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机械通气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肺部弥漫性损害,以顽固的低氧血症、呼吸窘迫、肺顺应性下降和肺部弥漫性渗出为主要特点.ARDS是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的严重阶段,其发病机制复杂,病死率高.目前机械通气仍然是最重要的治疗手段,机械通气可以改善机体的氧合,防止进一步发生多脏器功能衰竭(multiple organ failure,MOF).虽然目前在改善通气方面的措施很多,但临床应用效果时好时坏,较难评价临床效果,争议较大,因此很有必要进行归纳、总结.据近年新的文献报道,对ARDS的机械通气方面的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监测严重脑损伤患者颈静脉氧饱和度的意义。方法选择多种原因引起的脑损伤患者42例,通过呼吸循环支持生命体征平稳,动脉氧饱和度达1左右时,通过颈内静脉插管采血测定颈内静脉氧饱和度(SjO2),并分析其与颅内压(ICP)、脑灌注压(CCP)和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间的关系。结果颈内静脉氧饱和度(SjO2)与ICP呈显著负相关,与脑灌注压(CCP)和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正相关。结论SjvO2可以间接反应重型颅脑损伤后脑循环状态,SjvO2下降多提示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治疗猝死型急性肺栓塞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06年9月至2010年5月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肺栓塞行溶栓治疗患者42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溶栓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20例(行rt-PA溶栓治疗),对照组22例(行尿激酶溶栓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抢救后存活17例,死亡3例,存活患者中溶栓有效率为88.2%,对照组存活患者16例,死亡6例,存活患者中溶栓有效率为87.5%,两组溶栓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rt-PA与尿激酶在溶栓效果及不良反应方面无明显差异,在抢救猝死肺栓塞患者方面,rt-PA更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4.
通过早期持续的血液净化、突破常规的手术止血、个体化的呼吸支持以及合理的营养支持等高级生命支持方式历时74天成功抢救1例急性心肌梗死致心脏性猝死、超大剂量肾上腺素静脉注射心肺复苏(CPR)132分钟复苏成功后多器官功能衰竭(PR-MODS)(循环衰竭、肾功能衰竭、脑功能障碍、呼吸衰竭、胃肠功能衰竭)患者. 相似文献
25.
男性,60岁,因鼻咽癌放疗术后3年突发呼吸困难1 d人院.既往无心肺疾病史.入院查体:HR 124次/min,R 23次/min,BP 149/108 mmHg,SpO2 86%,神志模糊,吸气三凹征,其余无阳性体征.CT:咽后壁明显增厚,考虑鼻咽癌. 相似文献
26.
早期肠内营养对脑卒中病人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对脑卒中病人预后的影响.方法 按照给病人进食时间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观察组入院后12~48小时后给予鼻饲;对照组入院5天后给予鼻饲;两组除了鼻饲时间不同外,其余按照脑血管病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入院后15天的营养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入院后15天,对照组血清白蛋白(ALB)(39.53±3.87 g/L)、前白蛋白(PAB)(0.31±0.04 g/L)和总淋巴细胞计数(TLC)(1.71±0.35)×109/L与观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观察组肺部感染、尿路感染和上消化道出血率分别为11%、6%和2%,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肠内营养能有效改善病人的营养状况,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对于危、重症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治疗价值。方法回顾性调查实施机械通气治疗的15例确诊危、重症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的机械通气方式分为无创机械通气组和有创机械通气组,其中无创机械通气(NIPV)组10例,有创机械通气(IPPV)组5例,比较两组患者基本的临床资料以及机械通气前后的临床指标。结果两组患者之间的基本临床资料以及机械通气前后的临床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的抗病毒治疗联合合理的呼吸支持治疗可以改善新型甲型H1N1流感危、重症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28.
创伤性休克限制性液体复苏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无论在平时还是战时,创伤失血性休克都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急危重症,创伤死亡者中1/3是由创伤失血性休克引起。目前,对创伤失血性休克的治疗,多认为应该积极进行快速、大量的液体复苏,迅速恢复有效循环血容量;但该复苏方案多以出血已控制的休克模型为基础,在院前出血未控制的情况下,休克应如何救治尚无一致认识。近年来,国内外对此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刚,提出了限制性液体复苏的新概念。 相似文献
29.
目的 探讨影响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中长期机械通气(LTMV)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42例在ICU机械通气≥7d的患者人ICU时的一般情况、原发病分布、通气前生命体征、辅助检查、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和气管切开时间。根据撤机后的生存情况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依照设定的临床资料对两组患者进行对比分析,并进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 生存组22例,死亡组20例。死亡组APACHEⅡ评分、校正心率(PAR)及血尿素氮(BUN)水平均明显高于生存组(P均〈0.01),气管切开时间明显晚于生存组(P〈0.05),血浆白蛋白(ALB)、血细胞比容(HCT)和血小板计数(PLT)均明显低于生存组(P〈0.05或P〈0.01);而两组间的机械通气时间、白细胞计数(WBC)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差异均无显著性(P均〉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气管切开时间、HCT和PLT与LTMV患者的预后呈显著相关性(P〈0.05或P〈0.01)。结论 气管切开时间、HCT和PLT是影响LTMV患者预后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