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7篇
  免费   81篇
  国内免费   63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9篇
基础医学   61篇
口腔科学   23篇
临床医学   190篇
内科学   67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56篇
外科学   24篇
综合类   208篇
预防医学   138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82篇
  2篇
中国医学   105篇
肿瘤学   49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51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66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104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提起香菇,大家都不陌生,它是最常见的食用菌之一,因为含有一种特别的香味物质而得名。香菇不但味道鲜美,而且作为一种健康食品,近年来被广泛推荐。其实,香菇的保健作用很多都来源于它其中的独特营养物质——香菇多糖。1969年,日本首次报道从香菇中分离出了这种抗肿瘤多糖,轰动了整个医药学界。  相似文献   
82.
我国是大豆的故乡,在大豆蛋白利用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研究发现,大豆蛋白富含赖氨酸、亮氨酸、苏氨酸等必需氨基酸。是营养丰富的植物蛋白,但由于其具有一定的抗原性,所以食用大豆的方法不同,蛋白质的利用率也不同。只有加工得当时,大豆蛋白的消化率才能达到90%以上。而且,大豆蛋白溶解度低,无法将其直接应用于食品工业(如乳制品、饮料、糖果制作),影响了其成分功能的发挥。  相似文献   
83.
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基于核物理的诊断技术和放疗技术在医学中得到广泛应用,但同时也会给人体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因此,研究和开发能够预防以及治疗辐射损伤的药物意义重大。综述抗辐射天然产物如多糖、黄酮、酚酸、皂苷等的研究进展,并对其研究前景进行展望,为其进一步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4.
载人离心机训练的目的是让飞行员在离心机模拟的高过载条件下熟练掌握正确的抗荷动作。我所的离心机设计和建造比较早,配备的仪器设备比较简单,受训者没有工作任务,没有可以检验其工作能力的任何装置。在这种条件下实施训练,受训者可以全神贯注于抗荷动作,这就不利于...  相似文献   
85.
中药透骨草的商品基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明中药透骨草的商品基源及使用地区,为其品种整理和质量研究提供依据。在全国收集商品,对其进行性状和显微鉴定研究以确定基源。透骨草的原植物共计8科14种,在不同地区作用。结构叶,凤仙花和黄花铁线莲分别在西北,华东,华北等较大范围内使用,为主要品种;另有野豌豆属植物,角蒿,滇白珠,活血丹等作为地方习用品种分别在个别省份和地区和。  相似文献   
86.
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有效方法[1] ,但化疗药物的骨髓毒性限制了药物剂量的提高。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ABSCT)能迅速重建造血免疫功能 ,用于恶性肿瘤的治疗 ,可提高肿瘤患者的缓解率并延长生存期 ,对复发或已转移的晚期肿瘤亦可达到再缓解并有可能进一步治愈[2 ] 。护理在PBSCT  相似文献   
87.
【】 目的:探讨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合并宫内妊娠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对我科收治的1例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合并宫内妊娠患者进行精心全面的护理,总结和分析护理方法。结果:经过细致、全面的治疗和护理,患者腹胀、水肿消失,营养状况明显改善,未出现感染、压疮、血栓等并发症,宫内胎儿发育良好,康复出院。结论:根据患者情况及治疗方案采取细致、全面、个性化的护理,是促进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患者康复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88.
针对麻黄中酚类成分建立HPLC特征图谱,寻找其中指标成分,并对其在草麻黄、中麻黄、木贼麻黄草质茎中的分布及含量规律进行分析。利用HPLC-DAD建立酚类成分特征图谱,采用YMC-Pack ODS-A(4.6 mm×250 mm, 5 μm)色谱柱,以0.01%甲酸水溶液-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柱温40℃,检测波长330, 350 nm。对46批次法定基源麻黄自采样品进行测定,所得图谱可实现基源间有效区分。结合主成分分析、峰面积分布分析,细致探讨图谱中12个主要成分峰对3种法定基源麻黄特征及差异的贡献:其中,10, 11, 12号峰峰面积在木贼麻黄中显著高于另两基源,利用其总峰面积值(木贼麻黄中高于146 mAU),可实现木贼麻黄与另两基源的有效区分;1号峰峰面积在草麻黄、4号峰峰面积在中麻黄中显著高于其他法定基源,分别为两基源麻黄中重要的差异成分峰;8,9号峰为3种基源麻黄中的共有特征成分峰;其余各峰在不同基源麻黄中的分布存在不同程度差异,辅助上述成分,实现3种法定基源麻黄的有效区分。进一步利用上述色谱条件,首次测定了法定基源麻黄中异牡荆素-2"-O-α-L-鼠李糖苷(1)、牡荆素(2)、茶花粉黄酮B(5)、草棉黄素-7-O-β-D-葡萄糖苷(6)4种指标成分的含量,在检测范围内线性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8%~102.5%。所测样品中4种成分的含量范围分别为trace~1.55(1),trace~0.160(2),trace~0.284(5),trace~0.620(6) mg·g-1,且不同基源麻黄中,各成分含量存在差异。其中,1在草麻黄中质量分数(0.670±0.88) mg·g-1显著高于另两基源麻黄(除Ei-060630-2-2外低于0.16 mg·g-1); 6 在木贼麻黄中平均含量水平(0.260±0.039 2) mg·g-1达草麻黄(0.120±0.270) mg·g-1与中麻黄(0.136±0.485) mg·g-1中的2倍,此二成分对法定基源麻黄间区分有重要贡献。所建酚类成分HPLC特征图谱与含量测定方法较为简便、准确,选定指标成分为区分麻黄基源、完善药材质量标准,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9.
该文归纳出中药"显效理论",即中药通过"众多显效形式(显效型)的单靶点叠加作用、多靶点协同作用及毒性分散效应"发挥药效并削弱自身毒性。一味中药可含有约1 000种成分,一种成分口服进入体内后又可产生约100种代谢产物。无数化学成分及其无数体内代谢产物中的众多显效形式可共同发挥"集团军式作用"。在药物分子少、靶点分子多的情况下,中药不同种的显效型分子可相继与靶点分子结合,发生叠加作用,当"靶点充分占位"时药效始启动。既有浓度上的叠加作用又有时间段先后的叠加作用,这使得药效得以持久。显效型呈现药效叠加和毒性分散,源于不同显效形式分子结构之间药效基团相同而毒性基团不完全相同。"毒性分散效应"适于对无毒中药而不适于对有毒中药的解释。显效理论揭示中药可以众多化学成分及众多代谢产物参与发挥药效过程,包括叠加作用、协同作用及毒性分散效应,可有助于阐释和弘扬中药特色优势。今后需研究/确证的问题:中药药效物质基础及其作用机制是怎样构成的?多数中药为什么毒性小?体现中药特色优势的中药"显效理论"如何在新药研发中应用?  相似文献   
90.
建立辽细辛中2个主要的直链酰胺成分十二碳四烯酰胺A与十二碳四烯酰胺B的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并测定其在42份辽细辛(37份不同年份收集的北细辛及5份汉城细辛)中的含量。利用HPLC-IT-TOF-MS/MS技术结合对照品鉴定北细辛甲醇提取液中的十二碳四烯酰胺A与B;对2种成分的含量测定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UPLC-PDA),ACQUITY UPLC BEH C18色谱柱(2.1 mm×100 mm,1.7μm),流动相为纯水-乙腈,梯度洗脱,柱温45℃,检测波长254 nm。结果表明,HPLC-IT-TOF-MS/MS鉴别细辛中十二碳四烯酰胺A、B的准分子离子[M+H]+为m/z 248.20;2种成分在UPLC-PDA上分离度良好,在检测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90%和99.86%。在所测定辽细辛样品中,十二碳四烯酰胺A的含量为0.11~3.89 mg·g-1,十二碳四烯酰胺B为0.24~6.65 mg·g-1。含量测定结果显示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十二碳四烯酰胺A与十二碳四烯酰胺B的含量均呈现降低的趋势,与2013年收集样品相比,2002~2003年收集样品中两者的平均含量分别降低34%和36%;这2种成分在汉城细辛中的平均含量[十二碳四烯酰胺A:(0.78±0.52)mg·g-1;十二碳四烯酰胺B:(1.69±0.83)mg·g-1]均显著低于北细辛[十二碳四烯酰胺A:(1.59±0.75)mg·g-1;十二碳四烯酰胺B:(2.90±1.17)mg·g-1](P<0.05);辽细辛地上部分十二碳四烯酰胺A的含量为0.11~0.33 mg·g-1,十二碳四烯酰胺B含量为0.24~0.60 mg·g-1,两者的含量均明显低于同一植株的地下部分(分别为0.73~3.89,2.11~6.24 mg·g-1)。本方法快速简便、结果准确,对2种直链酰胺类成分可达到良好的分离并满足含量测定的要求,可用于辽细辛药材中这2种成分的定性与定量分析,为辽细辛药材质量控制方法的进一步提高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