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2篇
综合类   14篇
药学   15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目的:探讨1型和2型糖尿病分型问题,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糖尿病、免疫标记物为阳性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6例患者中14例正在接受胰岛素治疗,未进行胰岛素自身抗体检测。5例胰岛素自身抗体阳性者尚未应用胰岛素治疗。其中胰岛细胞抗体阳性者12例,谷氨酸脱羧酶抗体阳性者15例,7例同时有2种抗体阳性,符合胰岛素抵抗者9例;2例不伴有胰岛素抵抗,根据免疫标记物阳性明确诊断为成人缓慢进展型1型糖尿病;2例用胰岛素治疗的谷氨酸脱羧酶抗体、胰岛细胞抗体均为阳性的,伴有严重的胰岛素抵抗;1例2型糖尿病患者检测3种抗体均为阳性;部分患者同时患有风湿病、甲状腺疾病,感染过乙肝病毒。结论:被诊断为2型糖尿病患者中,常有3种抗体异常改变,其中可能为1型糖尿病患者,且同1例患者可能同时符合1型和2型的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12.
近些年,我国高血压发病率有上升趋势,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不高,对不同的高血压病人,因个体差异比较大,故用药不同,但治疗目的相同:减少并发症,提高生命质量,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1型和2型糖尿病分型问题,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糖尿病、免疫标记物为阳性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6例患者中14例正在接受胰岛素治疗,未进行胰岛素自身抗体检测。5例胰岛素自身抗体阳性者尚未应用胰岛素治疗。其中胰岛细胞抗体阳性者12例,谷氨酸脱羧酶抗体阳性者15例,7例同时有2种抗体阳性,符合胰岛素抵抗者9例;2例不伴有胰岛素抵抗,根据免疫标记物阳性明确诊断为成人缓慢进展型1型糖尿病;2例用胰岛素治疗的谷氨酸脱羧酶抗体、胰岛细胞抗体均为阳性的,伴有严重的胰岛素抵抗;1例2型糖尿病患者检测3种抗体均为阳性;部分患者同时患有风湿病、甲状腺疾病,感染过乙肝病毒。结论:被诊断为2型糖尿病患者中,常有3种抗体异常改变,其中可能为1型糖尿病患者,且同1例患者可能同时符合1型和2型的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14.
门诊以心悸为主诉的患者常见,但不乏一时难以解释和鉴别,而以“心悸待查”收入院者,有必要对此进行临床分析,以利于临床快速确诊。  相似文献   
15.
急性心肌梗死疼痛性质多为压榨性、有窒息感,伴有出汗、恶心、呕吐、呼吸困难等;另有无痛性急性心肌梗死,或以心律失常、休克、心功能不全为表现者.如处于心肌梗死超急性期,症状不典型,一时不能诊断,可能使临床医生和病人轻视而延误或耽搁诊治,需动态监测心电图和心肌坏死标示物.  相似文献   
16.
在静脉输液治疗中,病人对静脉穿刺的疼痛都比较敏感,易产生紧张或惧怕心理,不利于病人的治疗。针对此情况,静脉穿刺前,使用2%利多卡因敷料温热湿敷穿刺部位15min后再行静脉穿刺,可减轻针刺所致的疼痛。现将方法与结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分别在康复科和呼吸科随机选  相似文献   
17.
糖尿病并发感染患者免疫功能改变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患者常易并发各种感染,是否存在免疫功能异常,报道不一,我们对糖尿病并发感染患者免疫功能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自发性结肠穿孔的病因和诊疗策略,进一步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7月至2010年10月该院收治的35例自发性结肠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5例自发性结肠穿孔患者术中证实穿孔位于乙状结肠18例,直肠、乙状结肠交界处11例,降结肠3例,横结肠靠近肝曲处2例,盲肠1例,上述穿孔均位于结肠系膜缘对侧。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均显示为非特异性炎症改变,未见肿瘤细胞。发生切口感染15例,经换药及切口二期缝合,切口愈合。全组治愈32例,死亡3例,病死率为8.57%,患者均死于感染性休克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早期手术,选择适宜的手术方式,彻底清除腹腔内污染物,充分引流是治疗自发性结肠穿孔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探讨鞘内注射氟美松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治疗价值。方法:将住院的SAH患者106例随机开放式分为治疗组62例和对照组44例,在内科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行腰穿放脑脊液6~10ml后鞘内注入氟美松5~10mg,每24~72h重复1次,共4~6次。结果:治疗组头痛消失时间426±232,对照组610±302天(P<005);治疗组发生脑血管痉挛者22例,对照组25例(P<005),治疗组治愈显效率为9677%(60/62),对照组为7955%(35/44)(P<005);3周内治疗组发生再出血1例,对照组3例。结论:鞘内注射氟美松治疗SAH可提高治愈显效率,缩短头痛持续时间,减少脑血管痉挛及再出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