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7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124篇
内科学   8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56篇
预防医学   12篇
药学   18篇
中国医学   9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目的:探讨基于老年综合评估(CGA)的针对性护理干预对行膀胱全切原位尿流改道术老年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并发症、住院时间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4月在烟台市某三级甲等医院泌尿外科住院行膀胱全切原位尿流改道术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膀胱癌宣传教育和咨询护理服务,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基于CGA为指导的针对性护理干预和随访。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住院天数、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心理、社会关系、环境及总体生活质量方面评分高于对照组术后(P0.05),观察组住院天数少于对照组(P0.05),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CGA纳入临床护理干预路径中,对老年膀胱全切原位尿流改道患者施行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满意度,减少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72.
压力性损伤是临床常见并发症之一,由压力、剪切力和摩擦力与多种内外因素共同作用下以皮肤、肌肉和皮下组织局限性损伤或坏死为特征的损伤。其病因复杂,且易反复发作。目前临床上专用于压力性损伤的药物很少,基于新药临床研究的高失败率,在老药的原适应症以外开发新用途,寻找现有药物的新适应症已成为极具吸引力的新策略,因此,从治疗压力性损伤新适应症药物角度,对其临床相关药物的研究进展进行系统归纳总结,以期为其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3.
目的:调查分析医院保洁员的相关知识知晓情况。方法:对87名医院保洁员进行相关知识知晓情况问卷调查,并分析调查结果,提出管理对策。结果:大多保洁员具备自我防护意识,但防护措施、保护患者、掌握医院特殊保洁流程等方面尚有不足;培训与未培训保洁员相关知识知晓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完善医院及保洁公司管理制度、落实培训指导工作、完备相关设施,以提高医院保洁工作质量,减少院内感染,为患者提供安全、洁净的就医环境。  相似文献   
74.
目的:了解护理专家及硕士研究生主要生源对专业学位研究生能力培养、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的认知及差异。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结合访谈法,对40位副高级及其以上职称的从事和熟悉护理工作的专家、147名具有本科学历的临床护士以及177名应届护理本科毕业生进行调查。结果:专家和生源对评估观察能力、护理操作能力、健康宣教能力的认知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本科护士对科研能力的需求高于应届毕业生(P=0.006);生源对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学习重视不足(P<0.001);应届毕业生对跨学科交叉课程有较高需求(维度排序第2位);专家和生源对PBL教学法、小组讨论和课堂讲授的认知存在差异(P<0.01)。结论:教育管理者应重视生源的心理需求和思想误区,满足甚至强化其正向需求,纠正、消除其思想误区。  相似文献   
75.
目的:构建4~11岁哮喘儿童家庭自我管理评价指标体系。方法:采用Delphi法,对16名专家进行两轮意见咨询。结果:经过两轮咨询,最终确立了3个一级指标、39个二级指标。两轮咨询专家的积极性系数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为0.92。结论:通过Delphi专家咨询法构建的4~11岁哮喘儿童家庭自我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各指标科学、可靠,对评价哮喘儿童家庭自我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6.
程英祝  叶晖  王爱敏  春芽 《河北医药》2016,(19):2939-2941
目的:探讨子宫颈鳞癌中晚期同步放化疗的疗效及远处转移的影响因素。方法抽取2007年10月至2010年10月子宫颈鳞癌中晚期同步放化疗患者139例(Ⅱb期~Ⅳa期)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翻阅病例和电话随访的方法,观察总生存率、远处转移的生存率、无转移的生存率;单因素分析远处转移的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远处转移的影响因素。结果139例患者中,出现复发46例,其中局部复发16例,远处转移23例,局部复发并发远处转移7例。复发患者存活5例,死亡41例;未复发患者存活83例,死亡10例。宫颈鳞癌中晚期同步放化疗患者总生存率为63骀.30%,远处转移生存率3.57%,5年无转移生存率89.24%。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 FIGO临床分期、治疗后SCC-Ag水平、治疗前Hb水平、盆腔淋巴结转移是影响宫颈鳞癌中晚期同步放化疗患者远处转移的影响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371、11.245、6.747、5.110, P =0.002、0.000、0.009、0.024)。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 FIGO临床分期、治疗后SCC-Ag水平、盆腔淋巴结转移是影响宫颈鳞癌中晚期同步放化疗患者远处转移的独立影响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12、4.536、3.553, P =0.011、0.004、0.008)。结论子宫颈鳞癌中晚期同步放化疗的疗效较好,总生存率较高,值得进一步推广;FIGO临床分期、治疗后SCC-Ag水平、盆腔淋巴结转移是影响宫颈鳞癌中晚期同步放化疗患者远处转移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7.
目的:探索能够提高护理本科生英语学习效果的教学方法.方法:参与性行动研究,采用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进行教学效果评价.结果:护理本科生英语教学可分为单词积累、CBI教学法(护理英语查房)和即兴辩论三个阶段.结论:教学行动研究促使学生将英语学习与专业紧密结合,提高学生在专业活动中应用英语的能力;增强了学生团队合作能力,有利于...  相似文献   
78.
2011年中国CHINET细菌耐药性监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了解国内主要地区临床分离菌对常用抗菌药的敏感性和耐药性。方法国内主要地区15所教学医院(13所综合性医院、2所儿童医院)临床分离菌采用纸片扩散法或自动化仪器法按统一方案进行细菌药敏试验。按CLSI 2011年版判断结果。结果 2011年1 12月收集各医院临床分离菌共59 287株,其中革兰阳性菌16 872株,占28.5%,革兰阴性菌42 415株,占71.5%。金葡菌(SA)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中甲氧西林耐药株的检出率平均分别为50.6%和74.6%。甲氧西林耐药株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和其他测试药的耐药率显著高于甲氧西林敏感株。MRSA中有73.3%的菌株对甲氧苄啶磺胺甲噁唑敏感;MRCNS中有88.2%的菌株对利福平敏感。未发现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和利奈唑胺耐药株。肠球菌属细菌中粪肠球菌对所测试的抗菌药(氯霉素除外)的耐药率均显著低于屎肠球菌,两者中均有少数万古霉素耐药株,根据表型推测多数为VanA型耐药。肺炎链球菌非脑膜炎株成人株和儿童株中PSSP所占比例较2010年均略有升高,PRSP的检出率均有所下降。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细菌(肺炎克雷伯菌和产酸克雷伯菌)和奇异变形杆菌中产ESBLs株分别平均为50.7%、38.5%和13.8%。肠杆菌科细菌中产ESBLs株对测试药物的耐药率均比非产ESBLs株高。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仍高度敏感,总耐药率4%~6%。不动杆菌属细菌(鲍曼不动杆菌占88.6%)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60.4%和61.4%。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中仍有少数泛耐药株。结论细菌耐药性仍呈增长趋势,多重耐药和泛耐药菌株在某些科室内的流行播散对临床构成严重威胁,应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79.
汤春琼  王爱敏 《陕西中医》2013,(11):1445-1446
目的:观察补肾消抗汤对36例免疫性反复早期流产之抗心磷脂抗体阳性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补肾消抗汤(熟地、山萸肉、山药、菟丝子、枸杞子、杜仲、当归、桑寄生、川断、连翘等)治疗致免疫性反复早期流产之抗心磷脂抗体阳性36例,观察抗体之变化。结果:治愈率88.9%。结论:本方法具有补肾养血活血解毒的功效。  相似文献   
80.
远程胎儿监护用于妊娠期糖尿病的产前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远程胎儿监护网络在妊娠期糖尿病(GDM)产前监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远程胎儿监护网络,对50例GDM孕妇进行产前无负荷试验(NST)监测(试验组),同期随机选择常规胎动计数和定期到医院进行NST检查的GDM孕妇50例作为对照(对照组),分析两组胎儿监护结果和妊娠结局。结果试验组NST异常率(34.6%)较对照组(25.5%)显著增加(P<0.05)。试验组(9.58±0.77)新生儿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8.70±1.23)(P<0.05)。试验组新生儿窒息和早产儿的发生率分别为12.0%和8.0%,低于对照组的24.0%和22.0%(P<0.05)。两组剖宫产率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利用远程胎儿监护进行GDM产前监测,可改善围产儿预后,是GDM孕妇自我监护的新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