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6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9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8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30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10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目的 通过不同外壳蛋白的展示,构建抗HBsAag/RBC双特异噬菌体抗体。方法通过DNA重组技术,将抗HBsAg Fab与噬菌体基因8融合,抗RBC ScFv与噬菌体基因3融合,这2种融合基因以不同的启动子驱动,并克隆于同一噬菌体表达载体上,得到双特异噬菌体抗体表达载体,转化大肠杆菌后获取噬菌体抗体上清,用ELISA和红细胞凝集试验检测其双特异活性。结果ELISA和RBC凝集实验证明,本方法可形成双特异噬菌体抗体,可使含有HBsAg的RBC悬液产生凝集。用展示性能得到提高的蛋白8变种取代野生型蛋白8可提高双特异噬菌体抗体的活性。结论 HBsAb和RBC两种抗体分子能够通过不同噬菌体外壳蛋白同时展示于同一噬菌体表面,形成双特异噬菌体抗体。可用于人外周血HBsAg的快速血凝法检测。  相似文献   
32.
多次取样的静脉糖耐量试验中胰岛素分泌率的测定和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在体内C-肽动力学二室模型及标准参数法基础上,计算多次取样的静脉糖耐量试验(FSIVGTT)中胰岛素分泌率(ISR)。方法 15例糖耐量正常者及11例2型糖尿病者均行口服糖耐量试验(OGTT)及FSIVGTT。所有标本用己糖激酶法测定葡萄糖,用放免法测定胰岛素(INS)、C-肽,根据自编计算机程序,计算各时点ISR。结果 FSIVGTT中,对照组INS、C-肽浓度高峰出现于4min时,无明显第二分泌峰;2型糖尿病组只有5例0-4min时有小的分泌峰,曲线高峰于60-80min。对照组ISR曲线第一分泌峰于2min,较INS及C-肽曲线提前(P=0.000),22min时出现第二个明显的分泌峰;11例2型糖尿病者的ISR曲线均在2-4min(中位数2min)出现了小的分泌峰。结论 在用血INS及C-肽浓度作为评价β肽浓度作为评价β细胞功能的指标时,应考虑其体内分布、清除过程的影响;对2型糖尿病组,ISR曲线能较好地反映其第一时相INS分泌,在对照组,则对反映第二时相分泌较为敏感。  相似文献   
33.
目的观察褪黑素对脑出血大鼠神经功能缺损及血肿周围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MMP)表达的影响。方法将SD雄性大鼠85只,随机分为正常组10只、假手术组25只、模型组25只、褪黑素组25只;后2组建立脑出血模型,后3组随机于12h、1、2、4和7d处理,每个时间点5只。修正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SS)对各组大鼠进行神经功能评估;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出血侧皮质微血管形态;RT-PCR技术定量分析脑组织MMP-2、MMP-9mRNA表达。结果褪黑素组17dNSS低于模型组(P<0.05);褪黑素组和模型组12h7dNSS低于模型组(P<0.05);褪黑素组和模型组12h4dMMP-2mRNA水平均逐渐升高,褪黑素组7dMMP-2mRNA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MMP-9mRNA 2d显著升高,褪黑素组MMP-9mRNA峰值1d出现,7d再次升高,并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褪黑素能够改善脑出血大鼠神经功能,对脑出血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褪黑素通过调控MMP-2和MMP-9转录,减轻血管源性脑水肿相关。  相似文献   
34.
〔摘 要〕 目的:探讨左氧氟沙星治疗慢性子宫内膜炎(CE)患者的效果及对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广州市 第一人民医院 2019 年 5 月至 2020 年 12 月期间收治的 121 例 CE 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0 例)和观察组 (61 例)。对照组给予妇科千金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左氧氟沙星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炎症因 子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5.08 % VS 83.33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C 反应蛋白(CRP)水平均下降,白细胞介素(IL)–4、 IL–2 水平均上升,且观察组 IL–4、IL–2 水平高于对照组,TNF–α、CRP 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妇科千金片联合左氧氟沙星通过降低 CE 患者炎症 因子水平,进而提高临床疗效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35.
目的观察手术联合DC—CIK细胞回输患者的临床疗效及3年生存率,为原发性肝癌的生物免疫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集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进行体外培养获取DC和CIK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对7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实验组)进行手术联合自体DC—CIK细胞回输,按RECIST评价标准进行疗效评价,术后随访3年,计算生存率:按1:1配对原则收集单独行手术治疗病例为对照组。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精神状态等均有提高,未见心、肝、肾等毒性反应,总体有效率达到85.5%,与对照组(40.8%)相比明显提高,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3年生存率为9.2%,与对照组(3.9%)相比,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DC—CIK细胞回输未引起明显毒副作用,联合治疗可明显提高总体有效率及3年生存率,该联合治疗方法实际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36.
TC方案化疗对子宫内膜癌疗效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新TC方案化疗对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回顾性分析确诊为子宫内膜癌Ⅰ~Ⅱ期的患者,且术后有明确化疗指征者101例,其中53例采取新辅助化疗方案(TC方案:紫杉醇加卡铂)设为观察组,48例采用传统的化疗方案(AP方案:阿霉素加顺铂)设为对照组,化疗4~6个疗程或待肿瘤标志物正常后2个疗程结束化疗。对肿瘤标志物等其他肿瘤转阴指标进行检测,观察CA125降到正常指标的化疗疗程数、化疗不良反应情况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化疗疗程数(4.1±2.1)少于对照组(5.3±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标志物转阴疗程数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在过敏反应、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肝肾功损害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周围神经炎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而心脏毒性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TC方案可以减少化疗疗程,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易于患者接受治疗,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7.
目的 调查中国汉族人的节律基因period3的基因型频率.方法 采集普通健康汉族人血液样本240份.提取基因组DNA,PCR扩增per3基因的可变数目串联重复(variable-number tandem-repeat,VNTR)序列,鉴定个体的per3基因型.结果 确定汉族人中per34等位基因频率为0.883,per35的等位基因频率为0.117;per3基因型频率:PER34/4为78.33%,PER34/5为20.00%;PER35/5为1.67%.与高加索人、非裔美国人和意大利人的per3基因型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61,P<0.01).结论 汉族人的per3基因型频率与高加索人、非裔美国人和意大利人的基因型频率不同.  相似文献   
38.
目的观察新型肝细胞生长因子肝细胞生成素Cn(HPPCn)在人不同组织和细胞中的表达谱。方法采用Northen印迹和多组织芯片点杂交的方法,在mRNA水平上观察HPPCn在18种人肝源细胞系和非肝源细胞系中的表达水平,以及60种成人和7种胚胎组织中的分布。结果 HPPCn在脑、心、肝和肾中表达水平较高,而在肺、胸腺、横纹肌、结肠等组织中低表达,成年组织中的表达水平高于胚胎组织。HPPCn在肿瘤细胞中表达水平较高,在4种肝癌细胞系中的转录水平是正常肝细胞系L02的2~4倍。结论 HPPCn呈多细胞、多组织分布,在肝癌细胞中的表达水平高于正常肝细胞。  相似文献   
39.
目的:初步探索从天然的单链大容量噬菌体抗体库中筛选肿瘤细胞抗体的技术策略.方法:通过两种方法,即2%多聚甲醛固定细胞筛选法(PF)及活细胞直接筛选法(NF),经过4轮"吸附-洗脱-扩增"的淘筛过程,对食管癌KYSE-170细胞进行筛选,得到抗食管癌细胞的噬菌体抗体,完善了噬菌体抗体库筛选完整细胞的特异性抗体的技术策略.并且进一步制备了其可溶性抗体.结果:活细胞NF组的筛选阳性率高于2%多聚甲醛固定PF组,筛选特异性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25.00%和12.50%,两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利用单链大容量抗体库可以采用不同的筛选方法成功制备与肿瘤细胞结合的噬菌体抗体,为今后的研究和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0.
王郑  赵智强 《吉林中医药》2020,40(9):1166-1168
赵智强教授认为,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病因与情志抑郁、饮食不节、禀赋不足,亦或胆石、虫积、术后伤胃等有关。其基本病机为胆胃失和,并可兼夹多种邪气,如夹痰、夹瘀、夹积、夹湿、夹火等,病位在胃,与肝胆密切相关。胃隶属六腑,六腑以通为用,临证时当运用通法恢复胆胃正常生理功能。而通法不仅仅指通下一法,常用的泻肝安胃、制酸利胆,健脾助运、补而不滞,辛开苦降、清利湿热,活血止痛、理气化瘀,酸甘化阴、润燥生津,化痰散结、抗癌解毒等都属通法范畴,处方时须灵活多变,随证加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