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1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25篇
内科学   4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60篇
预防医学   21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19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7篇
  1995年   1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162.
目的建立一种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消毒剂中的苯扎氯铵和苄索氯铵。方法用配备二极管阵列检测器(DAD)的高效液相色谱仪,采用Agilent TC-18C液相色谱柱,以乙腈/乙酸铵/冰乙酸(70/30/0.15,V/V/V)为流动相,使用DAD(检测波长270 nm)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苯扎氯铵和苄索氯铵在20~400 mg/L范围内,线性回归方程的相关系数r=0.9990。2种成分的分离度为1.87,可以较好地分离苯扎氯铵和苄索氯铵。日内精密度苯扎氯铵为0.98%,苄索氯铵为0.23%;日间精密度苯扎氯铵为0.80%、苄索氯铵为0.47%。平均回收率范围苯扎氯铵为96.3%~103%,苄索氯铵为99.5%~104.0%;RSD范围苯扎氯铵为1.0%~1.5%,苄索氯铵为0.64%~2.6%。灵敏度苯扎氯铵检出限(LOD)为0.364 mg/L,定量限(LOQ)为1.21 mg/L;苄索氯铵LOD为0.311 mg/L,LOQ为1.04 mg/L。结论建立的高效液相色谱法能更准确地测定苯扎氯铵的含量,并能与苄索氯铵进行区分测定。  相似文献   
163.
胰腺损伤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胰腺损伤术前确诊困难,处理也有一定难度。1994年10月至2002年12月,我院共收治胰腺损伤患者10例。现结合其临床资料分析探讨胰腺损伤的诊治方法。  相似文献   
164.
165.
患者 男 ,5 6岁。反复发作性心悸 2年 ,加重 15天入院。发作时心率达 180次 /分左右。入院查体 :血压 12 5 / 75 m m Hg(1k Pa=7.5 mm Hg) ,心率 86次 /分 ,胸骨右缘第 2肋间可闻及 级收缩期和舒张期杂音。心电图示 :预激综合征 (A型 )。超声心动图示 :退行性心瓣膜病 ,主动脉瓣重度狭窄、关闭不全。冠状动脉造影示 :左冠状动脉前降支中段 70 %狭窄 ,对角支近端 90 %狭窄。临床诊断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冠心病 ) ;退行性心瓣膜病 ,主动脉瓣狭窄伴关闭不全 ;预激综合征 (A型 )。入院后在全身麻醉体外循环下行主动脉瓣机械瓣膜置…  相似文献   
166.
我科自1996年1月至2000年12月采用常州GW—1型消化道吻合器对323例贲门、食管癌切除后行胸内食管胃器械吻合,术后发生吻合口瘘2例,现报告如下。一、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全部为贲门、食管癌患者,其中男196例,女127例,年龄43~75岁,平均58.3岁,贲门癌201例,食管癌122例,除1例经右胸手术外,其余经左胸手术。其中主动脉弓上吻合97例,弓下吻合226例,食管胃端侧全层内翻吻合均采用吻合器完成,采用GW—1型26及29规格的分别为292例及31例,术后发生吻合口瘘2例,占0.6%。二、…  相似文献   
167.
正常人、耐糖异常及糖尿病患者血脂及载脂蛋白分析方定志,刘秉文,王洪敏,刘宇,江渝,张荣爵,范萍,朱红(成都华西医科大学生物化学教研室,610041)本文对77例40~60岁中老年人进行了耐糖试验及胰岛素释放试验。酶法测定血糖,放免法测定胰岛素。根据耐...  相似文献   
168.
急性心肌梗死后二尖瓣反流的超声与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二尖瓣反流(MR)进行了观察,研究其与心前区收缩期杂音及心功能的关系。结果显示,AMI后MR的发生率为34%,下壁梗死较前壁梗死MR发生率高(分别为41.7%和25.9%),但无显著差异(P>0.05)。并发MR的AMI患者,53.1%无心前区收缩期杂音,左心功能killip氏分级≥Ⅱ级者明显多于无MR组(P<0.01)。舒张期二尖瓣血流频谱不能正确反映MR患者的左室舒张功能。本研究表明,MR的出现是AMI患者并发或加重心力衰竭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69.
目的评价缬沙坦对高血压病患者血清Ⅲ型前胶原(PCⅢ)水平及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测定分析18例无左室肥厚的高血压病患者(NLVH组)、16例伴左室肥厚的高血压病患者(LVH组)缬沙坦治疗前、后血清PCⅢ水平及左室舒张功能指标的变化,并与15例健康人(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血清PCⅢ水平与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的相关性.结果二组高血压病患者血清PCⅢ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其增高程度与左室舒张功能指标E/A比值呈显著负相关(r=-0.8257,P<0.05),与血浆AngⅡ水平无明显相关性(r=0.3362,P>0.05).缬沙坦治疗后二组血压和血清PCⅢ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均<0.05),左室舒张功能指标E峰峰值增高、E/A比值增大(P<0.05),A峰峰值降低(P<0.05).LVH组的左室重量指数(LVMI)明显下降(P<0.05).结论高血压病患者血清PCⅢ水平增高,左室舒张功能下降,缬沙坦可降低血清PCⅢ水平,改善左室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170.
目的探讨血红素加氧酶-1(HO-1)对急性肺损伤(ALI)大鼠肺泡Ⅱ型上皮细胞(AEC-Ⅱ)的保护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32只,随机均分为四组:正常对照组(C组),油酸损伤组(OA组),阿司匹林预处理组(AS组)和锌卟啉IX预处理组(IX组)。测定动脉血气,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和血清中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A(SP-A)含量,肺组织湿/干重比(W/D);免疫组化法测肺组织HO-1蛋白表达,电镜下观察AEC-Ⅱ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与C组比较,其余各组W/D、HO-1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1)。与OA组比较,AS组W/D明显下降(P<0.01),HO-1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1);IX组W/D明显升高(P<0.05),HO-1蛋白表达明显下降(P<0.01)。电镜显示OA组可见AEC-Ⅱ相对不规则,细胞变性甚至崩解,细胞表面微绒毛减少,胞浆内板层小体排空,部分排入肺泡腔。AS组较OA组轻;IX组较OA组重。结论 HO-1的高表达具有明显的保护AEC-Ⅱ的作用,进而对急性肺损伤有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