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口腔科学   42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23篇
药学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颌面部爆炸伤软组织中TGF-β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TGF-β在局部软组织伤口中的表达,分析其对创伤后软组织愈合能力的作用。方法:采用点爆源下兔颌面爆炸伤动物模型,复制颌面爆炸损伤。应用SABC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兔损伤后不同时间点软组织中TGF-β的表达,结合病理学改变分析创伤愈合过程中二者之间的作用机理。结果:TGF-β主要在成纤维细胞、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中表达,表达曲线呈单峰,其峰值在伤后6d达到。结论:TGF-β在创伤愈合过程中有明显的表达,其表达规律与组织愈合时间有密切关系。提示TGF-β在组织愈合过程中起着重要的内在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微螺钉种植体支抗压低上前牙改善露龈笑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0例深覆牙合,露龈笑病例,男4例,女6例,均采用直丝弓矫治技术。位于12,22远中根尖处颌骨内,种植直径1.5mm,长9mm微螺钉,在方丝12,22远中置游离拉钩,向微螺钉种植体做弹性牵引,每侧70g力,持续牵引5个月。通过治疗前后头颅定位片测量数据,U1-PP,U1-SN,U6-PP,U6-SN,上唇长度ULL,上唇突度ULP,对数据进行T检验。结果:U1-PP,U1-SN显著减小,U6-PP,U6-SN增大,上唇长度ULL增大,上唇突度ULP减小。结论:微螺钉种植体支抗是压低上前牙改善露龈笑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3.
牙周病在活动期的主要临床表现为牙龈出血、牙齿松动、牙周袋形成和牙周脓肿。我们选用具有消肿、止痛、止血、去痈疽疮疡等功能的中药,制成浓煎剂,填入牙周袋内或脓肿深部。经50例107部位的临床应用,获得了较满意的效果。一、药物与材料取杭白芷、拳参等份,水煎醇沉,制成1:5浓缩液灭菌备用,将明胶海绵剪成细条形,临诊时  相似文献   
44.
不同受力条件下微螺钉支抗种植体稳定性的动物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目的:探讨微螺钉支抗种植体在不同受力条件下的稳定性。方法:观察在3 0 0 g力值下,以微型螺钉种植体为支抗,牵拉犬上下颌尖牙;在15 0 g力值下压低上颌前牙;在3 0 0g、40 0 g、60 0 g逐渐加力和60 0g即刻加力情况下,种植体交互牵引。观察尖牙横向位移、前牙压低位移以及微螺钉支抗种植体的相互位移情况。结果:种植体拉尖牙移动、压低前牙有效。在60 0 g力的条件下种植体发生相互位移,并有部分种植体发生松动。结论:微螺钉种植体支抗的稳定性与受力大小有关。  相似文献   
45.
抗血小板治疗患者拔牙术后出血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持续小剂量口服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对拔牙术后出血发生率的影响。方法:87例患者按完全随机化分组方法分为两组,治疗组45例,共拔牙88个;对照组42例,共拔牙63个。治疗组持续阿司匹林治疗。对照组拔牙术前7d停用阿司匹林。比较两组病例拔牙术后出血发生率的差异。结果:治疗组(持续阿司匹林治疗)和对照组(停止阿司匹林治疗)拔牙术后出血发生率分别为3.4%和1.6%,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长期小剂量应用阿司匹林的患者,拔牙术前不必停药,适当的局部止血处理可有效避免术后严重出血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6.
髁状突骨折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在颌面部骨折病例诊治中的应用。方法:对279例颌面部骨折病例行螺旋CT三维重建,分析骨折部位、范围及骨折段移位方式,从而为手术提供参考。结果:本组共279例,其中手术治疗253例,26例未行手术治疗(11例患者拒绝治疗,15例因骨折移位不明显、咬合关系良好、面形塌陷不明显而采取保守治疗)。通过螺旋CT三维成像,能够立体地显示骨折的部位、形态、骨折块移位特点和类型等三维空间信息。结论:螺旋CT三维重建在颌面部骨折诊断、手术入路及治疗中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8.
目的:本研究描述并探索CERECⅢ修复体制作系统的细节与操作,对临床上难以常规全冠修复的后牙残冠进行高嵌体修复,评价和分析其临床修复效果。方法:本研究使用CEREC Blocs系列瓷块共制作修复体37颗,根据咬合主功能区分布情况使用软件对咬合分布进行调整,修复体使用Relyx Unicem树脂粘接系统粘接,半年后参照改良型USPHS标准对修复体进行临床评价。结果:在全部37颗修复体中除颜色匹配性外,所有USPHS标准均达到89%,患者满意度总体在90%以上,仅有1例因余留牙体折裂造成失败。结论:通过临床医生合理的选择,CERECⅢ系统可以很好的使用全瓷修复体对临床残冠进行高质量的保存治疗,获得良好的临床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49.
目的:评价四手操作对正畸托槽粘接的效果.方法:将门诊正畸初诊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例,两组分别共需粘接托槽182个和184个.分别记录实验组和对照组托槽粘接所用全部时间及24 h后复诊托槽粘接位置和脱落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实验组粘接每个托槽所需时间平均1.63 min,对照组为2.69 min,两者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24 h后复诊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有7个和23个托槽位置粘接不够准确,需重新粘接.两个组的托槽粘接正确率分别为96.15%和87.50%,有统计学差异(p<0.01).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有3个和9个托槽脱落,两者的托槽脱落率4.89%和1.65%,无统计学的差异(p>0.05).结论:通过"四手操作",医生临床操作时间缩短,托槽位置粘接不当个数减少,工作效率明显提高.而相同医生采用同样材料器械粘接托槽,无论是否有护士协助,24 h后托槽脱落率无统计学差别.  相似文献   
50.
目的:总结下颌尖牙高[牙合]型[牙合]板配合直丝弓矫治器治疗前牙深覆[牙合]深覆盖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Angle Ⅰ类错[牙合]上颌前牙有散在间隙伴深覆[牙合]深覆盖病例15例,男7例,女8例。年龄18~22岁。均采用国产直丝弓托槽,先行上颌牙固定矫治。同时下颌配戴尖牙高[牙合]型[牙合]板打开咬合,矫治前拍摄头颅侧位定位片,待咬合打开,后牙有接触时再拍摄头颅侧位定位片,选择头影测量指标22项,对测量结果进行T检验。结果:MP—SN,S-Ar—Go,Y—axis在戴尖牙高[牙合]型[牙合]板治疗前后均有显著性差异,N—Me,ANS—Me也有显著性差异,下颌平面角增大,下颌有后旋趋势,有利于改善低角型面形。U6-PP,L6-PP增大,有显著性差异,上下后牙均有升高,有利于打开咬合,解除深覆[牙合]。U1-PP增大有显著性差异,提示上前牙伸长,L1-Mp有减小的趋势,没有显著性差异,下前牙有压低的可能。U1-SN,UI—NA,U1-PP有非常显著差异,上颌前牙明显内收,深覆盖明显改善。结论:下颌尖牙高[牙合]型[牙合]板配合直丝弓矫治器是-种治疗前牙深覆[牙合]深覆盖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