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7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63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6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1.
目的:研究通络方剂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DPN)大鼠模型的神经生理功能及病理变化的影响,从而分析其治疗作用。方法:取35只SD大鼠,其中8只作为正常对照(NC)组,27只利用链脲佐菌素一次性腹腔注射诱导DPN大鼠模型,成功造模24只,再分为三组:小剂量通络方剂治疗(TL—CR1)组,大剂量通络方剂治疗(TLCR2)组和只造模不治疗的模型对照(DM)组,每组8只。对大、小剂量组分别予2g/kg和0.5g/kg通络方剂加2ml双蒸水配制成的溶液灌胃治疗8周,观察其对体重、血糖和尾神经运动、感觉神经传导速度(MCV、SCV)、潜伏期、波幅等神经电生理的变化,以及有髓纤维阳性面积、髓鞘面积、轴突面积等病理定量指标的影响。结果:两通络方剂治疗组与DM组的体重、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运动潜伏期、MCV、运动与感觉神经动作电位波幅,两治疗组与N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DM组比较则有显著改善(P〈0.05);两治疗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感觉潜伏期、SCV,大剂量组与N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DM组比较则有极显著改善(P〈0.001);小剂量组与DM组比较有显著改善(P〈0.05),但又不及NC组和大剂量组(P〈0.05)。两治疗组有髓纤维阳性面积较DM组显著增加(P〈0.001),大剂量组较小剂量组更显著增加(P〈0.001);小剂量组有髓纤维髓鞘面积较DM组显著增加(P〈0.01),大剂量组较DM组更显著增加(P〈0.001),且与小剂量组比较也显著增加(P〈0.05);两治疗组有髓纤维轴突面积较DM组显著增加(P〈0.01),两治疗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络方剂对DPN大鼠模型的周围神经病变的电生理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同时减轻了周围神经?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应用Trevo ProVue支架对前循环脑动脉急性闭塞进行支架取栓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本中心13例采用Trevo ProVue支架取栓治疗前循环脑动脉急性闭塞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改良脑梗死溶栓(modified thrombolysis in cerebral infarction,mTICI)分级评估闭塞血管再通情况,比较患者术前及术后24 h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并于术后90 d进行临床随访,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分评估患者独立生活情况。结果 13例患者中,术后即刻8例获得mTICI分级2b~3级再通,4例mTICI分级2a级再通,1例血管无法开通mTICI分级0级。患者入院时NIHSS评分15.0(9.5~21.0)分,术后24 h NIHSS评分7.0(5.5~16.0)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38,P=0.035)。90 d临床随访,mRS评分0~2分6例(46.15%),3分2例,4分2例,5分1例,6分(死亡)2例。结论应用Trevo ProVue支架取栓治疗前循环脑动脉急性闭塞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43.
两种动静脉内瘘术在血液透析中的疗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研究证实,鼻咽壶切口动静脉内瘘可以作为首选术式应用。方法 60例尿毒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一组采用鼻咽壶切口,另一组采用前臂桡侧切口,根据血管情况决定采取端一端或端—侧吻合。术后通过Fresenius血液透析机及超声诊断仪对两组术式进行临床血液透析疗效对比观察:术后2、4、6、8周,对机-血管通路评价:①通路流量(透析时每分钟过血量、多普勒流量超声);②压力(动态的静脉和泵前压力);③物理检查(通路再循环以尿素为基础稀释技术Kt/v不可解释的降低)相应参数等主要技术指标进行比较分析,得出结论。结果 鼻咽壶切口、前臂桡侧切口动静脉内瘘,临床效果无显著差异。结论 鼻咽壶切口为血液透析又多提供一种满意的方法,并且可以作为首选术式应用。  相似文献   
44.
本文报告了14例AIVR,其中2例在AIVR发作时心室率大于100次/min,1例猝死,另1例发生了典型的室速和室扑。结合文献讨论了AIVR的诊断,分型、发病机理以及预后和处理,强调AIVR时应密切观察伴发的或与其有关的严重室性心律失常;并赞同AIVR的心室率应以60~100次/分为标准。  相似文献   
45.
近三年来,我们使用肌注加口服阿托品治疗咯血46例,与同期使用脑垂体后叶素治疗32例作比较,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78例均为住院病例,分阿托品治疗组(下称治疗组)46例及脑垂体后叶素治疗组(下称对照组)32例。平均年龄治疗组54.34岁,对照组52.15岁。治疗组中肺结核28例,支气管扩张  相似文献   
46.
患者,男,66岁,冠心病史近10年。近年屡有心绞痛发作。1984年5月31日下午2时因心前区压榨样疼痛15分钟急诊,当时描记心电图正常范围。给予硝酸甘油舌下含化缓解,5时30分再发心绞痛,描心电图于V_3、V_5导联可见倒置T 波及直立u 波,给予常规处理。6月1日晨1:30分心绞痛再次发作,描记心电图无梗塞波形,但V_4、V_5导联T 波直立,u 波倒置。6小时后第四次心绞痛发作,当时测BP140/80,面色苍白大汗,唇微绀、心率125次、律齐、心音低钝,可闻S_4,描记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肢导低电压、急性广泛  相似文献   
47.
我们自 1997年 3月~ 2 0 0 0年 3月收治腔静脉后输尿管患者 6例 ,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本组 6例 ,男 5例 ,女 1例 ,年龄 8~ 5 7岁 ,平均 3 5岁 ,主要临床症状 :右腰部、右上腹酸胀不适或右腰部右上腹胀痛 ,间歇性镜下或肉眼血尿 ,甚至发现右腰腹部肿物。术前均行超声检查 ,IVU (常规 ,大剂量造影 ) 4例 ,IVU显影不满意者行膀胱镜下逆行插管造影 (RU) ,1例行CT ,1例行MRU。1.2 方法结果  6例均行开放性手术 ,取右侧经 11肋间或12肋下切口 ,1例肾积水严重呈囊袋状 ,无功能 ,行右肾切除 ,5例行输尿管吻…  相似文献   
48.
患者 ,女 ,2 5岁。尿路刺激症状 2个月 ,伴有发热、午后寒战 ,体温最高达 39 0℃~ 4 0 5℃。查体 :左肾区扣击痛阳性。B超诊断左肾囊性占位。CT可见似左肾囊肿样改变。血常规 :WBC5 8× 10 9 L ,Hb10 0g L。尿常规 :WBC“ +” ,血、尿培养均为普通变形杆菌。IVP :左肾盂受压变形 ,向外下方移位。左肾囊肿穿刺造影示在IVP中显影的左上方有积水肾及全程迂曲扩张的输尿管。穿出物为黄绿色稀薄脓汁 ,经培养为普通变形杆菌 ,确诊为左侧重复肾 ,上组肾输尿管积水、积脓 ,败血症。行左肾、输尿管切除术 ,术中见上组肾有积水…  相似文献   
49.
目的:通过研究证实24小时持续冷敷治疗急性附睾炎的有效性。方法:对84例急性附睾炎患者随机分成2组,其中对照组40例采用卧床、冷敷48小时后改为热敷、患处垫高、应用抗生素的方法,治疗组44例采用24小时持续局部冷敷、卧床、患处垫高、抗生素治疗,对疗效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24小时持续冷敷治疗急性附睾炎具有显著的疗效(P<0.01)。结论:24小时持续冷敷治疗急性附睾炎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0.
背景:骨骼肌体积的维持无论在疾病防治还是个体机能维持和发展方面都具有关键作用.研究自噬通路的调节作用对骨骼肌蛋白的影响,可为肌体积的维持打开了新的思路.目的:探讨骨骼肌中自噬系统传导通路在肌肉蛋白的分解代谢过程中的利弊.方法:用计算机检索ISI Web of knowledge数据库(1970/2010)和Science Direct数据库(2000/2010),检索关键词为"autophagy,skeletal muscle,protein,muscle atrophy",语言设定为英文.对自噬机制对骨骼肌丢失、肌肉体积维持以及在代谢中的调节作用方面进行总结,并分析自噬-溶酶体系统的研究进展.结果与结论:按纳入和排除标准对文献进行筛选,共纳入64篇文章.结果表明骨骼肌细胞自噬的活化在蛋白的破坏和肌肉萎缩过程中非常关键,过度的自噬与遍在蛋白-蛋白酶体系统相似,会对肌肉含量产生不良的影响.同时自噬系统在肌细胞稳态的维持上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且骨骼肌内的自噬过程与其他代谢组织不同,存在着长期和短期两种自噬过程,由2种不同的信号通路进行控制,因而还需要对骨骼肌自噬通路分子机制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