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2篇 |
免费 | 11篇 |
国内免费 | 11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8篇 |
临床医学 | 9篇 |
内科学 | 15篇 |
神经病学 | 2篇 |
特种医学 | 9篇 |
外科学 | 2篇 |
综合类 | 35篇 |
预防医学 | 12篇 |
眼科学 | 1篇 |
药学 | 2篇 |
中国医学 | 7篇 |
肿瘤学 | 2篇 |
出版年
2023年 | 2篇 |
2022年 | 5篇 |
2021年 | 2篇 |
2020年 | 1篇 |
2019年 | 3篇 |
2018年 | 2篇 |
2016年 | 2篇 |
2015年 | 1篇 |
2014年 | 1篇 |
2013年 | 10篇 |
2012年 | 11篇 |
2011年 | 7篇 |
2010年 | 11篇 |
2009年 | 8篇 |
2008年 | 8篇 |
2007年 | 2篇 |
2006年 | 5篇 |
2005年 | 3篇 |
2004年 | 7篇 |
2002年 | 4篇 |
2001年 | 2篇 |
2000年 | 3篇 |
1999年 | 1篇 |
1998年 | 2篇 |
199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 研究二氧化硅(SiO2)刺激的巨噬细胞中核转录因子(Sp1)表达和定位的动态变化.方法 将40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只.采用非暴露式气管插管,实验组每只大鼠一次性注入1 ml无菌生理盐水与SiO2混悬液(0.2 g/kg);对照组大鼠注入等量的无菌生理盐水;分别于灌注后第1、7、14、21和28天各处死4只.免疫组织化学检测体内SiO2刺激的肺巨噬细胞中Sp1蛋白表达的定位及其动态变化.体外培养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系(RAW264.7细胞),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体外SiO2刺激的巨噬细胞中Sp1 mRNA的动态变化;免疫细胞化学、Western blot法检测体外SiO2刺激的巨噬细胞中Sp1蛋白表达的定位及其动态变化.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肺巨噬细胞中Sp1蛋白表达上调,于第14天达高峰;体外SiO2作用RAW264.7细胞30~960 min,Sp1 mRNA表达明显升高,呈现先升高而后下降的趋势,峰值位于240 min;Sp1总蛋白和核蛋白表达亦呈现先升高而后下降的趋势,总蛋白表达峰值位于240 min,核蛋白峰值位于480 min;Sp1蛋白于120 min开始发生明显的核移位,480 min时核移位最明显.结论 SiO2能激活巨噬细胞中Sp1,Sp1可能在矽肺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42.
二氧化硅对人肺泡Ⅱ型上皮细胞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1和激活蛋白-1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SiO2对人肺泡Ⅱ型上皮细胞(A549)中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1(PAI1)及激活蛋白1(AP1)表达的影响,探讨SiO2致肺纤维化的发病机制。方法按SiO2(200μg/ml)与A549细胞共育时间的不同,实验分SiO2刺激0、4、8、16、24h组。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Westernblot及免疫细胞化学SP法检测细胞PAI1mRNA和蛋白的表达;AP1(cjun/cfos)总蛋白及核蛋白表达的检测采用Westernblotting。结果SiO2刺激后,实验组PAI1mRNA及蛋白表达强度随时间延长依次增强,呈直线正相关(rmRNA=0.911,r蛋白=0.902,P<0.05),且实验组PAI1蛋白表达均高于对照组(0.36±0.03),其中24h组(0.73±0.01)表达最强;cjun和cfos核蛋白的表达亦明显高于对照组(0.52±0.02、0.15±0.01),cjun核蛋白的表达4h组(1.54±0.02)最强;cfos核蛋白表达8h组(0.36±0.01)最强;cjun和cfos核蛋白的表达均从孵育16h开始逐渐下降。AP1(cjun/cfos)总蛋白的表达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AI1阳性信号定位于胞浆和胞核。结论SiO2能够诱导A549细胞PAI1的表达,呈现出明显的时间-效应关系,核转录因子AP1在SiO2刺激的早期被激活。 相似文献
43.
44.
目的 探讨SPOC平台在医学免疫学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以长治医学院2015级教改班学生(41人)为实验组;采取随机单盲法抽取2015级影像专业1502班(37人)、预防专业1502班(40人)、临床医学专业1509班(37人)以及口腔专业1501班(39人)学生为对照组。实验组在医学免疫学课程学习过程中,运用SPOC学习平台+传统授课;对照组采取传统授课。针对此种教学活动在教改班学生中进行了问卷调查;并比较教改班与对照组各班学生期末考试成绩,采用SPSS 17.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实验组学生首选手机端SPOC平台进行学习的频次,明显高于通过电脑端学习的频次。实验组学生期末考试平均成绩优于对照组学生(t’=15.21,P=0.000);将实验组学生期末考试平均成绩与对照组中各班学生平均成绩行秩和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字2=81.65,P=0.000);继而进行两两比较,发现教改班学生与影像专业(t’=11.52,P=0.000)、预防专业(t’=7.38,P=0.000)、临床医学专业(t’=8.93,P=0.000)、口腔专业(t’=8.93,P=0.000)成绩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问卷调查显示,90.24%(37人)的教改班学生喜欢这种学习形式;同时提示,学习平台资源需要进一步联系临床、结合科研,拓展学生的思路。结论 依托SPOC平台开展医学免疫学翻转课堂教学,提高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兴趣。 相似文献
45.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治疗下肢缺血剂量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rh-bFGF治疗下肢缺血的效果及最佳剂量。方法30只实验兔,建立下肢缺血模型。随机分为5组,A组为对照组,B、C、D、E组为治疗组,分别经肌肉局部注射rh-bFGF2.5μg,5μg,10μg,20μg。行血管造影、毛细血管密度、微血管/肌纤维束比值及病理学检查。结果1.下肢动脉造影:D、E组侧支血管数均多于对照组及B、C组(P〈0.05)。2.微血管密度和微血管/肌纤维束比值:D、E组较对照组和B、C组增高(P〈0.05)。3.病理学观察:D、E组血管生成较A、B、C组多。结论应用实验剂量rh-bFGF治疗肢体缺血是安全有效的;其疗效随着rh-bFGF剂量的增加而增强,rh-bFGF治疗肢体缺血的最佳剂量为10μg。 相似文献
46.
FGF-2和osteopontin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ibroblast growth factor-2,FGF-2)和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分析76例NSCLC组织及15例正常肺组织中FGF-2和OPN蛋白的表达水平。采用RT-PCR和Western印迹检测FGF-2对人肺腺癌细胞株A549中OPN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NSCLC组织中FGF-2和OPN的阳性率分别为65.8%(50/76)和60.5%(46/76),显著高于正常肺组织13.3%(2/15)和0(0/15)(P<0.01),FGF-2和OPN的阳性表达与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密切相关(均P<0.01),与年龄、性别和病理分型无明显相关(均P>0.05)。两者表达在NSCLC中呈正相关(r=0.552,P<0.01)。FGF-2可以明显上调A549细胞中OPN mRNA和蛋白的表达(P<0.05)。结论:FGF-2和OPN的高表达与NSCLC的发生及侵袭转移有关,FGF-2的促癌机制可能部分通过上调OPN的表达。 相似文献
47.
DU—ALⅡ型冷冻器是由美国DU—AL公司生产。该机体积小、重量轻、操作方便。使用氟里昂为冷冻源,主要用于眼科白内障的冷冻摘除及翼状胬肉等治疗。美国奥比斯飞机眼科医院,用此冷冻机在世界各地做白内障冷冻摘出手术示教。1989年5月,西德克斯托费尔防盲协会眼科顾问,世界著 相似文献
48.
Interventional treatment of huge hepatic cavernous hemangioma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Hepaticcavernoushemangioma (HCH)isacommonbenigndiseaseofliverandmakesup 0 4 % - 7 0 %ofallhepaticneoplasma 1 Itwastraditionallytreatedbysurgery Duringthepastdecade ,interventionaltreatmentofHCH ,speciallylargeHCH ,isoneoftheeffectivemethods Theaimofthisstudywasto… 相似文献
49.
50.
【摘要】 目的 探讨桡动脉入路(TRA)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瘤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1例TRA介入治疗的颅内动脉瘤患者临床资料。其中前循环动脉瘤10例,后循环动脉瘤11例。观察记录指引导管到位情况、手术成功率、桡动脉痉挛和穿刺点并发症、术后桡动脉搏动和闭塞情况、围手术期心脑血管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21例患者导引导管均到位,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均获成功。2例出现穿刺后桡动脉痉挛,其中1例严重痉挛引起撤导管鞘困难。术后4例发生轻度相关并发症,均自行缓解。无一例出现与穿刺点相关严重并发症。术后1周桡动脉彩色超声检查显示,21例患者桡动脉血流通畅。围手术期无一例发生心脑血管并发症。结论 TRA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瘤安全可行,是股动脉入路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瘤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