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30篇
内科学   16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68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18篇
中国医学   12篇
肿瘤学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81.
背景:三维重建技术是采用计算机技术对二维医学图像进行边界识别,重新还原出被检组织或器官的三维图像.目的:分析在不同情况下进行医学图像三维重建时如何进行算法的选择.方法:采用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Pubmed 数据库.中文检索词为"医学图像,三维重建,面绘制,体绘制",英文检索词为"medical images,three-dimensional reconstruction,surface rendering,volume rendering".检索与医学图像三维重建算法相关的文献33篇,从面绘制重置方法和体绘制重置方法的实现原理、实现复杂度、实时显示情况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目前,医学图像三维重建根据绘制过程中数据描述方法的不同可分为三大类:面绘制方法、体绘制方法和混合绘制方法.通过对面绘制和体绘制方法中不同算法的分析,可以看到面绘制方法在算法效率和实时交互性上是优于体绘制的,虽然面绘制方法在绘制时候会丢失许多细节,使得绘制图像效果不理想,但是由于其算法比较简单,占用内存资源少,所以目前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体绘制方法是对体数据场中的体素进行直接操作,可以绘制出三维数据场中更丰富的信息,因此体绘制方法的绘制效果优于面绘制方法.  相似文献   
182.
糖皮质激素为维持生命所必需,在临床上应用极为广泛,但在使用过程中存在许多不合理现象。本文对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临床用药误区、不良反应和用药原则进行分析,为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合理应用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83.
流感病毒感染性疾病是最常见的呼吸道疾病,2009年在全球范围爆发流行的新型甲型H1N1流感中,孕产妇成为高危人群,易合并重症肺炎并发ARDS,死亡率较高[1]。我们在同期成功救治了1例产妇季节性甲型流感合并重症肺炎、ARDS病人,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4.
采用静脉滴注复方丹参,黄芪注射液治疗30例充血性心力衰竭,另设正常对照组30例,以观察其对CHF患者血浆心钠素,一氧化氮,内皮素,降钙素相关基因肽浓度的影响。结果:治疗组治疗2周后,ANP显著降低,NO明显上升,且接近正常组水平,ET,CGRP治疗前后与正常组无显著差异;心功能较治疗前普遍改善1级。  相似文献   
185.
目的 探讨T淋巴细胞占比及DD/Fib与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临床病理指标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190例AML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时选取80例同期体检的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的T淋巴细胞占比及DD/Fib等差异。结果 除CD8+外,研究组的CD4+、CD4+/CD8+均低于对照组,而DD/Fib则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中完全缓解组、未缓解组及难治复发组CD8+指标比较无差异(P>0.05),而CD4+、CD4+/CD8+逐渐降低,DD/Fib则逐渐升高(P<0.05)。死亡组CD4+、CD4+/CD8+均低于生存组,而DD/Fib则显著高于生存组(P<0.05);髓外浸润、CD4+、CD4+/CD8+及DD/Fib均为影响AML患者预后不...  相似文献   
186.
【目的】比较高血压合并慢性肾脏病患者与单纯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两院收治的高血压合并慢性肾脏病患者共4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单纯高血压患者40例为对照组。监测并比较两组患者血压参数[日间收缩压(SBP)、夜间SBP、全天SBP平均值、日间舒张压(DBP)、夜间DBP、全天DBP平均值]、血压变异性、血压负荷值的差异。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压类型及心率变异性指标[R-R间期所有窦性心搏的标准差(SDNN)、N-N间期每5min平均值的标准差(SDANN)、相邻两N-N间期之差的平方根(rMSSD)、相邻两R-R间期差值>50ms的心搏数在总数中的占比(PNN50)]。【结果】观察组夜间SBP、夜间DBP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时间段的SBP、DBP变异性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夜间SBP负荷值、夜间DBP负荷值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非杓型血压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反杓型血压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且两组之间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SDNN、SDANN、rMSSD、PNN50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血压合并慢性肾脏病患者的夜间血压参数、负荷值较高,血压节律、血压变异性、心率变异性均有别于单纯高血压患者,可以此为参照对高血压合并慢性肾脏病患者进行相应治疗。  相似文献   
187.
目的 研究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后临床相关胆瘘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选取87例HCCA患者,患者均接受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治疗。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将B级、C级胆瘘患者纳入胆瘘组,A级及未发生胆瘘患者纳入无胆瘘组。结果 87例HCCA患者术后发生胆瘘25例,胆瘘发生率28.74%(25/87);其中A级、B级、C级胆瘘各有7例、11例、7例。胆瘘组术前胆管炎发生率、年龄、胆肠吻合口数量高于无胆瘘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2组在性别、Bismuth分型、ASA评分、胆管引流、血管重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PLT、AST、ALT等方面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胆管炎、年龄、胆肠吻合口数量为影响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后临床相关胆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且OR≥1)。结论 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后临床相关胆瘘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术前胆管炎、年龄、胆肠吻合口数量,临床需重视,选择合适的术式,并加强对患者围手术期的管理,以降低胆瘘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