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3篇
口腔科学   82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1篇
综合类   24篇
预防医学   2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21.
目的 探讨表皮生长因子 (EGF)对颌下腺细胞在胶原海绵支架上黏附的影响。方法体外原代培养SD鼠颌下腺细胞 ,并传至第 2代 ,将其分别接种于含表皮生长因子修饰的胶原海绵上 ,和不含表皮生长因子修饰的胶原海绵上。于接种后 7d取材 ,进行细胞计数计算细胞贴附率 ;苏木素 伊红 (HE)染色 ,扫描电镜观察等检测。结果 实验组含有EGF ,细胞贴附率为 73 .1% ,对照组不含EGF ,贴附率为 62 .8% (P <0 .0 5 ) ,HE染色及扫描电镜观察也证实 :实验组的颌下腺细胞在胶原海绵支架上黏附 ,增殖及分化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EGF对颌下腺细胞在胶原海绵上的黏附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2.
带耳大神经的胸锁乳突肌肌瓣在腮腺癌手术修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腮腺深叶癌根治手术切除后,面部凹陷畸形及面神经缺损进行功能性修复的新方法,并评价临床疗效。方法对12例腮腺深叶癌侵袭周围骨质的患者,采取开放面神经管,将癌瘤、腮腺、受累面神经及周围骨质(包括乳突、茎乳孔、茎突及下颌升支后缘)扩大切除,利用面神经管内段正常的神经干断端与胸锁乳突肌肌瓣相连的耳大神经进行吻合,同时利用胸锁乳突肌肌瓣填充凹陷畸形。结果开放面神经管利用耳大神经胸锁乳突肌肌瓣功能性修复的方法,9例腮腺区凹陷畸形明显恢复常态,2例因肿瘤复发再次手术切除留有明显凹陷畸形,1例因局部感染,组织液化,肌肉萎缩,出现凹陷。面神经功能完全恢复,恢复时间最短为12周,最长20周,平均163周。同时提高了肿瘤的局部控制率。结论开放面神经管腮腺癌根治术,用耳大神经-胸锁乳突肌肌瓣即时修复,既达到了面部凹陷畸形的整复,又实现了面神经的功能性修复,同时减少肿瘤的局部复发,符合功能外科修复的发展要求,是一种临床应用效果比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3.
植入血管束预制轴形皮瓣移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不同植入方式对血管束植入预制轴形皮瓣后,血管束发芽形成血管网与皮瓣之间沟通的影响。方法:选用新西兰大白兔18只,动物左侧为A组(即血管束通过皮管方式移植到颈部)。动物右侧为B组(即血管通过皮下隧道移植到颈部)。血管束移植后4周,进行血管灌注检查及皮瓣移植手术。结果:两组血管灌注检查结果相似,移植后皮瓣成活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动物实验结果显示两种方式预制皮瓣可以取得相同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4.
目的为解决由各种原因引起的面颌部洞穿性缺损的修复问题。方法采用两个带蒂的组织瓣搭配使用修复面颌部洞穿缺损45例,共用组织瓣90个。其中胸三角皮瓣58个(占64%),依次是颈阔肌肌皮瓣,胸大肌肌皮瓣,额部皮瓣,胸锁乳突肌肌皮瓣,背阔肌肌皮瓣等。结果45例洞穿性缺损所用90个组织瓣中全部成活及绝大部分成活者87个,成活率达97%,全部或大部分坏死的3个(占3%)。结论面颌部洞穿性缺损即刻修复是可行的。修复洞穿缺损有多种皮瓣、肌皮瓣可供选择;提出胸三角皮瓣、颈阔肌肌皮瓣、胸大肌肌皮瓣等是修复面颌部洞穿性缺损的优质组织瓣。临床应用中取得了功能与外形同时修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5.
应用改良Millard方法在修复单侧完全性唇裂的同时矫正鼻畸形,临床上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通过对48例患儿的临床观察,此方法不仅可以使唇裂患儿患侧唇高下降充分、弓背曲线对称、唇的形态自然,而且可以使鼻畸形得到完全或大部分矫正。  相似文献   
126.
皮瓣移植在面颈部瘢痕挛缩畸形修复中的应用王绪凯,王佐林,王玉新,葛淑芬,李瑞武,李俊林,兰行简(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华淑梅(东电中心医院口腔科)关键词面颈部瘢痕,皮瓣修复,皮瓣移植面颈部由于烧伤、感染、损伤等原因形成瘢痕挛缩畸形,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7.
鼻唇沟皮瓣在鼻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鼻唇缺损修复重建的一种方法 ,评价鼻唇沟瓣修复鼻唇缺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12例患者应用鼻唇沟瓣修复其鼻唇部组织缺损.缺损部位包括鼻背、鼻尖、鼻翼、鼻面沟、上唇及下唇等 ,最大缺损面积约3.5 cm×4.5 cm.皮瓣沿鼻唇沟走行方向设计,蒂宽1.5 cm,长度根据缺损范围确定,长宽比例不超过31.结果 12例皮瓣全部成活 ,外形恢复满意,皮瓣质地、色泽均与周围皮肤接近,触痛觉及温度觉存在.鼻唇沟瓣取材方便,供区瘢痕隐蔽,畸形不明显.结论 鼻唇沟皮瓣是鼻唇缺损修复的理想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28.
目的 研究巨噬细胞抑制因子1(macrophage inhibitory cytokine-1,MIC-1)与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以及p53在婴幼儿血管瘤中的表达及其关系,探讨MIC-1在血管瘤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血管瘤组织标本中MIC-1和VEGF、p53的表达情况,分析MIC-1与VEGF、p53在不同时期婴幼儿血管瘤中表达的相关性。采用SPSS17.0软件包进行χ2检验、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结果:MIC-1在增殖期和消退期血管瘤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5.19%和34.78%,2组之间差异显著(P<0.01);VEGF在增殖期和消退期血管瘤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6.30%和43.48%,2组之间差异显著(P<0.01);p53在增殖期和消退期血管瘤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1.48%和30.43%,2组之间差异显著(P<0.01);MIC-1在血管畸形和正常皮肤组织中不表达或低表达。MIC-1与VEGF的表达呈正相关 (r=0.613,P<0.01),与p53的表达也呈正相关(r=0.753,P<0.01)。结论:MIC-1可能与血管瘤的发病及发展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29.
随着骨组织工程研究的迅速发展,寻求能够作为细胞移植及引导新骨生长的支架,以充当细胞外基质的替代物成为研究的主要热点之一。目前国内外学者尝试利用生物材料复合技术,通过调节复合材料的比例及相应的组合方式使其发挥各自的优点,进而制作出理想的支架材料。本文分别就丝素蛋白、壳聚糖以及丝素蛋白-壳聚糖复合生物材料的结构、性能及其在骨组织工程的应用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0.
<正>McCune-Albright综合征(McCune-Albright Syndrome)是一种罕见的鸟嘌呤核苷酸结合蛋白(G蛋白)病,临床以多发性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皮肤斑片状色素沉着及性早熟为最常见症状。口腔颌面部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