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9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24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47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71.
 本文从信息系统,包括药用植物文献检索、信息资料的储存;资料整理;协助天然产物的 成分鉴定和结构测定,生药鉴定以及逻辑判断等几个方面介绍电子计算机在药用植物研究方面的应 用。目前电子计算机在药用植物研究的应用上已经取得了较大的进展。由于我国在这方面的工作开展 较晚,今后更需加快步伐,迎头赶上。  相似文献   
72.
枇杷叶中三萜酸类成分及其抗炎、镇咳活性研究   总被引:48,自引:1,他引:4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对常用中药枇杷叶[Eriobotrya japonica(Thunb.) Lindl.] 的化学和药效学进行研究,寻找与其功能主治相吻合的有效成分。方法 利用溶剂提取、萃取、柱色谱和化学衍生化方法进行分离,根据化合物的光谱数据(IR,MS,1H-NMR,13C-NMR)和理化性质鉴定其结构;根据其功能主治设计抗炎、镇咳药效学模型,对其萃取部位和所得单体成分进行抗炎、镇咳活性研究。结果枇杷叶乙醇提取物的醋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物对二甲苯引起的小鼠耳肿胀有明显抑制作用,对枸橼酸喷雾引起的豚鼠咳嗽有明显的止咳作用。从正丁醇萃取物中分离得到6个三萜酸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Ⅰ),2α-羟基齐墩果酸(maslinic acid,Ⅱ),乌苏酸(ursolic acid,Ⅲ),2α-羟基乌苏酸(2α-hydroxyursolic acid,Ⅳ),坡模酸(pomolic acid,Ⅴ)和蔷薇酸(euscaphic acid,Ⅵ),其中坡模酸系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乌苏酸、2α-羟基齐墩果酸和总三萜酸对二甲苯引起的小鼠耳肿胀显示很强的抗炎活性;乌苏酸和总三萜酸还对枸橼酸喷雾引起的豚鼠咳嗽有止咳作用。结论枇杷叶中的三萜酸类成分是与其功能主治相吻合的活性成分,其中含量较高的乌苏酸可作为评价枇杷叶药材质量的指标性成分。  相似文献   
73.
灵芝为多孔菌科灵芝属真菌,中医临床用药主要为赤芝(Ganoderma Lucidum)和紫芝(Ganodermasinense),国内栽培品以赤芝为主。历代医药学家将其列为上品,具“益心气,补中,增智慧,不忘”之功效,是滋补强壮、扶正固本的珍贵药物。主要含有三萜、多糖、生物碱和氨基酸多肽等,具有增强免疫、抗疲劳和促进学习记忆等作用,临床用于治疗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疾病及抗肿瘤。本实验通过对野生灵芝和栽培灵芝药理作用的比较,为栽培灵芝的临床应用提供科学数据。  相似文献   
74.
综述了近年来对中药远志药理活性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为进一步开发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5.
安神中药药理研究方法综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彭博  刘新民  王立为 《中草药》2005,36(8):1257-1260
安神中药药理研究的主要实验方法有自主活动测试(抖笼法、空场实验、洞板实验等)、睡眠实验、对抗中枢兴奋实验。关于自主活动主要的评价指标有动物的活动次数、走格数、运动路程、钻头次数及持续时间;睡眠实验的指标有睡眠动物数、睡眠潜伏期和持续时间;对抗中枢兴奋实验的指标有惊厥动物数、惊厥潜伏期和持续时间。针对现有的实验方法、评价指标及其意义进行综述,为建立适合中医药特点的安神中药药理研究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6.
尖萼耧斗菜中黄酮类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5,他引:13  
目的:对尖萼耧菜斗菜进行化学成分研究。方法:利用各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分析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5个黄酮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芫花素,芹菜素,木樨草素,当药甙,日本椴甙。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77.
狭序唐松草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对狭序唐松草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用色谱法和光谱技术分离鉴定其化学成分。结果:从狭序唐松草地上部分出离出6个成分,分别是原儿茶酸,咖啡酸,香豆酸,山奈酚,β-谷甾醇和N-methylcorydaldine。结论:6个成分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获得。  相似文献   
78.
鞭柱唐松草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鞭柱唐松草根Thalictrum smithii分离鉴定了4个化合物,24S-环菠萝蜜烷-3β,16β,24,25,30-五醇-3-O-(2-O-β-D-木糖基)-β-D-木糖苷(I)、β-胡萝卜苷(Ⅱ)、小檗碱(Ⅲ)和5-羟基-4'-甲氧基黄酮7-O(6-α-L-鼠李糖基)-β-D-葡萄糖苷(Ⅳ),其中I为一新的天然产物,并应用光谱和化学方法鉴定了其结构。  相似文献   
79.
四种山楂果实抗氧化及降血脂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四种山楂果实的抗氧化及降血脂作用。方法:检测山楂果实在体外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作用;测定山楂果实对小鼠血清超氧歧化酶(SOD)活性及血脂的作用。结果:山楂、野山楂和云南山楂果实在体外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有较强的清除作用。山楂、山里红和野山楂果实对正常小鼠随增龄引起的SOD活性降低,TG、TC升高,HDL—C/TC比值下降有显著的作用。结论:山楂、山里红和野山楂均具有明显的抗氧化及降低血脂的作用。  相似文献   
80.
自鞭柱唐松草根Thalictrum smithii分离鉴定了4个化合物,24S-环菠萝蜜烷-3β,16β,24,25,30-五醇-3-O-(2-O-β-D-木糖基)-β-D-木糖苷(I)、β-胡萝卜苷(Ⅱ)、小檗碱(Ⅲ)和5-羟基-4'-甲氧基黄酮7-O(6-α-L-鼠李糖基)-β-D-葡萄糖苷(Ⅳ),其中I为一新的天然产物,并应用光谱和化学方法鉴定了其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