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6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31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38篇
口腔科学   12篇
临床医学   117篇
内科学   81篇
神经病学   50篇
特种医学   12篇
外科学   25篇
综合类   207篇
预防医学   60篇
眼科学   13篇
药学   104篇
  2篇
中国医学   80篇
肿瘤学   2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探讨护理安全告知书在危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10年1-6月144例ICU患者(设为对照组)实施常规入院告知,对2010年7月-2011年1月150例ICU患者(设为观察组)实施护理安全告知。比较两组患者家属满意度及投诉率。结果两组患者家属满意度及投诉率比较,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通过护理安全告知后,提高了ICU患者家属满意度、降低了投诉率。结论护理安全告知可促进护患沟通,提高ICU患者家属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2.
目的 探讨心房颤动(房颤)患者经过房室结消融后心脏再同步治疗(CRT)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在本院接受CRT的心功能不良患者按术前心律分为两组:房颤组(15例)、窦性心律组(65例),房颤组患者在CRT治疗同时行房室结消融。房室结消融和CRT术前收集患者基本信息如年龄、性别、心功能(NYHA分级)、病程、糖尿病和高...  相似文献   
93.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临床诊断急性心肌梗死(AMI)手段不断更新,但体表心电图迄今为止仍是诊断AMI的最常用方法之一。体表心电图为无创性检查,操作简单、重复性好、短时间内即可作出判断。心室除极是从窒间隔开始,其激动方向从左、后、上向右、前、下或上进行,故在左胸前导联或某些导联可出现小q波,称为间隔q波。  相似文献   
94.
目的评价国内重要文献数据库的资料中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disc)、Pubmed、eBASE(截止至2008年12月)及其参考文献,筛选所有使用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对照组为采用常规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检索时限定研究对象为急性脑梗死患者,语种为中、英文。采用Jadad7分评分法评价所纳入文献的质量。疗效评价指标采用治疗结束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变化或神经功能缺损改善率,安全性评价指标为不良反应发生率。由两名评价员独直检索和评价质量,采用RevMan4.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检出符合标准的应用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RCT文献169篇,筛选出采用中国卒中量表(CSS)评分并行临床疗效判定的55篇文献(依达拉奉治疗组为2281例,对照组为2262例)。其中2篇Jadad评分为4分,属高质量文献;7篇为3分,16篇为2分,其余得分均为1分,均属低质量文献。其中49篇为阴性对照(依达拉奉治疗组为1957例,对照组为1958例),合并效应值OR=2.81,95%CI:2.45~3.21,与阴性对照组比较,用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依达拉奉治疗组有效率为61.52%(1024/1957),对照组有效率为37.64%(737/1958);P〈0.00001];另6篇为胞二磷胆碱阳性对照(依达拉奉治疗组为324例,对照组为304例),合并效应值OR=2.16,95%CI:1.55~3.00。认为与阳性对照组比较,用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依达拉奉治疗组有效率为61.73%(200/324),对照组有效率为43.75%(133/304);P〈0.00001]。结论中国现有数据库的临床资料显示,依达拉奉可改善急性脑梗死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转归。  相似文献   
95.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急性期血清尿酸水平与一氧化氮(NO)的相关性。方法:对纳入的39例ACS患者按血清尿酸浓度高低分为A、B、C3组,以健康人群体检共31例为正常对照组,检测血清NO的变化。结果:尿酸值越高NO值越低,尿酸大于421μmol/L时更为显著,P〈0.001。结论:血清尿酸升高与ACS的发生发展和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6.
目的研究外源性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GM1)联合奥沙利铂对HCT116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进行人结肠癌肿瘤细胞株HCT116细胞培养,HCT116细胞在20μmol/L奥沙利铂与不同浓度GM1(5~300μmol/L)联合干预,孵育12、24、48 h后通过CCK-8法检测药物对于HCT116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倒置显微镜观察药物作用后细胞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GM1联合奥沙利铂对于HCT116细胞细胞周期分布及凋亡的影响。结果奥沙利铂导致HCT116细胞增殖活性显著降低,该作用呈现显著时间依赖性,并且不受GM1药物作用的影响(P>0.05)。细胞形态学观察,奥沙利铂作用24 h后,HCT116细胞生长出现显著抑制,联合使用GM1对奥沙利铂引起的HCT116细胞的生长抑制亦无明显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奥沙利铂作用24 h后,HCT116细胞周期G0/G1期和S期细胞减少,G2/M期细胞增多,细胞凋亡增多(P<0.05),联合使用GM1对于奥沙利铂引起的HCT116细胞细胞周期和凋亡的改变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GM1在体外不降低奥沙利铂对HCT116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不影响奥沙利铂引起的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变化。  相似文献   
97.
98.
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15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的方法。方法 对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治疗 1 5 6例输尿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均取得成功 ,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输尿管结石完全可以通过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得到安全、有效的治疗。  相似文献   
99.
目的:探讨2例累及骨和软骨的结外罗道(Rosai–Dorfman)病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复习分别位于右胫骨近端及甲状软骨的2例Rosai–Dorfman病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行组织学观察及免疫组织化学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39岁女性,右胫骨占位及38岁男性,甲状软骨肿物。影像学示前者右胫骨上段溶骨性骨质破坏;CT示后者甲状软骨前实性占位,与甲状软骨界限不清。光镜下前者病变在破碎骨小梁间生长,后者病变包绕并侵犯甲状软骨,并在软骨化骨骨小梁间侵袭性生长。低倍镜下组织细胞显著增生,与浸润的淋巴细胞、浆细胞形成明暗相间的结构,部分组织细胞体积较大,呈多边形或椭圆形;胞浆淡嗜酸性或空亮,泡状核,可见小核仁;部分胞浆内见吞噬完整的淋巴细胞和(或)浆细胞、中性粒细胞等。免疫组织化学标记组织细胞表达S–100蛋白和CD68,不表达CD1a。结论:累及骨和软骨的Rosai–Dorfman病罕见,临床及影像学检查均容易误诊。组织学形态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是确诊的唯一依据。  相似文献   
100.
目的:探索致痫性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FCD)的影像学特征和手术疗效。方法:自2005年8月至2008年11月行手术切除并有完整随访资料的FCD患者29例,其中在全麻唤醒麻醉下手术12例,导航指引下手术5例,8例合并海马硬化者行前颞叶切除术。随访患者并分析其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及手术疗效。结果:术中病理检查显示FCD患者Ⅰa型2例,Ⅰb型3例,Ⅱa型11例,Ⅱb型13例。术后平均随访52个月,结果显示癫痫控制情况:Eagel分级Ⅰ级72.4%(21/29),EagelⅡ级20.7%(6/29),EagelⅢ级6.9%(2/29)。术后偏瘫3例,在3~6个月完全恢复2例,明显改善1例;轻度运动性失语1例,6周逐渐恢复。无手术死亡病例。结论:磁共振检查是FCD术前诊断的有效手段。脑电监测下致痫性FCD的完全切除是获得满意疗效的前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