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0篇
  免费   96篇
  国内免费   48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44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274篇
内科学   119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18篇
特种医学   64篇
外科学   163篇
综合类   402篇
预防医学   162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218篇
  1篇
中国医学   150篇
肿瘤学   79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105篇
  2012年   93篇
  2011年   109篇
  2010年   77篇
  2009年   90篇
  2008年   96篇
  2007年   85篇
  2006年   84篇
  2005年   89篇
  2004年   81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碎石术后发生尿源性脓毒血症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于医院行经皮肾镜碎石术的患者600例,根据术后是否发生尿源性脓毒血症分为尿源性脓毒血症组和未发生尿源性脓毒血症组;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糖尿病、结石大小、术中冲洗液用量、手术时间、泌尿系感染、肾积水程度、术前抗菌药物应用、尿常规结果、尿培养结果等资料。结果 600例经皮肾镜碎石术患者中,36例发生尿源性脓毒血症,尿源性脓毒血症的发生率为6.0%;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女性、合并糖尿病、术中冲洗液用量30L、尿常规阳性是经皮肾镜碎石术后尿源性脓毒血症发生的影响因素。结论经皮肾镜碎石术后尿源性脓毒血症的发生与年龄、性别、糖尿病、术中冲洗液用量、尿常规阳性有关,因此应当提高医护人员的警惕性,术后严密监测、加强治疗,防止尿源性脓毒血症的发生与进展。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废弃术治疗小体积萎缩性胆囊炎的安全性及临床效果。方法:2007年3月至2018年2月为184例小体积萎缩性胆囊炎患者施行腹腔镜损伤控制性纾困手术,根据胆囊萎缩趋向及位置,分为5种病理情况分类处理胆囊管及胆囊三角:(1)胆囊管、胆囊三角均可分离;(2)胆囊管可分离,胆囊三角闭塞;(3)胆囊管闭塞或消失,胆囊三角可分离;(4)胆囊管与胆囊三角均闭塞消失;(5)胆囊壁与周围脏器严重纤维化粘连甚至形成内瘘。第(1)种情况行传统经典胆囊切除术,其他情况施行纾困治疗的胆囊废弃术,酌情纵向或横向直接剖开胆囊取石,然后决定胆囊壁切除的多寡。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患者同期处理。结果:本组均顺利完成腹腔镜手术,未合并胆总管结石的158例患者,86例3孔法完成,72例4孔法完成,无一例中转开腹及发生胆管损伤。术中出血量平均(6.4±4.5)mL,术后发生胆漏2例,持续引流2~4 d自愈。术后平均住院(4.1±1.6)d;合并胆总管结石26例,均4孔法完成手术。结论:取净结石,分类妥善处理胆囊管及胆囊三角,废弃胆囊功能,可安全地完成小体积萎缩性胆囊炎的腹腔镜手术治疗。胆囊废弃术可作为腹腔镜治疗的可选术式。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鼻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方法:选择我院在2012年11月-2013年11月期间收治的鼻出血患者40例作为考察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的护理效果.结果:接受护理路径前两组患者各项指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接受护理路径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临床护理路径在对鼻出血患者的应用中,可以明显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并能一定程度上减轻患者焦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4.
35.
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APBSCT)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临床效果。方法:采集经用环磷酰胺(CTX)2000mg/m^2静脉注射和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250ug/d皮下注射动员的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预处理CTX48mg.kg^-1.d^-1,连续静脉滴注3d,回输干细胞后用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13.5mg/kg,体内去细胞,分3d静脉滴注,用G-CSF刺激升高白细胞,观察APBSCT前后免疫指标与临床表现,结果:APBSCT后患者的临床表现基本消失,免疫指标正常,抗体转阴,结论:APBSCT治疗SLE有较好的疗效,远期疗效还需长期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36.
目的 了解山东省高碘地区学龄儿童甲状腺肿大(简称甲肿)情况.方法 采用B超法和触诊法,对高碘地区6415名8~10岁学龄儿童进行了甲状腺检查,测定甲状腺容积,计算肿大率.结果 B超法检查,8、9、10岁组甲肿儿童甲状腺容积分别为(5.67±1.49)、(6.07±1.24)、(7.30±2.01)ml,甲肿率分别为28.84%(683/2368)、20.89%(448/2144)、11.82%(225/1903);8、9、10岁组非甲肿儿童甲状腺容积分别为(3.36±0.67)、(3.64±0.77)、(4.02±0.94)ml.将8、9岁组儿童甲状腺容积正常值下调0.5 ml后,甲肿率分别为18.20%(430/2368)、12.92%(277/2144).男、女儿童甲状腺容积为(4.20±1.38)、(4.18±1.73)ml,甲肿率为21.92%(732/3340)、20.29%(624/3075).触诊法检查,8、9、10岁组儿童甲肿率分别为10.05%(238/2368)、10.31%(221/2144)、14.45%(275/1903).结论 山东省高碘地区8~10岁学龄儿童甲状腺容积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增大,儿童甲肿率随年龄的增长而降低,呈现低年龄组病情重于高年龄组的反常现象.不适当的儿童甲状腺容积正常值可能是导致该现象的主要因素之一,建议及时对正常值进行研究、修订,对低年龄组儿童甲状腺容积正常值应适当加大.  相似文献   
37.
30弧形吻合器是专门为经肛吻合器直肠切除术(STARR)研究设计的吻合器,国外已有其在STARR中应用的相关报道,发现使用弧形吻合器的STARR(Trranstar)有利于手术视野的暴露、更易操作、便于切除范围的调节,但也面临着术后并发症的威胁.而中国目前尚无报道。文章介绍了30弧形吻合器临床应用的初步结果和适应证。相关研究表明,联合四重排粪造影诊断、Transtar手术治疗将为出口梗阻性便秘患者的诊断、治疗带来新的福音。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低场磁共振成像(MRI)对强直性脊柱炎(AS)髋关节MRI表现,以提高AS的早期诊断。方法对52例AS髋关节的病例进行MRI横、冠状位扫描快速自旋回波(FSE)T2WI,作自旋回波(SE)T1WI,快速自旋回波(FSE-XL)T2WI+脂肪抑制,3D FW FGRE T1WI。男性40例,女性12例,年龄14~58岁,平均30.36岁。结果 52例共104个髋关节有不同程度异常MRI表现,其中累及双侧髋关节47例,单侧5例。MRI表现有:关节积液50例98个髋关节;骨髓水肿19例;关节软骨异常10例;关节面软骨下囊状骨破坏15例;骨质疏松25例;关节间隙狭窄3例;骨质增生和骨赘形成12例;附着点炎症10例。结论 MRI是显示AS的髋关节受累最有效的方法,可用于早期诊断和疾病活动期的评价,为临床治疗、预防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39.
坝营石英脉型金矿床位于河北丰宁凤山一带,张家口—丰宁—承德EW向金矿成矿带东段。矿床由13个金矿体构成,矿体呈脉状、长透镜状和豆荚状,其形态与产状严格受断裂破碎带和含金石英脉控制。矿床围岩蚀变强烈,主要为硅化、绢云母化、黄铁矿化、绿泥石化和碳酸盐化。金矿化主要发育在石英—多金属硫化物阶段。该矿床具有明显的断裂构造、含金石英脉、蚀变矿化、线状磁异常及线状激电异常等地质与地球物理找矿标志。通过分析坝营石英脉型金矿床地质特征及地质与地球物理找矿标志,指出该区具有寻找中型石英脉型金矿床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40.
目的 研究止血凝胶封闭微创经皮肾通道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 采用MPCNL治疗的简单性肾结石及输尿管上段结石80例,对照组术后放置14 F肾造瘘管,实验组采用止血凝胶封闭微创经皮肾通道,不放置肾造瘘管,手术为单通道.统计学分析对照组与实验组术后患者疼痛需要应用镇痛药物的发病率和剂量、手术后患者血红蛋白下降情况、术后患者术后出现持续出血,感染及尿外渗等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手术后住院的时间.结果 两组患者均一期手术成功,对照组患者术后疼痛需要应用镇痛药物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实验组(42.5% vs 20%),而术后出现出血、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病率以及手术后的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复查均未出现肾周围血肿,对照组患者出现7例拔出造瘘管后的漏尿.结论 止血凝胶封闭微创经皮肾通道的经皮肾碎石取石术降低了患者手术后的痛苦,避免手术后拔出肾造瘘管漏尿的发病率,对于简单的肾结石和输尿管结石患者是安全可靠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