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2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33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4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6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 探讨外周血T细胞抗原受体 (TCR)γδT细胞在艾滋病病毒 (HIV)感染者 /艾滋病 (AIDS)患者疾病进程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仪采用三色荧光抗体染色技术分别检测 18例HIV感染者、2 9例AIDS患者、2 5例伴有机会性感染的AIDS患者、2 0例高效抗逆转录病毒联合疗法 (HAART)治疗后的AIDS患者及 2 0例正常对照者外周血的TCRγδT细胞与TCRαβT细胞。 结果 HIV感染者组和AIDS患者组的外周血TCRγδT细胞的百分率比正常对照组明显地增高 (P <0 0 1) ,而TCRαβT细胞的百分率明显地低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 ,AIDS患者组的CD+ 3 细胞的百分率明显地低于HIV感染者组和正常对照组 (P <0 0 1)。AIDS患者伴机会性感染组的外周血TCRγδT细胞的百分率明显地高于HAART治疗后的AIDS患者组 (P <0 0 1) ,该组的TCRαβT细胞的百分率及CD+ 3 T细胞的百分率则明显地低于经HAART治疗后的AIDS患者组 (P <0 0 1)。结论 TCRγδT细胞数量增多是机体受到病毒感染时的一种早期非特异性免疫反应 ,在AIDS的疾病进程中及机会性感染时起一定的免疫防御作用。  相似文献   
42.
为了解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患者不同标本中SARS冠状病毒RNA的阳性检出率 ,对我院收治的 2 7例SARS患者的咽拭、漱喉液、血清 (浆 )、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及粪标本SARS冠状病毒进行检测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材料和方法一、样本来源2 7例SARS患者不同标本 ,采自本院 2 0 0 3年 2~ 4月住院患者 ,男 14例 ,女 13例 ,年龄最大 6 9岁 ,最小 6岁 ,平均年龄 (31.4± 10 .2 )岁。所有病例均符合广东省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方案的诊断标准。 30例咽拭子对照为远离市区的植物园园工 ;粪及血清 (浆 )对照为 2 0 0 2年 6月本院职工体…  相似文献   
43.
一步法ELISA在HIV初筛中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一步法ELISA试剂在HIV抗体初筛实验中是否存在高剂量钩状效应,及其影响程度和对策。方法分别采用一步法和二步法HIV抗体ELISA检测试剂盒对10例确诊抗体阳性样本进行检测以及样本梯度稀释后再复检。结果10例确诊样本二步法结果均阳性,一步法仅7例阳性;假阴性样本经10—1和10—2稀释后,再用一步法检测时结果均为阳性。结论ELISA一步法试剂的检测范围不可忽视。一步法双抗原夹心ELISA检测HIV抗体时的明显前带现象是潜在的漏检导致因素,应用于HIV初筛效果不如二步法。  相似文献   
44.
本文对老年急性甲肝及甲、乙型肝炎合并、重叠感染的临床特点、实验室指标变化规律、近期转归及夹杂症等,与成年人进行临床配对分析。结果显示;老年组瘀胆现象比成年组高.血清胆红质消退时间延长,血清白蛋白降低较明显,且夹杂症多。  相似文献   
45.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拉米夫定诱导的YMDD变异和前C区1896位核苷酸以及C区启动子1762和1764位核苷酸变异的检出率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拉米夫定治疗6个月以上的12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前C区1896位以及C区启动子1762和1764位核苷酸变异发生率。结果 12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检出40例YMDD变异阳性患者,检出率为32.8%。发生YMDD变异后,HBVDNA反跳,ALT和AST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YMDD变异阳性患者前C区1896位和C区启动子1762和1764位核苷酸变异检出率显著高于无YMDD变异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YMDD变异阳性伴前C区1896位以及C区启动子1762和1764位核苷酸变异患者与无前C区1896位以及C区启动子1762和1764位核苷酸变异的YMDD变异阳性患者比较.病情容易加重、易发展为重型肝炎或肝硬化,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 拉米夫定诱导的YMDD变异患者容易发生前C区1896位/C区启动子1762和1764位核苷酸变异,但与病情加重和预后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46.
目的研究Ⅰ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1)膜蛋白基因(env)的准种与变异特点.方法采用巢式PCR方法对5例艾滋病患者血浆HIV-1env基因C2~V3区进行PCR扩增,产物经纯化后克隆至pMD-18T载体中,每例患者分别挑取5~8个克隆,共34株,完成阳性克隆的鉴定、抽提纯化和测序,将获得的DNA序列及氨基酸序列进行分析,并计算其氨基酸同源替换率(ds)与非同源替换率(dn)的比值.结果同一患者体内HIV准种株平均为83.5%,各克隆株之间的核苷酸同源性在88%~99%之间;不同患者之间的核苷酸同源性在75%~91%;34株序列的V3区平均变异频率明显高于C2~C3区(P<O.05);而V3区和C2~C3区的ds/dn比值均>1.结论艾滋病患者体内有大量HIV准种存在,基因的变异在V3区发生较频繁,免疫选择压力在该区变异中不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47.
乙肝病毒DNA和前S1抗原及其标记物三者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乙肝病毒前S1抗原(PreS1)与乙肝病毒DNA(HBV DNA)、乙肝病毒标志物(HBVM)之间的相关性,为拉米夫定(Lamivudine)治疗提供新的监测指标。方法收集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500例,其中HBV DNA阳性400例(拷贝数>500/ml),按HBV-DNA含量由低到高分8组;其余为HBVDNA阴性对照100例。同步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PreS1;以电化学免疫发光法检测乙肝病毒e抗原(HBeAg)、乙肝病毒e抗体(HBeAb)、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以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V DNA(以HBV DNA拷贝数>500/ml为阳性)。结果(1)在HBVDNA拷贝数500~1×106/ml之间,PreS1的阳性率比HBeAg高(P<0.05);在HBV DNA拷贝数1×106/ml以上,二者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2)PreS1的灵敏度为90%(360/400),高于HBeAg的68.5%(274/400)(P<0.05);PreS1的阴性预示值为55.6%(50/90),高于HBeAg的43.2%(96/222)(P<0.05);PreS1的检测有效率为82.0%(410/500),高于HBeAg的64.8%(324/500)(P<0.05)。(3)在HBVDNA拷贝数500~1×104/ml之间,HBsAg的阳性率比PreS1高(P<0.05),在HBVDNA拷贝数1×104/ml以上,HBsAg的阳性率与PreS1的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HBVDNA拷贝数500~1×106/ml之间,HBeAb有较高的阳性率。结论PreS1与HBVDNA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其检测灵敏度和阴性预示值、检测有效率都优于HBeAg检测。PreS1可作为拉米夫定等抗病毒药物疗效观察指标之一。HBeAg阴性、HBeAb阳性不是传染性消失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48.
肠道病毒71型手足口病ELISA诊断试剂盒研制与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制早期快速检测抗肠道病毒71型(EV71)抗体的ELISA血清学诊断性试剂盒,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表达纯化的EV71重组蛋白VP1作为包被抗原,建立EV71型手足口病间接ELISA的血清学检测方法 .通过与逆转录(RT)PCR方法 、EV71病毒分离试验和微量血清中和试验比较,评价抗.EV71 IgM和抗-EV71 IgG血清学诊断方法 在EV71型手足口病的诊断价值.结果 与RT-PCR比较,抗-EV71 IgM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3%、85%、81%和87%;抗.EV71 IgG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2%、74%、68%和77%.与EV71病毒分离方法 比较,抗-EV71 IgM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5%和97%;抗-EV71 IgG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75%和77%.通过直线相关分析发现,抗-EV71 IgG抗体滴度和中和抗体滴度呈显著正相关(r=0.72,P<0.05).EV71型手足口病患儿恢复期血清抗IgG滴度较急性期升高(P<0.01),但抗IgM滴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用VP1重组蛋白作为包被抗原,成功开发ELISA检测人血清抗-EV71 IgM和抗-EV71 IgG抗体的诊断试剂盒.  相似文献   
49.
目的 调查TTV阴性的非甲~庚型肝炎患者中TTV~like mini virus(TLMV)感染情况,对TLMV5'非编码区(5'NCR)部分基因进行分子克隆与序列分析。方法 采用巢式PCR技术检测53例T T V阴性的非甲~庚肝炎患者血清TLMV DNA,对PCR产物进行克隆、测序和分析。结果 53例病例中TLMV DNA阳性37例(69.8%),对其中8株TLMV基因克隆测序,并与Takahashi报道的TLMV序列(GenBank Accession No ab 026930、ab026931)比较,其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在64%~83%之间。结论 在T TV阴性的非甲~庚肝炎患者中存在TLMV感染。TLMV5'NCR基因变异性较大。TLMV的致病性及其与非甲~庚肝炎的关系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0.
乙型肝炎病毒多聚酶基因YMDD变异与临床治疗反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深圳地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长期拉米夫定治疗中HBV多聚酶基因YMDD变异的情况及其对治疗反应的影响。方法:对100例拉米夫定治疗中28例出现血清病毒核酸(HBV DNA)阳性的患者,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法(PCR-RFLP)检测YMDD变异,并观察其血清HBV DNA及丙氨酸转氨酶(ALT)水平。结果:100例中有17例YMDD变异阳性,其中以YVDD(M550V)变异为主,占64.7%(11/17),YIDD(M550I)变异为35.3%(6/17)。发生YMDD变异的患者均伴有HBV DNA及ALT水平反跳,1例住院患者停用拉米夫定后出现病情加重。结论:深圳地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长期拉米夫定治疗中(疗程1年,100md/d)HBV多聚酶基因YMDD变异率为17.0%(17/100)。发生变异者较无变异者疗效降低,检测YMDD变异有助于监测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