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5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31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38篇
口腔科学   12篇
临床医学   117篇
内科学   81篇
神经病学   50篇
特种医学   12篇
外科学   25篇
综合类   207篇
预防医学   60篇
眼科学   13篇
药学   103篇
  2篇
中国医学   80篇
肿瘤学   2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82.
目的探讨危重症专科小组实施的方法及对提高护理质量的效果。方法自2012年2月开始成立院内危重症专科小组,由小组核心成员及全院各护理单元联络护士组成,建立全院危重患者的上报流程、危重病例、疑难病例会诊制度及统一危重症护理工作流程,每季度对全院危重患者进行护理质量评价。结果建立危重症专科小组后,组织了4次小组培训,统一规范护理操作指引8项,对危重患者从病情观察、专科护理、基础护理3方面进行评价,其护理质量由原来的92.5分提高到98.3分。结论危重症专科小组的设立与管理有利于加强护士的危重症专业能力,对提高全院危重症患者的护理质量起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3.
我院自2002年1月~2002年12月实施非心脏跳动下冠状动脉搭桥手术4例,效果良好,均痊愈出院,现报告如下:   ……  相似文献   
84.
目的探讨第三脑室脊索样胶质瘤的临床、影像及病理学特点。方法回顾1例第三脑室脊索样胶质瘤患者的诊断和治疗过程,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第三脑室脊索样胶质瘤影像学上主要表现为三脑室及鞍上占位影,均匀强化,边缘清晰。组织学上肿瘤呈均匀弥漫分布,簇状、条索状上皮样细胞埋在空泡状黏液样基质中,肿瘤间隔及周边间质内出现特征性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瘤细胞缺乏多形性、核分裂及坏死。免疫组化染色示GFAP弥漫性强阳性。手术全切是目前主要治疗措施,预后介于良、恶性之间。结论第三脑室脊索样胶质瘤是一种具有独特临床、组织病理学、免疫表型和电镜特点的罕见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容易误诊。病理确诊主要是根据肿瘤特定的生长部位、脊索样组织结构和免疫组化GFAP弥漫强阳性。  相似文献   
85.
目的 通过致痫性局灶性脑皮质发育不良(FCD)的MR影像与病理对照研究,分析FCD的发病特点,探讨最佳MR扫描方案.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6例(40个病灶)FCD患者的MR表现及扫描方法.根据Palmini病理分型,将FCD的病理结果分为FCD Ⅰ型及FCDⅡ型.观察各型病灶在脑内分布及合并海马硬化的比例,采用Fisher精确概率法比较FCD各型在脑内分布的差异性.将轴面FSE T2WI、SE T1WI、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AIR)序列定义为常规扫描,在常规扫描的基础上增加斜冠状面FSE T2WI及FLAIR定义为优化扫描.患者均进行常规扫描和优化扫描,评价FCD主要征象在各扫描方位、序列的显示情况,应用McNemar检验比较2种扫描方法对不同部位FCD及海马硬化显示的差异性.结果 36例(40个病灶)FCD患者中,病变位于颞叶29个(72.5%),额叶9个(22.5%),顶叶2个(5.0%).FCD Ⅰ型27例(29个病灶),颞叶病灶25个;FCDⅡ型10例(11个病灶),颞叶病灶4个,2种类型在病灶分布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合并海马硬化者共14例,其中,FCD Ⅰ型13例,FCDⅡ型1例.优化扫描对于颞叶FCD、海马硬化的显示优于常规扫描,颞叶FCD的阳性率从44.8% (13/29)提高到65.5% (19/29),合并海马硬化FCD的阳性率从42.9%( 6/14)提高到85.7%(12/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颞叶FCD x2=4.167,P=0.031;海马硬化x2=4.167,P=0.031),对额叶FCD病灶的显示2种扫描方式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0.304,P=1.000).结论 FCD好发于颞叶,其次是额叶,FCDⅠ型好发于颞叶,且更容易合并海马硬化.垂直于海马长轴的全颞叶优化扫描是针对FCD发病特点的优化扫描序列组合,有助于病灶的显示.  相似文献   
86.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束支阻滞对心脏再同步治疗(CRT)效果的影响.方法 159例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接受CRT治疗,其中6例已植入永久起搏器,其余153例患者根据体表心电图QRS波形态分为左束支阻滞(LBBB)、右束支阻滞(RBBB)、非特异性室内阻滞(IVCD)、右束支伴左侧分支阻滞(RBBB伴LHB)及室内伴左侧分支阻滞(IVCD伴LHB)5组,比较植入术前及术后6个月心功能(NYHA分级)、QRS时限、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等指标的差异.结果 153例患者年龄21~ 84(61.43±12.54)岁,其中男118例,女35例.LBBB组治疗后心功能(3.13±0.55对2.84±0.65)、QRS时限[173.37±28.54)ms对(156.29±22.25)ms]及LVEF[(0.31±0.07)对(0.39±0.09)]、LVEDD[(73.09± 10.81) mm对(68.18± 11.36) mm]、LVESD[(61.38±11.60)mm对(55.20±13.25)mm]等均明显改善(P<0.01).RBBB组治疗后各项指标未得到显著改善(P>0.05),IVCD组与RBBB伴LHB组治疗后LVEF显著提高,LVEDD缩小(P<0.05),而IVCD伴LHB组除QRS时限外,心功能、LVEF、LVEDD、LVESD等指标均得以改善(P<0.05).此外,RBBB组与IVCD组超声心动图指标的改变不及LBBB组(P<0.05),而RBBB伴LHB组及IVCD组超声心动图指标改善程度与LBBB组相近(P>0.05).应用Cox回归分析显示LBBB者较其他束支阻滞类型生存期长(风险比0.30,95%可信区间0.12~0.77,P<0.01).结论 LBBB者对CRT的反应性优于RBBB者,IVCD者疗效可能介于两者之间,而RBBB伴LHB或IVCD者疗效优于单纯RBBB或IVCD者.  相似文献   
87.
有关ECT的分歧意见在某种程度上与怀疑它会引起记忆和其他认知功能的永久损害有关,本文作者研究了一组接受ECT的忧郁症患者,在ECT治疗前及治疗后2年内定期检查,评定ECT对记忆功能的长期影响。方法:研究对象得符合以下忧郁症的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88.
目的 回顾分析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等国内文献资料中依达拉奉的不良反应.了解依达拉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其临床应用的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及所获文献的参考文献,对8645例患者进行不良反应分析,并对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随机对照试验研究应用Meta分析来全面分析依达拉奉的安全性.结果 依达拉奉不良反应最多见的是轻度氨基转移酶升高、肾功能异常及皮疹,不良反应(283例)占总例数(8645例)比例为3.27 % ;共纳入10项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Meta分析显示:依达拉奉+常规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OR=1.18,95 % CI 0.70-2.00,P=0.536)、氨基转移酶升高发生率差异(OR=1.23,95 % CI 0.57-2.68,P=0.595)以及肾功能异常(蛋白尿、肌酐升高、尿素氮升高)发生率差异(OR=1.65,95 % CI 0.57-4.79,P=0.353)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依达拉奉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很低,临床应用较为安全.  相似文献   
89.
90.
A total of 750 six-month follow-up records of myopia treated with excimer laser photorefracfive keratectomy (PRK) were analyzed. By 6 months, in group I (up to -6.00D, 587 eyes), uncorrected visual acuity was improved to 20 / 20 or better in 86.7% of treated eyes and 95.4% fell into the range of refraction of ± 1.00D. In group 2 (--6.25D to -ll.00D, 163 eyes), 74.5% of treated eyes had uncorrected visual acuity of 20 / 20 or better and 89.4% of the eyes were within ± 1.00D. The designed predictability of the two groups was the same (P〉0.1). The refractive stability from 3 to 6 month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not statistically different, and no severe complications were observed in these two groups. The excimer laser PRK for correcting myopia up to -I1.00D appears to be effective, predictable, stable and safe in this study. The ideal outcome may result from the precise ablation quality of excimer laser, its computerized surgical manipulation and an appropriate postoperative management including dete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