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4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4篇
儿科学   9篇
基础医学   15篇
临床医学   72篇
内科学   14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68篇
预防医学   83篇
药学   33篇
中国医学   18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91.
目的 拟合ARIMA模型对迁安市乙肝发病趋势进行时间序列分析和预测,为乙肝预警系统提供决策依据.方法 收集迁安市2004年1月~2010年12月乙肝月发病率资料,利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拟合ARIMA模型并预测2011年乙肝逐月发病率.结果 拟合最佳模型为ARIMA(0,1,1)(1,1,0)12,残差为白噪声序列,预测值与实际值的平均相对误差为0.133,预测结果较为可靠.结论 利用ARIMA模型进行乙肝发病率的短期预测,预测结果符合当前的发病现状及采取的防治措施,能够对乙肝的早期预警模型的建立提供借鉴,从而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292.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472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诊断与治疗经验,并分析其相关问题。方法:对472例诊断为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进行总结、分析,探讨其发病机制、诊断标准与治疗方案。结果:本组472例患儿均以急性腹痛或反复腹痛就诊,有上呼吸道症状者占74.58%,伴有恶心呕吐者占45.55%,27例右下腹可摸到肿大的淋巴结。超声检查472例均可探及多个大小不等的低回声结节。所有病例均给予抗炎,抗病毒治疗,5~10d症状消失。随访425例,随访6d至6月,腹部B超复查肠系膜淋巴结均明显缩小,纵横径比值(L/S)小于2。结论: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高频彩超是首选检查方法。抗炎、抗病毒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293.
[目的]分析吕梁市离石区流行性腮腺炎(腮腺炎)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控制腮腺炎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离石区2008~2009年《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腮腺炎报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8~2009年全区累计报告腮腺炎病例152例,年均发病率为30.28/10万。其中,2008年发病72例,发病率为29.24/10万;2009年发病80例,发病率为31.29/10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52例病人,发病时间为1~3月的25例(占16.45%),4~6月的54例(占35.53%),7~9月的27例(占17.76%),10~12月的46例(占30.26%);发病年龄以<15岁发病为主占90.79%,其中3~14岁儿童发病最多占87.50%;发病职业构成以学生(占69.08%)和幼托儿童(20.39%)为主。年均发病率,男性为32.18/10万,女性为28.28/10万(P>0.05)。[结论]2008~2009年离石区腮腺炎发病率略高于全国发病水平,有上升趋势,主要以3~14岁的学生和幼托儿童发病为主,为今后预防控制的重点。  相似文献   
294.
王翠玲  李霞  王瑞玲  郭楼英  梁翠林 《疾病监测》2012,27(8):667-669,672
目的 分析2007-2011年山西省吕梁市离石区淋病、梅毒的流行特征,为今后制定针对性防治策略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对2007-2011年离石区《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报告的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 结果 近5年来,离石区累计报告淋病183例,无死亡病例,年均发病率为13.57/10万。2010年之前发病率逐年增高,由2007年的9.90/10万增长到2010年的17.97/10万,2011年发病率下降至14.99/10万。累计报告梅毒病例678例,无死亡病例,年均发病率为50.28/10万。发病率逐年增长,从2007年的17.02/10万增长至2011年的66.22/10万。梅毒分期中,以隐性梅毒为主,占61.06%。其次为Ⅰ期梅毒,占24.34%。淋病、梅毒的发病年龄均集中在20~49岁,分别占70.49%和61.36%。淋病各年龄组均是男性多于女性。梅毒小年龄组女性多于男性,大年龄组则是男性多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职业分布中两者均以农民、民工和家务及待业为主。 结论 离石区梅毒总体发病呈上升趋势。目前应进一步加强梅毒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尤其是隐性梅毒的危害,采取有效的检测、治疗和干预措施,遏制梅毒的进一步流行,降低梅毒的发病率。由于梅毒与艾滋病之间的密切关系,使得控制梅毒的发病率对于控制艾滋病的流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95.
目的:观察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2(rhIL-12)对食蟹猴的长期毒性。方法:食蟹猴皮下注射给予rhIL-12,剂量分别为0.5,5和40μg·kg-1,每周3次,共13周。检测指标包括临床症状、血液学、血生化、免疫、血清抗体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rhIL-12给药后导致动物出现腹泻、面部及眼睑部肿胀、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溃疡、及注射局部红斑和硬结等临床症状,并出现贫血和白细胞分类异常,血液生化指标出现肝脏转氨酶升高,免疫学指标出现外周血总T淋巴细胞比例增加,CD4细胞百分率下降,CD8细胞百分率增加。第7次给药后,给药组动物产生了rhIL-12抗体。结论:食蟹猴皮下注射给予rhIL-12,毒性靶器官和组织为血液系统、肝脏、心脏、肾脏和淋巴结等免疫调节系统,其安全剂量为0.5μg·kg-1。  相似文献   
296.
临床医学是一门应用学科,教学活动中实践教学占有重要地位,然而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使我国本科临床医学教育中的实践教学步履维艰。如何创新临床医学实践教学,提高本科临床医学教育质量,是每一个从事临床医学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在临床医学实践教学中建立导师制教学平台,缩小教学单位,重塑师承关系,逐步实现教育个体化的观点。学生在这种实践教学中不仅能学习知识和掌握专业技能,更能够提高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从而提高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297.
目的 评价不同免疫策略下水痘疫苗在学校水痘暴发疫情中的保护效力.方法 在2019年中山市发生水痘暴发疫情的学校中,选取病例数较多(>5例)的班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方法评价水痘疫苗的保护效力.结果 共有10个班级418名学生纳入研究,水痘疫苗总接种率为83.5%(349/418),1、2剂次接种率分别...  相似文献   
298.
目的 探讨医护同组后护理组长规范化健康宣教对病人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我科护理组长自2011年1月~2011年12月医护同组,并规范了健康宣教的内容(饮食、运动、服药、心理护理、诱因与预防)与方法(护理组长跟医生查房掌握实时病情,贯穿入院、住院、出院),并注意与病人的沟通技巧,从而改变病人的不良行为和饮食习惯、合理安排休患与运动,保持情绪稳定,掌握疾病知识和用药知识等.结果 我科整体护理质量提高,科室病人满意度提升至医院前五名.结论 医护同组护理组长规范化的健康宣教方法与健康宣教内容,对提高病人满意度有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299.
目的 分析迁安市2007 - 2010年布鲁杆菌病(简称布病)的流行特点,为制订布病的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2007 - 2010年布病疫情资料来源于“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人口资料来源于“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的基本信息系统”,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7 - 2010年共报告了86例布病患者,男性68例,女性18例,男女比例3.78:1。年龄主要集中在20~55岁,并以40~<45岁组患病最多,所有患者均为本地感染,职业多为畜产品收购、加工和养殖人员。建昌营镇报告病例最多,为51例,占59.30%。其中,2007年,报告发病13例,报告发病率为2.01/10万(13/647 983),2010年共报告了39例布病患者,报告发病率为5.63/10万(39/657 380),呈波动上升的趋势。2007年仅有2个乡(镇)发生布病,到2010年波及全市的8个乡(镇)和城区。结论 迁安市的布病疫情有扩散蔓延的趋势,建议政府加强对牲畜的检疫和染疫病畜的及时处理,在重点加强建昌营镇布病防治工作的同时,加强全市的布病防治工作。同时加大布病的宣传力度,提高职业人群的自我保护意识,防止疫情进一步扩散蔓延。  相似文献   
300.
心脏某一起搏点比主导节律(通常是窦性心律)提前发出激动,引起心脏提早除极称期前收缩.根据异位起搏点位置的不同,可分为室上性期前收缩(房性、房室交界性、窦性)和室性期前收缩.其中以室性最常见,房性次之,房室交界性少见,窦性非常少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