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皮肤病学   5篇
外科学   19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21.
目的 探讨正常小鼠与糖尿病小鼠胰腺组织病理学特征的异同及其意义.方法 正常C57BL/6小鼠作为对照组(n=4),腹腔内注射链脲霉素(STZ)的C57BL/6小鼠作为STZ组(n=8),非肥胖性糖尿病(NOD)小鼠作为NOD组(n=2).观察各组小鼠胰腺组织苏木素-伊红(HE)染色特点;应用免疫荧光技术观察特异性标记物在各组小鼠胰腺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STZ、NOD组小鼠与对照组小鼠比较,HE染色:胰岛数目明显减少;免疫荧光染色:胰岛中Insulin+细胞与Glucagon+细胞数量比例倒置,Nkx2.2和Nkx6.1的表达均减少,STZ组小鼠胰岛中有少量Ngn3+细胞及Insulin+Glucagon+细胞.结论 糖尿病小鼠血糖升高可能是由于a细胞和á细胞数量的比例倒置所致;成体小鼠胰腺中有干细胞样特性的细胞存在;Nkx2.2需要其他转录因子的参与才能使胰岛内分泌前体细胞生成成熟a细胞.  相似文献   
22.
我科于1976年以来应用本院制“胃宁片”,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47例,取得较好疗效。小结如下:一般资料:男40例,女7例。20至40岁者45例,40岁以上者2例。病程长者15年,短者两个月。治疗前均经 X 线钡餐检查确诊,十二指肠球部龛影46例,胃小弯龛影1例。疗效评定:(1)治愈:典型的溃疡病症状和X 线检查龛影消失。(2)好转:溃疡病症状明显减轻,X 线检查龛影缩小。(3)无效:症状与 X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对伊马替尼继发耐药的复发和转移的晚期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的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2000—2009年对伊马替尼继发耐药的复发和转移的晚期8例GIST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病人均行手术治疗,完整切除原发肿瘤后,肿瘤复发和(或)转移,口服伊马替尼治疗产生继发耐药,采取手术切除复发和转移灶(特别是耐药病灶)联合伊马替尼等靶向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模式,均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1例死亡,存活96个月;其余7例仍存活,目前存活时间65~145个月,平均98.6个月。结论伊马替尼继发耐药的复发和转移的晚期GIST,选择手术联合酪氨酸激酶抑制剂靶向治疗为主的多学科综合治疗模式,参考肿瘤的基因状态,采取个体化治疗,可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4.
腹茧症的临床特征及发病机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腹茧症(abdominal cocoon,AC)是一种较为罕见的腹部疾病,临床表现为急性、亚急性或慢性小肠梗阻症状,因缺乏特异性诊断方法,病人术前多不能明确诊断。腹茧症的具体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研究发现,腹膜的先天性发育异常、地理环境因素、腹膜内凝血以及腹膜间皮细胞的成骨性转化等对于该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5.
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ESC)是从早期胚胎中发现的可在体外培养并无限增殖的一种高度未分化细胞,具有正常核型,表达干细胞典型标记物及高端粒酶活性。Oct3/4基因及许多细胞因子对ESC自我更新、多向分化潜能的维持具有重要作用,一定条件下ESC在体内、体外都可诱导分化为几乎机体所有类型细胞,在人类组织器官移植和基因治疗、人类胚胎发育机制研究、新药研制与开发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就胚胎干细胞生物学特性、细胞标记物、增殖分化的可能机制及应用研究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6.
患者女性,40岁,因面部浮肿性红斑伴肌痛、肌无力2年,加重1个月入院。于2年前因面部浮肿性红斑伴四肢近端肌痛、肌无力,在山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确诊为皮肌炎,曾两次住院治疗,病情稳定,在家口服泼尼松10mg/d维持治疗。近1个月来因劳累后病情加重,于2000年3月1日第3次住院治疗。体检:内科系统检查无异常。皮肤科情况:面部浮肿性紫红斑,上胸部“V”字区皮肤异色,Gottron征存在。双上肢上举困难,双下肢不能站立,肌力Ⅲ级。血清酶LDH、AST、LDH-1均明显增高,肌电图示肌源性损害。给甲基泼尼松龙、蛋白同化剂、抗生素及支持治…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慢性胃溃疡早期癌变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为其诊断和治疗策略的合理制定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10年6月间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收治的43例慢性胃溃疡早期癌变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比较其与同期343例胃原发型黏膜内癌(其中I~Ⅱ型275例,Ⅲ型68例)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的差异。结果43例慢性胃溃疡早期癌变男性30例(69.8%),60岁以下者23例(53.5%);溃疡位于胃体和胃窦者39例(90.7%),直径小于2cm者26例(60.5%);癌变后23例为未分化型(53.5%),4例(9.3%)出现淋巴结转移。43例慢性胃溃疡早期癌变患者中有4例病灶位于胃上1/3,而Ⅲ型黏膜内癌均位于胃中下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1)。而在细胞分化程度、脉管癌栓和淋巴结转移等其他临床病理特征方面,溃疡早期癌变与原发型Ⅲ型以及I一Ⅱ黏膜内癌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O.05)。43例慢性胃溃疡早期癌变患者术后中位随访57(16—98)月,5年总生存率为95.3%,与I~Ⅱ型(97.4%)和Ⅲ型(94.5%)黏膜内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632)。结论慢性胃溃疡早期癌变的临床病理特征与原发型胃黏膜内癌相似,预后良好,经根治性手术治疗能够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28.
目的 观察正常成体小鼠肝细胞的增殖能力和分化潜能,分离成体小鼠肝脏内可能存在的干细胞或祖细胞,建立细胞培养模型.方法 应用改良的Seglen二步法灌注和离心分离肝脏细胞,用含血清的改良DMEM培养基进行培养,持续观察超过60 d.应用免疫荧光技术对肝细胞及其形成的克隆进行Albumin、AFP和CKl9染色.结果 部分肝脏细胞培养第2~3天后活化,迅速增殖并形成细胞克隆,培养30 d后克隆内出现类似成熟的肝细胞,细胞克隆持续扩增超过60d.该类细胞培养第1天强阳性表达肝细胞标记物Albumin,培养第5天细胞克隆开始表达肝脏干细胞标记物AFP,第55天表达胆管细胞标记物CKl9.结论 在成体小鼠未损伤肝脏内存在一种成体肝脏祖细胞(adult hepatic progenitor cells,AHPCs),该细胞体外培养具有较强的增殖能力,可分化为肝细胞和胆管细胞,并成功建立了AHPCs的体外培养模型.  相似文献   
29.
胃空肠旁路术对非肥胖型糖尿病小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Roux-en-Y胃空肠旁路术(GBP)对链脲霉菌素(STZ)所致非肥胖型糖尿病小鼠模型血糖等的影响,血糖与体质量变化的关系及手术的安全性。方法成年雄性C57BL/6小鼠经腹腔注射STZ(200 mg/kg),建立非肥胖型糖尿病模型。成模后小鼠随机分为3组:GBP组(DMOP组)、假手术组(DMFOP组)、未处理组(DM组),另设立正常对照组3组:正常未手术组(N组)、正常假手术组(NFOP)组和正常手术组(NOP)。分别测术前和术后第1、2、3、4、5、6周各组实验动物的随机血糖及体质量变化,观察术后生存情况。结果 (1)与DM、DMFOP组相比,DMOP组的小鼠血糖下降明显,并可维持到术后6周以上(实验观察结束)。(2)GBP后,糖尿病小鼠的体质量不降低。(3)DMFOP组(15/16)与DMOP组(2/16)比较,小鼠围手术期死亡率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1)GBP对非肥胖型糖尿病小鼠具有降血糖作用,且降糖作用与体质量变化无明显相关性。(2)GBP是较为安全的术式。  相似文献   
30.
我院皮肤科 1998年 2月~ 1998年 12月采用维胺酯乳膏 (重庆华邦制药有限公司生产 )治疗寻常性痤疮 34例 ,并以痤疮平软膏治疗 30例为对照组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患者均为门诊病人 ,共 6 4例 ,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 34例 ,男 2 0例 ,女 18例 ,年龄 12~35岁 ,平均 2 0 .5 1岁 ;病程 5d~ 4年 ,平均 4 .2个月。对照组 30例 ,男 18例 ,女 12例 ,年龄 13~ 32岁 ,平均18.4 5岁 ;病程 7d~ 3年 ,平均 3.8个月。两组病例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基本相同 ,经统计学处理具有可比性。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使用维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