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394篇 |
免费 | 167篇 |
国内免费 | 155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29篇 |
儿科学 | 46篇 |
妇产科学 | 23篇 |
基础医学 | 142篇 |
口腔科学 | 8篇 |
临床医学 | 432篇 |
内科学 | 220篇 |
皮肤病学 | 28篇 |
神经病学 | 80篇 |
特种医学 | 82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3篇 |
外科学 | 184篇 |
综合类 | 1054篇 |
预防医学 | 400篇 |
眼科学 | 68篇 |
药学 | 478篇 |
8篇 | |
中国医学 | 367篇 |
肿瘤学 | 6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7篇 |
2023年 | 77篇 |
2022年 | 83篇 |
2021年 | 104篇 |
2020年 | 86篇 |
2019年 | 80篇 |
2018年 | 75篇 |
2017年 | 62篇 |
2016年 | 62篇 |
2015年 | 82篇 |
2014年 | 208篇 |
2013年 | 152篇 |
2012年 | 180篇 |
2011年 | 211篇 |
2010年 | 183篇 |
2009年 | 172篇 |
2008年 | 142篇 |
2007年 | 145篇 |
2006年 | 113篇 |
2005年 | 155篇 |
2004年 | 143篇 |
2003年 | 111篇 |
2002年 | 86篇 |
2001年 | 80篇 |
2000年 | 117篇 |
1999年 | 112篇 |
1998年 | 98篇 |
1997年 | 94篇 |
1996年 | 91篇 |
1995年 | 79篇 |
1994年 | 64篇 |
1993年 | 56篇 |
1992年 | 50篇 |
1991年 | 37篇 |
1990年 | 34篇 |
1989年 | 29篇 |
1988年 | 9篇 |
1987年 | 8篇 |
1986年 | 4篇 |
1985年 | 4篇 |
1983年 | 2篇 |
1982年 | 2篇 |
1981年 | 6篇 |
1965年 | 1篇 |
1964年 | 1篇 |
1961年 | 1篇 |
1960年 | 1篇 |
1958年 | 1篇 |
1957年 | 2篇 |
195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7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检测肺鳞癌组织中miRNA-21和癌基因C-myc的表达,探讨两者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Q-PCR)和免疫印迹检测25例肺鳞癌组织及其相应癌旁正常组织中miRNA-21及C-myc蛋白的表达水平,分析两者与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结果:肺鳞癌组织中miRNA-21的表达及C-myc的表达均高于癌旁正常组织,在低分化肺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与高分化肺鳞癌组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iRNA-21及C-myc在转移癌组织中表达水平显著高于非转移癌组织.肺鳞癌组织中miRNA-21表达量与C-myc阳性表达存在正相关.结论:miRNA-21和C-myc在肺鳞癌中表达上调,可能与肺癌的发生与演进相关. 相似文献
102.
目的比较腹腔镜下输卵管切除术和输卵管切开取胚术治疗输卵管妊娠术后患者不同的生育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腹腔镜下双侧输卵管无明显粘连的55例接受输卵管切开取胚术和50例接受输卵管切除术的输卵管妊娠患者,比较两种术式患者术后再次获得宫内妊娠、术后持续性异位妊娠、重复异位妊娠的差异。结果腹腔镜下输卵管切开取胚术后组患者宫内妊娠(38/55,69.09%)发生率明显高于输卵管切除术组(25/50,5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持续性异位妊娠和重复异位妊娠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对于双侧输卵管外观无病变、且有生育要求的输卵管妊娠患者,应选择行腹腔镜下输卵管切开取胚术,对于患者术后生育力更为有利。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构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生物蛋白胶复合体评价其生物相容性,探讨其作为种子细胞载体的可行性。[方法]本实验分为两组,实验组5×107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与生物蛋白胶相混制备MSC-生物蛋白胶复合体,空白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通过Dead/live染色观察两组的细胞形态及21 d内细胞的存活情况,同时分别在1、3、7、14 d各取上清进行Elisa检测并计算其分泌释放NGF和BDNF的浓度。[结果]实验组培养3 d后光镜下观察呈多个突起,细胞形态良好,空白组呈菱形和多角形;Dead/live染色结果提示体外培养1 d,两组细胞的存活率都在90%,比较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14、21 d两组细胞的存活率有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存活率在60%以上;Elisa检测结果显示两组中NGF在1 d时有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3、7、14 d时NGF和BDNF的含量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显示生物蛋白胶对MSC分泌的细胞因子NGF和BDNF的释放没有明显影响。[结论]生物蛋白胶是一种理想的可用于临床的细胞载体,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BMSCs-生物蛋白胶复合体能持续稳定的释放神经生长因子BDNF和NGF。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比较视神经脊髓炎和其他疾病脑脊液及血清的氯化物比值,探讨视神经脊髓炎可能的病理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75例至少进行过一次血清和脑脊液配对检查的患者,分为视神经脊髓炎(NMO)、控制组(非感染性疾病)、周围神经病、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组,重点对比氯的商数(CSF水平/血清水平,Q_(Cl)),并同时对比白蛋白、葡萄糖的商数及其脑脊液细胞数等指标。结果视神经脊髓炎患者Q_(Cl)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其他疾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Q_(Cl)以外的其他指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疾病的Q_(Cl)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周围神经炎症组及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组Q_(Cl)较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组脑脊液细胞数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有意义(P0.05),年龄、性别、Q_(Cl)与NMO阳性有回归关系。NMO阳性与Q_(Cl)有强烈的相关性,血及脑脊液的其他指标未显示出相关性。结论氯失衡是视神经脊髓炎较为特异的表现,并可能反映了其病理机制。 相似文献
106.
背景:踝臂指数的测量是诊断外周动脉疾病(踝臂指数< 0.90)的简便有效无创的方法。患有外周动脉疾病的患者通常有局部血管的动脉粥样硬化症状,并且增加了心血管事件发生和死亡的风险。
目的:总结近年来踝臂指数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为进一步开展外周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循证医学的依据。
方法:检索Pubmed数据库,纳入论点论据可靠并与踝臂指数方面的研究相关的文章,排除重复性研究或者与文章研究目的无关的文章。保留26篇文章做进一步分析。
结果与结论:有研究表明外周动脉疾病能够预测心血管疾病发生率和死亡率。研究发现慢性肾病、胰岛素使用、蛋白尿、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677T基因型、高龄、女性、超重肥胖、高血压、糖尿病史、吸烟史、升高的高敏感性C反应蛋白以及较低的高密度脂蛋白等是外周动脉疾病患者的危险因素,建议应该加强对糖尿患者、高血压患者以及高脂血症等“三高”人群的非传统危险因素的检测和干预。外周动脉疾病作为动脉粥样硬化的经典指标,不仅仅能够反映下肢动脉缺血性疾病,而且也能预测到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利用踝臂指数能够很好的诊断外周动脉疾病(踝臂指数< 0.9)。尽管外周动脉疾病能够很好的预测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和死亡,但经常未被诊断和处理。目前,踝臂指数的临床筛查在国内尚未得到全面普及和推广。针对外周动脉疾病高危人群及有下肢动脉疾病风险的患者应建议进行常规踝臂指数检查。 相似文献
107.
应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了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白血病、缺铁性贫血及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共40例患儿血清sIL-2Rα水平,结果显示:患儿组血清sIL-2Rα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ITP患儿用激素治疗后其血清sIL-2Rα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ITP患儿血清sIL-2Rα水平与血小板数低度负相关,而白血病则与白细胞及血小板数无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08.
目的 评价术前骨显像在骶骨肿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103例骶骨肿瘤患者术前进行了99Tcm-亚甲基二膦酸盐(MOP)全身骨显像,其中39例加做了局部断层显像。全身显像用于观察有无多骨病变及骶骨肿瘤对显像剂的摄取;断层显像用于进一步观察骶骨肿瘤的核素摄取特征。结果该组恶性肿瘤为65例,良性病变38例。骨显像在17.5%(18/103)的患者中检出了多发病灶,51.7%(12/21)的转移性骶骨瘤患者在骨显像上仅表现骶骨单发病变。骶骨肿瘤表现为放射性减低型者在平面显像中占46.6%(48/103),在断层显像中占84.6%(33/39)。放射性浓聚型或伴局部浓聚的放射性减低型骶骨肿瘤多为恶性病变;而单纯的放射性减低型骶骨肿瘤在无多骨病变发生的情况下多为良性病变;呈现“炸面圈”征的骶骨肿瘤则多为骨巨细胞瘤。结论骶骨肿瘤术前骨显像有助于全身多发病变的筛查,但对于单发的转移性肿瘤其诊断价值有限;观察肿瘤对显像剂的摄取特征,可为其鉴别诊断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09.
脊髓损伤(SCI)致死率高、预后差,常导致患者终身瘫痪,可引起系统性神经源性免疫抑制综合征(SCI-IDS)[1]。SCI后的免疫抑制会增加机体对病原体感染的易感性,导致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增高。近年,国内外SCI的临床及动物模型研究证实,SCI可导致机体免疫细胞功能受损,免疫因子也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从而引起免疫功能障碍[2-3],但具体机制尚不明确。由于免疫系统可由中枢神经系统通过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交感神经系统(SNS)和副交感神经系统(PNS)进行调节,所以中枢神经系统的损伤可引起免疫相关的神经功能受损,进而引起免疫抑制,同时亦可造成内分泌功能障碍,间接引起免疫功能障碍[4-5]。明确SCI导致机体防御系统受损的相关机制及脊髓平面、损伤程度等相关因素对发生SCI后免疫功能的影响,对治疗SCI、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至关重要。本文就HPA、SNS与SCI后的免疫抑制的可能关联、产生的适应性免疫抑制的相关机制及与其相关方向的治疗前景作如下综述。 相似文献
110.
<正>急性坏疽性胆囊炎患者常有明显的腹痛、发热、腹膜炎、Murphy征阳性、胆囊显著胀大等表现。我院收治1例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患者,继发胰周感染,经治疗病情已明显好转,后期暴发中毒性脑病及感染性休克,而作为原发病灶的坏疽性胆囊炎临床表现隐匿,将诊治过程报道如下。1病例介绍患者男,20岁,因"上腹部疼痛2 d"于2013年1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