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2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42篇
基础医学   13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2篇
内科学   25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5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79篇
预防医学   27篇
药学   97篇
中国医学   4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背景:作为控制释放体系的药物载体材料大多是高分子材料,但部分纳米无机材料也正逐步应用到药物控释材料体系中并取得了很好的研究成果。因此,药物控释用载体材料的设计与研究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目的:对国内外药物控释载体材料的应用及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CNKI和Elsevier SD数据库中1999-01/2011-01关于药物控缓释材料的文章,在标题和摘要中以"高分子,介孔材料,无机硅,磷酸盐,控释"或"polymer,mesoporous materials,Inorganic silicon,calcium phosphate,controlled release"为检索词进行检索。选择文章内容与药物控缓释有关者,同一领域文献则选择近期发表或发表在权威杂志文章。纳入25篇文献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药物控缓释载体材料以用药量小、作用时间长、靶向作用好等特点被广泛关注,但是仍存在载药后药物失活,丧失生物活性等缺陷,目前随着复合药物载体材料和经皮给药装置研究的发展,控缓释材料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必将更加广泛。  相似文献   
62.
长春西汀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炎性反应机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长春西汀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炎性反应机制的影响。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组和长春西汀干预组,应用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闭塞2h后再灌注模型,分别于再灌注6h、24h、3d、7d采用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法检测脑梗死灶大小,采用干、湿重法检测脑组织含水量以评价脑水肿的程度,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原位杂交的方法检测大鼠核转录因子(nuclear factor-kappa B,NF-κB)、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NF-κB的表达于再灌注6h即增高(P<0.05),TNF-α的表达于24h增高(P<0.05),3d时均达高峰(均P<0.05),7d时仍高于假手术组(均P<0.05);与模型组比较,长春西汀干预组于再灌注后24h、3d、7d时NF-κB和TNF-α表达降低。长春西汀干预组NF-κB各时点组内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F=2.324,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和长春西汀干预组脑组织水含量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6h即增高,3d时达到高峰(均P<0.05),7d时仍高于假手术组(均P<0.05)。结论长春西汀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炎性反应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3.
目的: 制备百草枯人工抗原和抗血清, 为建立酶联免疫吸附法提供技术储备.方法: 以4, 4'-联吡啶和碘甲烷为起始原料, 于暗处通氮气保护下合成了百草枯半抗原; 混合酸酐法偶联大分子蛋白载体牛血清白蛋白(BSA)和卵清蛋白(OVA)制备免疫抗原和包被抗原; 免疫新西兰大白兔, 制备多抗.结果: 合成的半抗原经HPLC-MS、 1HNMR和IR鉴定, 初步确定合成成功; 百草枯半抗原与BSA和OVA的结合比分别为19∶ 1和14∶ 1; 抗血清经间接ELISA法检测, 效价达1∶ 2.56×104, 经饱和硫酸铵沉淀法纯化后抗体的效价达1∶ 5.12×104.结论: 合成的百草枯人工抗原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 为百草枯酶联免疫检测(ELISA)试剂盒的研制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64.
目的 制备透明质酸寡糖软膏,观察透明质酸寡糖软膏对兔耳伤口愈合的影响.方法 取一定量的软膏基质,将其制成含主药量分别为0.2%、0.8%、1.3%3种浓度的透明质酸寡糖软膏.然后将12只体质量相近的新西兰兔制备成兔耳皮肤缺损模型,每个兔耳3个创面,分别涂以3种不同浓度的透明质酸寡糖软膏、基质、阳性药以及空白对照.造模后第4、7、14天计算创面愈合率,组织学观察创面愈合情况,免疫组化检测创面组织TGF-β表达.结果 透明质酸寡糖软膏组、阳性药组的创面愈合率均高于空白组(P<0.05).病理学结果显示:透明质酸高浓度组较其他组肉芽组织形成明显,新生血管较多.免疫组化结果显示,透明质酸寡糖软膏组TGF-β蛋白表达含量均高于空白组和基质组.结论 透明质酸寡糖软膏能显著促进兔耳伤口愈合.  相似文献   
65.
火腿肠色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通过在火腿肠的制作过程中添加不同剂量的抗坏血酸、烟酰胺、葡萄糖-δ-酸内酯(GDL)来研究火腿肠的色泽。结果表明,三种添加剂均有助色作用,其中烟酰胺单独使用效果不好,与抗坏血酸共同使用助色效果明显。另外对抗坏血酸、葡萄糖-δ-酸内酯的助色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6.
葛根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为豆科植物野葛Pueraria lobata(willd)ohwi.或甘葛藤P.thomsonii benth的干燥根,品种繁多,主要分布亚洲,我国有十几种。它具有解肌退热、发表透疹、升阳止泻、生律止渴的功效。传统用于治疗外感发热、项背强痛;麻疹透发不畅;脾虚泄泻、湿热泻痢及消渴等证。但葛根见效慢,且化学成分复杂,含有异黄酮、葛根素、葛根素木糖苷、大豆黄酮、大豆黄酮苷及3-谷甾醇、大豆苷、大豆苷元、多量淀粉等。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其主要有效成分葛根素现已人工合成。  相似文献   
67.
王洪艳  陈武  时新站  王洪新 《口腔医学》2012,32(12):750-751,757
目的 评价牙周维护在金属顶盖加覆盖义齿修复残根残冠伴牙列缺损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我科就诊的残根残冠伴牙列缺损患者20例,按顶盖基牙牙周情况分为对照组10例(28颗患牙):基牙无牙周炎;试验组10例(24颗患牙):基牙牙周炎较重但还可以保留的。修复前对试验组进行口腔卫生指导、牙周基础治疗以及必要的牙周手术治疗,金属顶盖加覆盖义齿修复后认真牙周维护,定期复查;对照组修复后不进行牙周维护,3个月复查后处理同试验组,检测修复后3、6、12个月顶盖基牙周围菌斑指数(plaque index,PLI)及龈沟出血指数(sulcus bleeding index,SBI),观察牙周维护效果。结果 试验组修复后3、6及12个月时PLI及SBI较基线水平均有明显的下降(P<0.05);对照组修复后3个月时PLI及SBI较基线水平显著升高(P<0.05),且与试验组3个月时的PLI及SBI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3个月后各指数间无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 牙周维护在金属顶盖加覆盖义齿修复中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68.
69.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g1对腹主动脉缩窄(AAC)致心肌肥厚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大鼠采用腹主动脉结扎的方法制备AAC模型,1周后ig给予大鼠人参皂苷Rg1 4,2,1 mg/kg,每天1次,共11周。计算心脏质量指数(HMI)和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测定左心室收缩压(LVSP)、左心室舒张末压(LVEDP)和左心室内压最大升降速率(±dp/dt max),HE染色观察大鼠左室心肌形态学改变;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测定心肌ANP和TLR4 mRNA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测定p65和IκBα的蛋白表达,采用ELISA测定血清中TNF-α和IL-1β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AAC模型组的大鼠IκBα明显降低,其他指标均显著增高。与模型组相比,人参皂苷Rg1 4 mg/kg组HMI,LVMI,LVSP,LVEDP和±dp/dt max均显著降低(P<0.05);人参皂苷Rg1 4,2 mg/kg组ANP mRNA,TLR4 mRNA,p65蛋白表达,血清中TNF-α和IL-1β表达明显下降(P<0.05),IκBα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结论:人参皂苷Rg1能够有效抑制AAC大鼠心肌肥厚并改善炎症反应,其机制可能与抑制TLR4/NF-κB信号通路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70.
目的:研究不同干燥工艺对金钗石斛叶品质的影响,为改进该药材的初加工和扩大石斛药材的药用部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金钗石斛叶为原材料,采用热风干燥、微波干燥、真空干燥和真空冷冻干燥4种不同干燥方式对金钗石斛叶进行干燥,探讨4种方式对金钗石斛叶色泽、微观结构、总多糖和石斛碱含量的影响。结果:真空冷冻干燥产品色泽保持最好,优于其他3种干燥方式。不同干燥方法对样品所呈现的微观结构有所区别。金钗石斛叶经真空冷冻干燥、真空干燥、热风干燥及微波干燥后总多糖质量分数分别为3.11%,3.02%,2.81%和2.74%。不同干燥工艺对金钗石斛叶总多糖含量的影响较大,而对石斛碱含量则影响很小。结论:从成本方面考虑,热风干燥方式下的金钗石斛叶色泽较好,有效成分含量较高,且所需设备简单、节能、处理量大,在企业加工中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