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6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7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 通过比较神经根沉降征在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减压术前后的变化,来研究神经根沉降征与硬膜外压力变化的关系,为SedSign的形成机制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本研究选取20例患者,分为阳性SedSign组和阴性SedSign组,阳性SedSign组(n=10)为最小硬膜囊横截面积(cross-sectional area,CSA)< 80mm2、行走距离< 50m、阳性SedSign、单节段中央型LSS患者;阴性SedSign组(n=10)为最小CSA >120mm2、50m<行走距离< 500m、阴性SedSign、非LSS患者(单节段的腰椎滑移患者或单节段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所有患者经后路椎管减压术,术后评估手术疗效好代表其减压的彻底性,术后4~30个月复查腰椎MRI,分别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神经根沉降征的变化。结果 阳性SedSign组内10例患者术后阳性SedSign出现部位仍然为阳性,阴性SedSign组内10例患者手术后SedSign仍为阴性。结论 虽然腰椎管减压手术降低了椎管狭窄段硬膜外压力,但是神经根沉降征无改变,故椎管狭窄段硬膜外压力增高可能不是形成阳性SedSign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CT定位下椎体成形术在治疗新鲜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因骨质疏松引起椎体新鲜压缩性骨折而接受CT定位下经皮椎体成形手术的47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47例均能一次性完成椎体成形术,5例骨水泥经骨折缘漏入椎体侧缘及前缘,漏出量均较少,1例出现静脉返流;3例疼痛完全缓解,42例疼痛部分缓解,2例疼痛轻度缓解。结论 CT定位下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体压缩骨折是一项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胸腰椎骨折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目前广泛采用的后路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能有效重建椎体高度,间接复位骨折块,恢复生理曲度,纠正后突畸形,近期疗效明显。但骨折复位后形成的“空壳样”椎体不易骨性愈合,造成椎体矫正度丢失、内固定松动断裂等,从而产生腰背疼痛等后遗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经后路椎体次全切除三柱重建治疗不稳定性胸、腰椎单发爆裂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5年 1月至 2009年 3月, 采用该术式治疗不稳定性胸、腰椎单发爆裂型骨折患者 30 例, 男 22例, 女 8例;年龄 17~58岁, 平均 36岁。手术采用后正中入路, 切除伤椎的一侧椎板、椎弓根及 关节突, 创建后外侧通道, 然后行椎体次全切, 椎间植入钛网或人工骨笼, 后路椎弓根内固定重建脊柱三柱的稳定性。随访时进行 X线和 CT检查, 比较术前、术后和随访时的伤椎高度、Cobb角、椎管狭窄分级及植骨融合情况。结果 30例均获得随访, 平均随访 28个月(18~48个月)。手术后胸、腰椎生理曲度恢复满意, Cobb角及伤椎高度与术前相比得到明显改善;椎管狭窄分级, 术前 2级 8例、3级 22例, 术后均为 0级;神经功能明显恢复, 术后 Frankel分级: A级 1例、B级 1例、C级 3例、D级 9例、E级 16 例。结论 经后路椎体次全切除及三柱重建治疗不稳定性胸、腰椎单发爆裂型骨折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并且具备前后联合入路手术的优势, 为治疗不稳定胸、腰椎单发爆裂型骨折提供一个理想的选择。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穿刺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的57例患者,累及69个椎体。在CT引导下,经皮穿刺两侧椎弓根,使用球囊扩张,改善椎体高度和使椎体内造成空腔,注入骨水泥。结果:69个压缩椎体其前缘和中部的压缩程度术前为(15.36±3.27)mm和(11.24±3.16)mm,术后为(10.89±3.23)mm和(5.17±1.98)mm,手术前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Cobb角由术前的26.89°±6.41°,矫正至术后18.13°±3.45°,手术前后差异有显著性(P<0.01),表明压缩程度有明显改善。骨水泥向椎间隙少量渗漏3例,向椎体侧旁软组织少量渗漏4例,向椎体后缘、后纵韧带前面少量渗漏1例,渗漏发生率11.69%(8/57),无1例导致临床症状。结论:CT引导下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穿刺定位准确、止痛效果明显、矫正后凸畸形特点。该手术属非血管性介入,多排螺旋CT三维重建引导下对骨科临床手术有较好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桡侧副血管蒂肱骨远端骨膜瓣在肱骨中下段粉碎性骨折及骨不连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对8例肱骨中下段粉碎性骨折的患者在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的同时,取桡侧副血管蒂肱骨远端骨膜瓣包绕骨折端。结果随访3~6个月,无一例骨折出现骨不连及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结论桡侧副血管蒂肱骨远端骨膜瓣移位术是治疗肱骨中下段粉碎性骨折及骨不连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已被广泛应用于颈椎退行性变和创伤的治疗,但该术式有骨不连、植骨块滑脱和椎节塌陷等并发症[1]。使用颈前路钢板螺钉内固定有助于重建脊柱的稳定 ,并明显提高植骨的融合率 [3]。2001年10月~2002年9月 ,我院采用颈前路减压、自体髂骨植骨、ZEPHIR颈前路钢板系统内固定术治疗颈椎病变42例 ,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1一般资料本组42例 ,其中男35例 ,女7例 ;年龄19~65岁 ,平均年龄(45.2±2.0)岁。颈椎间盘突出症36例 ,病程3~62个月 ,平均21个月 ;颈椎骨折脱位6例 ,伤后1h~12d入院,平均5d。1.2手术方法患者仰卧位 ,气…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钛网植骨融合在脊柱外科中的运用及其早期下沉因素,并提出相应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4月至今在我院行颈前路钛网植骨融合术的各类颈椎疾患患者60例和胸腰椎前路钛网植骨融合术的各类胸腰椎疾患患者45例,观察患者骨密度、钛网修剪、终板处理情况、放置情况、钢板类型及椎体撑开情况等,根据影像学表现判定植骨融合标准和钛网沉降率。结果:所有病例均获得骨性融合。有6例颈椎患者发生钛网沉陷,沉降率为10%,而胸腰椎患者无一例发生钛网下沉,沉降率为0%(P〈0.05)。4例发生钛网下沉的颈椎患者无临床表现,2例患者出现颈肩痛,颈托固定3个月后缓减。结论:正确使用钛网及自体碎骨块能获得满意的骨性融合。  相似文献   
19.
创伤性多节段胸腰椎骨折的损伤机制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由于高层建筑事故及恶性交通事故的增多,多节段胸腰椎骨折呈逐渐增加趋势。由于该病损伤暴力大,致伤机制复杂,诊治棘手。自2003~2007年笔者治疗多节段胸腰椎骨折39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磷酸酶(MKP-1))在大鼠脊髓损伤后表达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假手术对照组.实验组采用改良Allen'S打击法制作脊髓损伤动物模型,假手术对照组同法暴露脊髓,但不损伤脊髓.两组大鼠术后24 h取手术段脊髓,用苏木精一伊红染色观察损伤脊髓组织病理变化和检测脊髓标本损伤段的MKP-1蛋白的表达的差异.结果 实验组脊髓HE染色显示存在大量出血坏死后形成的囊腔,组织和神经细胞水肿以及神经纤维溶解消失.免疫组化结果 发现,术后第24h实验组MKP-1阳性细胞数为(5.12±0.81)个/m2,阳性细胞密度为(104.58±6.32),MKP-1的表达量明显低于假手术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17.24、8.75,P均<0.05).结论 脊髓组织受重物打击后可下调MKP-1蛋白的表达,而这可能是脊髓损伤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