出晚归”的异常血管湖样改变。术后8例肿瘤明显缩小,异常血管湖消失。结论 采用超液化碘油和PYM混合剂加适量明胶海绵微粒联合栓塞是治疗肝巨大海绵状血管瘤较好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72.
目的探讨经皮瘤内注射不同剂量^32P-玻璃微球(^32P-GMS)后的病理改变基础及其与MRI表现的对照关系,评价MRI在让P-GMS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选用24只新西兰大白兔,使用VX2瘤株建立肝肿瘤模型,经皮瘤内注射37、74、111和148MBq的^32P-GMS,分批处死后取注药部位肿瘤组织,在光、电镜下观察病理变化,明确放射性照射对肿瘤细胞的损害程度;同时对注药前后各组动物肝脏行MRI检查。结果病理观察发现瘤内注射^32P-GMS剂量与其对肿瘤细胞的放射性损害相关,并可能累及正常肝脏组织。MRI发现注药后随着^32P-GMS剂量的增加和时间的延长,病灶内原稍长T2信号逐渐消失,代之为等、长T2信号。结论111 MBq是经皮瘤内注射^32P-GMS治疗直径1cm实性肝癌的最佳剂量,MRI检查在评价效果和随访方面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73.
1 病例资料 患者女性,31岁,因停经2个月,发现右附件肿物6 d入院.入院检查:外阴已婚经产式;阴道通畅,少量分泌物,宫颈光滑,宫体前位,大小正常,活动尚可,无压痛,右附件区可触及一直径约3.5cm的肿物,活动度好,无压痛,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楚,左附件未触及明显异常.  相似文献   
74.
0 引言 核黄素是一种重要的黄素类物质,在体内形成两种主要衍生物——黄素单核苷酸FMN和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FAD,作为黄素酶的辅酶参与体内一系列生化代谢过程.近年来,机体内核黄素缺乏与肿瘤的发生,尤其是与食管鳞癌发生的关系日益受到关注.研究发现食管鳞癌高发区河北磁县居民20世纪90年代膳食营养调查和生化分析表明,核黄素水平为健康者群水平的53.3%[1].河南、河北和山西三省交界的太行山地区,是世界上食管鳞癌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地区,男性和女性食管鳞癌发病率分别为161/10万和103/10万[2].因此,研究本地区食管鳞癌患者、健康对照人群血浆中及食管鳞癌组织和正常组织中核黄素的水平及其差异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将进一步探讨核黄素缺乏与食管鳞癌发生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75.
目的初步探讨核转录因子Sp1在实验性矽肺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复制SD大鼠矽肺模型,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体内SiO2刺激的肺巨噬细胞、肺泡Ⅱ型上皮细胞等肺纤维化效应细胞中核转录因子Sp1蛋白表达的定位和动态变化。结果大鼠实验性矽肺模型中,SiO2刺激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肺巨噬细胞、肺泡Ⅱ型上皮细胞、肺间质细胞中转录因子Sp1蛋白表达上调,于染尘后第14天达高峰。结论SiO2能上调肺内多种细胞Sp1的表达,Sp1可能在矽肺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6.
77.
胆囊癌是起源于胆囊黏膜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发生率高居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第六位,主要见于老年人. 我国胆囊癌的发生率占胆道疾病的2%~5%,女性较常见,男女发生比例为1: 1. 98[1] ,5年累计总体生存率为24. 7%[2]. 胆囊腺鳞癌为胆囊癌的一种病理组织学亚型,较为少见,约占所有胆囊癌的2%,术前的影像学检查结合术后病理学及免疫组化可以确诊,预后差. 现报道2021年1月我科收检女性患者胆囊腺鳞癌标本1例,以探讨原发性胆囊腺鳞癌的病理特点、鉴别诊断和预后,为临床工作者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78.
79.
王金权  王金胜  王乾平  梁雨 《光明中医》2012,27(6):1107-1108
目的 利用人工氧自由基源,研究“王氏化癥灌肠液”消除氧自由基的作用机理.方法 清除O2-的作用,以紫外线光辐照核黄素为O2-源,以NBT还原率为O2-产率.清除·OH作用,以Cu2+—抗坏血酸为·OH源,以细胞色素C氧化率为·OH产率.抑制脂质过氧化作用,以Fe2+ —H2O2系统产生·OH,在30℃条件下,使其作用花生匀浆液30分钟,然后以分光光度法测定丙二醛含量,以其代表脂质过氧化物含量.结果 王氏化癥灌肠液具有清除O2-的作用,使用浓度越大,清除O2-作用越强;其清除·OH的作用,药量越大,清除·OH作用越强;其用量越大,抑制脂质过氧化物作用越强.结论 “王氏化癥灌肠液.”可清除O2-、·OH,可抑制脂质过氧化物产生的机理可能是复杂的.一方面是消囊灌肠灵可清除·OH,从而减少不饱和脂肪酸氧化的几率,另一方面是其可消除脂质过氧化的中间产物.  相似文献   
80.
特发性肺纤维化(IPF)主要表现为弥漫性肺泡炎、肺泡单位结构紊乱和肺纤维化[1,2 ] 。近年来一系列的研究均表明遗传因素参与了肺纤维化的发生,如在作业环境和暴露水平相似的情况下,表现为少部分人更容易患病。这表明一定有某种遗传机制在起作用,使其对某些有害环境因素更加易感。一些家族性肺纤维化病例的存在[3 ,4] ;某些动物品系对致纤维化因子所表现出的不同易感性[5] ;对转基因或基因敲除动物肺纤维化模型的研究[6] 等均提示了遗传易感性的存在。近年来肺纤维化的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有以下几方面。一、多种细胞因子基因的改变1.转化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