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3篇
口腔科学   82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1篇
综合类   24篇
预防医学   2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Goldenlar综合征是一种先天性多器官畸形并发的罕见疾病。本文报告1例Goldenlar综合征合并血管瘤病例,结合相关文献,对该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62.
目的:研究凋亡调控基因livin和caspase-3在婴幼儿血管瘤组织中的表达及与细胞凋亡的关系,探讨其变化对血管瘤病程演化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血管瘤组织标本中livin和caspase-3的表达,同时采用末端转移酶介导的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染色(TUNEL)技术检测血管瘤细胞的凋亡情况。应用SPSS17.O软件包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Caspase-3阳性表达率在增殖期和消退期血管瘤分别为42.31%和81.82%,2组之间差异显著(P<0.01);Caspase-3在血管畸形和正常皮肤组织不表达或低表达。Livin阳性表达率在增殖期和消退期血管瘤分别为88.46%和31.82%,2组之间差异显著(P<0.01);Livin在血管畸形和正常皮肤组织不表达或低表达。Livin与caspase-3的表达呈负相关(r=-0.539,P<0.01)。血管瘤消退期细胞凋亡显著高于增殖期,在血管瘤内皮细胞中,Livin与凋亡呈负相关(r=-0.640,P=0.004),而caspase-3与凋亡呈正相关(r=0.471,P=0.042)。结论:Livin和caspase-3与血管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3.
目的 探讨Fisher法亚解剖单位修复术在不完全性单侧唇裂修复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裂隙侧鼻小柱基底为起点,向下做与健侧人中嵴镜像对称的直线切口,在唇红嵴上方折向裂隙近中侧唇峰点.这两条折线拉直后可产生约1mm的延长效果.如果唇峰仍然下降不足,在折点处插入一个小三角瓣.鼻底部切口围绕裂隙侧鼻小柱基底皱褶至鼻腔,保留裂隙远中侧鼻槛,并在裂隙远中侧唇部设计与裂隙近中侧创面相吻合的切口.利用侧方唇的唇红三角瓣修复近中侧唇红缺损.结果 26例术后即刻观测到两侧唇峰等高,两侧鼻底等宽.随访3~24个月,1例唇高下降不足,25例两侧人中嵴及唇弓嵴协调,鼻底切口隐蔽,小三角瓣处无明显瘢痕.结论 Fisher法单侧唇裂亚解剖单位修复术可以有效降低裂隙侧唇峰,术后瘢痕与唇鼻部亚解剖单位分区线吻合,技术易于掌握.  相似文献   
64.
目的:观察0.5%马来酸噻吗洛尔滴眼液联合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中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颌面外科收治的63例血管瘤患儿,其中20例采用0.5%马来酸噻吗洛尔滴眼液联合普萘洛尔治疗(A组),24例采用单纯口服普萘洛尔治疗(B组),19例采用局部外用0.5%马来酸噻吗洛尔滴眼液治疗(C组),治疗后随访3-12个月。采用SPSS 18.0软件包对结局数据进行Ridit分析,比较3组的疗效差异及显效时间。结果:A组有效率为90%,B组有效率为62.5%,C组有效率为68.4%。通过对3组患儿3个月、6个月及9个月复诊的显效情况进行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与B组、C组相比,A组治疗显效时间较快(P〈0.05)。3组中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局部外用0.5%马来酸噻吗洛尔滴眼液联合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血管瘤安全有效。与单纯用一种药物相比,联合用药见效快、疗程短、效果显著、不良反应更少,尤其对于大范围及眶周血管瘤,可作为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5.
目的 :局部涂抹0.5%马来酸噻吗洛尔溶液联合口服普萘洛尔与单纯口服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血管瘤60例,评价其近期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随机抽取局部涂抹0.5%马来酸噻吗洛尔溶液联合口服普萘洛尔的患儿及单纯口服普萘洛尔治疗血管瘤的患儿各30例,用药前检查结果无异常,用药前、后1 h观察其心率、血压变化;服药后1个月观察有无呕吐、嗜睡、腹泻、局部皮肤反应、肢端发冷及低血糖症状等。采用SPSS 1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2组不良反应例数无显著差异,用药前、后1h内血压、心率变化不明显。结论:局部涂抹0.5%马来酸噻吗洛尔溶液联合口服普萘洛尔与单纯口服普萘洛尔的近期不良反应发生率相近,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66.
目的探讨预构软骨皮瓣血管化过程中软骨细胞的生长代谢情况.方法 42只新西兰白兔分为7个组,将其左耳中央动静脉束及带软骨膜软骨,植于额顶部皮瓣下,并应用酶组织化学技术,分别在术后3天、1周、2周、3周、4周、5周、6周,观察软骨细胞琥珀酸脱氢酶活性的变化.结果术后3天至2周,移植软骨琥珀酸脱氢酶活性降低,细胞出现不同程度地退行性改变;3周以后,酶活性开始升高,并有新生软骨细胞出现;5、6周,酶活性基本恢复正常.结论血管束植入后5、6周,可以启动预构软骨组织瓣进行游离或带蒂移植.  相似文献   
67.
目的:探讨上颌骨骨折合并泪道损伤的处理方法,以及早期处理的重要性。方法:回顾分析27例上颌骨骨折合并泪道损伤的临床资料,按外伤后治疗时间早晚分为2组:伤后10d以内组和10d以后组。泪道损伤患者根据不同的损伤情况给予局部抗生素点眼,冲洗泪道和泪道置管、泪小管吻合术、激光泪道成形术等相应手术治疗,以患者溢泪消失、泪道冲洗通畅为治愈指标。采用χ2检验分析2组间的疗效差异。结果:10d以内组16例经治疗,15例泪道通畅;10d以后组11例经治疗,5例泪道通畅。2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上颌骨骨折合并泪道损伤应引起口腔颌面外科医生的足够重视,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8.
在口腔颌面部,下颌骨由于其面积较大,位置突出,因此在受到外力打击时,骨折发生率较高。目前,大多数临床医生所采用的治疗方法依然是传统的颌间牵引固定,这种方法虽然简便易行,但仍存在一些不可避免的缺点〔1〕。近年来,在临床上较为广泛地应用的微型钛板内固定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我科自1997年以来应用该方法对56例下颌骨骨折进行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56例患者中,男性38例,女性18例,年龄在16~54岁之间,平均39-4岁,其中单侧下颌角区骨折4例,单侧颏孔区骨折18例,正中…  相似文献   
69.
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支架材料作为骨组织工程学的关键环节,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就骨组织工程学不同支架材料的优缺点、研究现状及前景进行综述,希望能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0.
目的:研究血管束植入后,预构组织瓣中移植软骨细胞酶活性的变化,探讨预构软骨皮瓣的启动时机。方法:选用24只新西兰白兔,将左耳中央动,静脉束及带软骨膜的软骨植于额顶部皮瓣下,并应用酶组织化学技术,血管墨汁灌注等实验手段,观察移植软骨细胞酶活性在移植早期的改变。结果:随着时间的推移,移植软骨在经历细胞代谢由低到高的变化过程后,当血运重新建立时,软骨膜下出现成软骨现象。结论:血管束植入后5-6周,新生软骨细胞趋于成熟,此时可以启动预构软骨组织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