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63篇
  免费   109篇
  国内免费   126篇
儿科学   44篇
妇产科学   20篇
基础医学   95篇
口腔科学   11篇
临床医学   432篇
内科学   366篇
皮肤病学   22篇
神经病学   30篇
特种医学   50篇
外科学   79篇
综合类   806篇
预防医学   350篇
眼科学   26篇
药学   372篇
  4篇
中国医学   235篇
肿瘤学   56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85篇
  2013年   154篇
  2012年   195篇
  2011年   165篇
  2010年   167篇
  2009年   190篇
  2008年   156篇
  2007年   167篇
  2006年   143篇
  2005年   152篇
  2004年   147篇
  2003年   118篇
  2002年   105篇
  2001年   83篇
  2000年   104篇
  1999年   62篇
  1998年   70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58篇
  1995年   42篇
  1994年   40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目的探讨数字化和3D打印技术辅助陈旧性髌骨骨折精确截骨、复位和内固定方法,了解其在辅助治疗陈旧性髌骨骨折中的价值。方法自2006年以来,纳入5例陈旧性髌骨骨折畸形愈合患者采用CT薄层扫描、三维重建获得骨折部位骨关节三维模型,采用计算机辅助分析骨折移位和新生骨痂形成情况,CAD设计辅助手术模板引导骨折面准确截骨、精确复位,仿真模拟骨折复位、内固定过程,最后采用膝关节HSS评分标准评定术前、术后2周、末次随访时的膝关节功能。结果5例患者经14~23个月的随访,随访期间未发现螺钉、钢缆滑脱松动以及伤口感染等并发症,术后X线片证实骨折均解剖复位;根据膝关节HSS评分标准评价,术前HSS评分为47、53、35、40、42分,术后2周HSS评分为82、83、80、85、86分,末次随访HSS评分为95、86、89、90、91分。最后根据膝关节HSS评分标准评价:优5例。结论采用计算机辅助精确界定髌骨骨折面、模拟骨折复位内固定、个性化手术模板引导精确截骨、复位和内固定过程,解决了陈旧性髌骨骨折截骨部位确定困难、复位欠佳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2.
目的探究以社会生活能力、气质类型评价为基础进行分级护理在学龄前哮喘患儿家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9月在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治疗的学龄前哮喘患儿16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各84例。常规组实施常规家庭护理,研究组实施以社会生活能力、气质类型评价为基础的分级护理。比较两组患儿出院后1年内疾病发作及治疗情况,并对其治疗前及出院1年后肺功能及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研究组患儿出院1年内急性发作、急诊就医及住院次数均显著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1年后,研究组患儿PEF%及FEV1%水平均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AQLQ评分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学龄前哮喘患儿采用以社会生活能力、气质类型评价为基础的分级家庭护理,能够有效降低患儿疾病的发作及就医次数,并提高肺功能水平及生活质量,对保证患儿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探讨黄芩、板蓝根、白头翁、虎杖、白花蛇舌草5种清热解毒代表药物抗流感病毒感染所致免疫炎性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在流感病毒亚洲甲型鼠肺适应株FM1感染小鼠后的不同时相(初期、极期、后期),采用ELISA法,动态观察清热解毒代表药物对小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γ干扰素(IFN-γ)5种炎性细胞因子含量的影响。结果黄芩在感染后第3日可显著降低血清TNF-α、IL-1、IL-6含量,并于感染后各时相均可增加IFN-γ含量,感染后第1~5日增加IL-10含量。板蓝根在感染后第3日能显著降低血清TNF-α含量,第3~5日降低IL-6含量,并在感染后第1天升高IL-10含量,在感染后第3~5日能升高IFN-γ含量。白头翁在感染后第3日能明显降低血清TNF-α、IL-1、IL-6含量,同时显著升高IL-10含量。虎杖在感染后第1日可显著升高血清IL-10含量,在感染后第5日升高IFN-γ含量。白花蛇舌草在感染后第3日降低血清IL-6含量,在感染后第5日升高IFN-γ含量。结论黄芩的抗流感作用主要表现在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外感热病的极期;板蓝根在流感病毒感染的各个时相均有一定的治疗作用;白头翁在流感病毒感染的极期可抑制炎性损伤;虎杖在感染流感病毒的初期与后期均可减少促炎性细胞因子的分泌;白花蛇舌草在流感病毒感染的极期及后期均可起到一定的抗免疫炎性损伤。各药物均具有抑制炎性损伤、防止多脏器功能衰竭、防止休克、退热和抑制促炎性细胞因子的分泌,调节机体免疫,从而减轻炎症反应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4.
夹层动脉瘤的多层螺旋CT成像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成像技术在诊断夹层动脉瘤方面的应用价值,并对各种处理技术进行比较研究。方法:回顾性总结12例夹层动脉瘤的MSCT技术,通过对比剂至主动脉最大对比增强期扫描获得大量数据,输入ADW4.0工作站后,应用多层面重建(Muhiplanar reconstruction,MPR),曲面重建(Curved planar reconstruction,CPR),容积重建(Vdume reconstruction,VR),表面重建(Surface shaded display,SSD),最大密度投影(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MIP)及MSCT仿真内窥镜成像技术(MSCT virtual endoscopy,MSCTVE)等对夹层动脉瘤进行图像重建,所有图像由三位有经验的影像学医师进行评估。结果:夹层动脉瘤的特异征象主要是分离移位的内膜,真假腔的存在;非特异征象是主动脉增厚钙化,主动脉不规则扩张,附壁血栓。二维图像(多平面重建及曲面重建)能较好显示病变范围、大小及病变细节,而三维重建(最大密度投影、表面遮盖显示和容积重建)能良好地显示管壁钙化情况和病变空间关系,仿真内窥镜可显示夹层动脉瘤的内膜破口情况、内膜片与血管关系。结论:MSCT成像技术已成为诊断夹层动脉瘤的有效影像学检查方法,其中MSCT血管造影由于其迅速,非侵入性,高敏感性及特异性且能显示夹层动脉瘤受累程度而逐渐取代传统CT。扫描在主动脉及分支增强最佳时进行。MSCT的二维及三维重建技术能提供夹层动脉瘤的大量信息,在夹层动脉瘤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可有助于临床及外科治疗。  相似文献   
105.
化瘀利水法治疗输卵管积水4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虹 《吉林中医药》2006,26(5):29-29
1临床资料   1.1诊断标准参照《妇科疾病诊断标准》.   1.2一般资料45例均为门诊患者,B型超声检查具有诊断标准中输卵管积水声像图表现.年龄23~35岁,平均年龄28岁.其中原发不孕者12例,孕次(包括流产及生育)1~2次5例,3~5次20例,6次以上8例.有妇、产科手术史者33例.病程6~48个月,平均16个月.均有急慢性输卵管炎病史,子宫一侧或两侧可扪及囊性肿块,活动欠佳,无压痛.  相似文献   
106.
超声引导经皮经肝穿刺治疗肝脓肿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超声引导下穿剌抽吸、置管治疗肝脓肿并评价其效果.方法 超声引导下对30例共33个肝脓肿患者进行穿剌抽脓、冲洗、注药或穿剌置管引流、定时冲洗、注药治疗.28例患者行穿剌抽脓、冲洗、注药1~3次;2例患者行穿剌置管引流、冲洗、注药.结果 穿剌及置管成功率均达100%.经超声复查,30例患者脓肿完全吸收、痊愈.结论 超声引导下穿剌抽吸及置管术安全、微创、疗效显著,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探讨少腹逐瘀汤联合孕三烯酮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0例子宫腺肌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分配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予以孕三烯酮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少腹逐瘀汤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子宫体积,治疗前后进行痛经评分和中医证候评分。记录两组患者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性激素水平,包括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孕酮(P)。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中医症候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痛经评分、中医症候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子宫体积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CA125、IL-8、TNF-α水平及性激素血清LH、E2、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少腹逐瘀汤联合孕三烯酮治疗子宫腺肌病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血清性激素水平,并缓解患者痛经症状。  相似文献   
108.
临床护理缺陷分析及风险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加强风险管理,减少护理缺陷的发生率.方法 对216起护理缺陷的分级、种类及相关护理人员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查对制度执行不严是发生缺陷的主要原因;低年资护士是发生护理缺陷的高危人群.结论 建立健康护理风险管理机制,提高护士风险防范意识,采取相应措施,加强查对制度、高危患者、高危时段、高危人群及护理纪录等5个高危环节的管理,以减少护理缺陷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9.
目的:观察A型肉毒毒素(BTX-A)注射联合体外冲击波疗法(ESWT)对脑卒中后下肢肌肉痉挛状态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共选取60例脑卒中患者,均伴有下肢肌肉痉挛(小腿三头肌痉挛为主),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常规治疗+BTXA治疗组、常规治疗+BTX-A+ESWT治疗组,每组各20例患者。常规治疗组(A组)采用各种常规康复训练方法,每日1次,每周6次,共治疗4周;常规治疗+BTX-A组(B组)的患者除了进行常规康复治疗外,还对小腿痉挛肌肉进行BTX-A注射;而常规治疗+BTX-A+ESWT组(C组)除了进行常规康复治疗及局部注射BTX-A外,还给予患者小腿三头肌进行EWST治疗,每周1次,治疗4周。治疗前和治疗后1周、4周和16周分别进行踝关节跖屈肌群肌张力、下肢运动功能以及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评定。结果:(1)肌张力变化情况:三组患者治疗1周后,与治疗前相比,A组和B组略有下降、但是C组肌张力显著性降低(P0.05)。4周后,A、B、C组肌张力均显著性下降(P0.05),而B组、C组较A组效果更为佳(P0.05)。16周随访,A、B、C组肌张力均有所回升,但B、C组肌张力较治疗前仍降低(P0.05),且C组优于B组(P0.05)。(2)运动及ADL能力变化情况:三组患者治疗1周后,A、B、C组患者的运动功能及ADL能力无明显改善;4周后,三组运动功能和ADL能力均有所改善(P0.05),B组、C组改善较A组更好(P0.05)。而16周时,A组、B组运动功能和ADL能力出现下降,B组、C组相比虽有下降,但仍优于A组(P0.05)。结论:A型肉毒毒素联合冲击波疗法可以迅速并且较持久地降低患者肌张力,也能够有效地提高患者的运动功能和ADL能力,对脑卒中后肢体痉挛有明显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10.
宋铁鹰  沈书斌  杨艳超  王虹  高秀江 《河北医药》2007,29(12):1302-1303
目的 研究氯胺酮复合异丙酚静脉全麻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及对心钠素(atrial natriuretic peptide,ANP)的影响.方法 选择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Ⅰ~Ⅱ级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患儿40例,年龄2~7岁,体重11~25 kg.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20例.氯胺酮组为持续泵注氯胺酮,异丙酚组为持续泵注异丙酚.测定入室后(T1)、麻醉维持15 min(T2)时ANP浓度,并同时记录心率、血氧饱和度(SpO2).结果 氯胺酮组有2例一过性呼吸抑制,异丙酚组有1例,经托下颌面罩吸氧缓解,2组间Sp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率和ANP变化一致,氯胺酮组在T2高于T1(P<0.05), 异丙酚组变化不明显,2组间比较氯胺酮组在T2高于异丙酚组(P<0.05).结论 异丙酚对ANP影响不明显,氯胺酮复合异丙酚静脉全麻是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手术的一种较好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