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耳鼻咽喉   396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5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33篇
预防医学   4篇
眼科学   37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4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Donald Harrison教授(唐纳德·哈里森,1925~2003)是一位杰出的耳鼻咽喉科先驱,在许多年里,曾经是英国唯一的一位耳鼻咽喉科教授,在英国以及英联邦国家享有很高的声誉。1987年,笔者在英国皇家国立耳鼻喉医院(Royal Na- tional Throat,Nose and Ear Hospital)短期学习时,曾经见到过Harrison教授,并且拍下了一张有纪念意义的照片。2003年Harrison教授因病在伦敦逝世,国际上许多耳鼻咽喉科杂志都刊发了讣告和/或纪念性文章,笔者根据相关资料,将Donald Harrison教授的生平及其对耳鼻咽喉科学的贡献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2.
本文观察了2月、10月和24月龄大鼠红细胞膜Na~ -K~ -ATP酶、全血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红细胞膜和血浆脂质过氧化物(LP0)水平,结果显示10月龄与2月龄组相比,Na~ -K~ -ATP酶活性增高24.16%.GSH-PX活性增高4o.07%.红细胞膜LPO增高44.44%,血浆LPO增高了102.72%;24月龄与10月龄组相比,Na~ -K~ -ATP酶活性下降45.16%,GSH-PX活性下降了22.3%,SOD活性下降12.32%,而红细胞膜LPO升高30.0%.由此认为上述5项指标可用于评估机体衰老情况  相似文献   
73.
关于第见脑神经可以发生肿瘤的最早证据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500年。1992年Pirsig等介绍了在奥地利发现的两具公元前2500年前的儿童尸体有内听道扩大,提示他们在生前患有神经纤维瘤病力型。公元1777年荷兰莱顿的病理学教授EduardSandfort最早清楚而完整地描述了一例死后尸检证实的听神经瘤。他描述道:肿瘤质地稍硬,不仅与听神经的下部相连,而且与面神经出入延髓处相连,肿瘤向内延伸到内听道内。Sandfort指出该肿瘤可以引起耳聋。19世纪初叶关于听神经瘤的个案报道很多,内容无非是生前症状、体征和尸检发现的关系,其中最早的文献当属18…  相似文献   
74.
王荣光 《山东医药》1993,33(4):23-23
我院1978~1991年收治食管贲门癌切除术后食管胃吻合区瘘7例,现就其防治问题试作讨论。一、临床资料1.性别与年龄:男4例,女3例。年龄41~68岁。2.手术方式:左胸内主动脉弓下吻合3  相似文献   
75.
气管切开术溯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古埃及的绘画中可以看出,早在公元前350O年,埃及人就做过切开气管的手术。据史料记载,亚历山大大帝(AlexandertheGreat)曾用匕首切开过一位濒死战士的气管。公元前1000余年的印度圣书中亦有气管切开的记载。Galen(公元131~2OI)是古代最著名的医生之一,也是最早提及气管切开术的人。此外,Rhazes,Avicenna,Avenzoar等人均描述过这一手术。1546年,AntonioMousseBrasavola做过喉切开术。1620年,NicholasHabicut记录了4例成功的气管切开术,但是,据GrayK.Thomas回顾,直到1825年,仅有12例可以证实的真正成功的气管切开…  相似文献   
76.
音叉的前身是餐叉。餐叉原本是希腊、罗马和日尔曼各部落的厨具,公元1000年左右,意大利宫庭才用来进餐。十六世纪时餐叉还属于奢侈品,到十八世纪才成为普通家庭的日用品。 Giovanni Felippo Ingrassia(1510~1580,意大利解剖学教授)是最早利用餐叉发现骨传导现象的人,也是第一个描述和命名镫骨的人。1546年他发现将振动的餐叉抵于牙齿上可以听到声音,这就是“Ingrassia现象”,也就是骨传导。可惜当时他没有发表这一发现,直到1603年才由他的孙子弥补了这件憾事。因此,人们常常归功于Girolamo Cardano于1550年最早描述了骨传导。第一个认识骨传导诊断意义的人是Hieronymus Capivacci(死于1589年)。100年后,Gunther  相似文献   
77.
鼻腔-鼻窦肿瘤侵犯颅底的CT与MRI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鼻腔-鼻窦肿瘤侵犯颅底无论在诊断方面,还是在治疗方面都是棘手的问题。为了准确判定肿瘤的原发部位、大小及侵犯范围,影像学检查至关重要。1993年1月至1995年1月,收集了12例鼻部肿瘤侵犯颅底病人的临床与影像学(CT与MRI)资料,结果发现:①鼻腔-鼻窦肿瘤侵犯颅底的病人平均年龄偏低,本组12例的平均年龄为34岁;②对有鼻塞,鼻出血等鼻部症状的病人伴眼部症状时,应引起临床医师的高度重视;③从观察鼻腔。鼻窦肿瘤是否有颅底受累的角度看,以冠状位CT扫描最为适宜;④CT可以较好地显示筛骨水平板、筛骨纸样板、颅底等骨性结构,MRI能很好地显示脑膜、脑、视神经、颈内动脉等软组织改变,并可以清楚地显示肿瘤的边界。在临床工作中,CT的费用比MRI低廉,而且更为普遍,对怀疑有颅底侵犯的病人,应首先做CT检查,为了更好地观察颅底软组织的受累情况,以决定手术的可行性及手术方法,最好加做MRI检查。  相似文献   
78.
79.
闭式二尖瓣分离术62例临床体会山东电力医院(250001)王荣光,王骏芬,姜先洲,路才尚我们对62例患者施行闭式二尖瓣分离术,现报告并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62例中,男23例,女39例;年龄18~49岁。心悸气短病史1~20年。有咯血史(1个月~11年...  相似文献   
80.
把一种物质放在外耳道内或残余鼓膜表面,以提高听力和减少耳漏,这种物质被称做人工鼓膜(artificial tympanic membrane)。关于人工鼓膜的报道最早可追溯到1640年,但是,直到19世纪人工鼓膜才被广泛应用。在整个19世纪里,报纸、杂志、广播、电视到处充斥着人工鼓膜的广告,原本是一些病人的聪明发明,到后来却变成了庸医为牟取暴利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